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适当调整脚与投掷方向的角度提高原地推铅球蹬地效果.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4569003
  • 上传时间:2021-08-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适当调整脚与投掷方向的角度提高原地推铅球蹬地效果 常规教学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模仿体验,时间一长,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右前脚掌、右踝、右腿及腰部肌群非常疲劳运动员腿部力量较差,以致动作停顿,破坏了不间断用力节奏,成为运动员发挥速度力量的最大障碍如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就能体现整体效果,大大提高出手速度,实现推铅球的经济性与时效性本人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一个细节:如果预摆结束后适当调整脚与投掷方向的角度,对提高原地推铅球蹬地效果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常规教法脚与投掷方向的角度 动作要领:(以右手推铅球为例) 正对投掷方向,高姿站立右手持、握球预摆前,上体伸展,左臂自然前伸,作为最后用力的初次肌肉体验身体先向投掷方向反向转体 90度并稍前倾,提高腰部肌群的扭转效果,重心落于左脚预摆开始,左脚内侧蹬地,腰部肌群带动上体反向转体270度,形成重心向右脚平移的双支撑的超越器械技术,提高支撑反作用力效果预摆结束瞬间,左腿支撑,右腿开始快速蹬伸发力,通过展髋、挺胸、振臂、伸腕、拨指将球弹出 1、预摆结束后右脚与投掷方向成120~140度,为了追求侧背弓以及蹬撑的效果,大多数运动员往往采取碾地、扣膝,但是此时运动员的重心落于右腿前脚掌部位,根本形不成背弓动作,碾地动作不充分,下肢的蹬伸技术与转髋展体技术衔接不上,最后形成侧背弓用力,工作距离大大减少,即使勉强收拉右腿继续完成动作,也只是利用了躯干和上肢的转动惯量。

      2、预摆结束后右脚与投掷方向成90~110度,运动员的重心落于右腿前脚掌部位,碾地、扣膝、转髋、展体,充分利用了下肢的动量传递及躯干和上肢的转动惯量 缺点:本人在实践中发现,大多数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是模仿体验,时间一长,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右前脚掌、右踝、右腿及腰部肌群非常疲劳,破坏了自下而上的爆发式用力效果 二、新教法脚与投掷方向的角度 预摆结束后右脚与投掷方向成 60~80度,运动员的重心落于右腿前脚掌部位,碾地、扣膝、转髋、展体一气呵成,充分利用了下肢的动量传递及躯干和上肢的转动惯量 优点:由于脚与投掷方向的角度减小,大大缩短了右脚蹬伸时间,提高了动量传递的效果,促进超越器械,保证不间断用力直接作用于铅球上 从生物力学意义上说,它具有以下特点: 1、预摆前,上体伸展,左臂自然前伸,作为最后用力的初次肌肉体验 2、预摆开始时腰部位扭转效果的准确控制,为大幅度转体奠定了基础 3、预摆结束瞬间,增加右腿支撑反作用力,使蹬地效果明显 通过身体扭转和超越器械等方式将预摆时身体获得的动能储备起来,在最后用力阶段配合双腿、躯干用力和投掷臂的快推动作,作用与铅球,提高出手速度。

      4、既可原地推铅球运用,也可作为背向滑步的过渡技术,提高动作的连贯性由于提高支撑反作用力效果,加大身体扭转的程度,提高了出手速度最后用力时,对腿部力量的要求较高 结论与启示: 适当调整脚与投掷方向的角度投掷铅球的技术,体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以速度为核心的技术,主要强调动作的连贯性,整体性加强对学生技术力量的培养,练习时应强调髋部迅速向投掷方向移动用力,强调身体的快速转体用力和鞭打式的挺身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亲身体验,胜于教师的讲解示范,只有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活动,师生相互之间的交流才能更好的默契,达到总结经验教训,达到求知的目的第 3 页 共 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