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历史下学期《唐朝的开国和盛世》课件.ppt

23页
  • 卖家[上传人]:资****亨
  • 文档编号:215795628
  • 上传时间:2021-11-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07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第 二二 节节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唐朝的开国和盛世一、唐朝历史发展历程一、唐朝历史发展历程渐趋衰落恢复并走向强盛755年618年 李渊建唐907年 朱温篡权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开元之治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农民起义隋唐 建立(618年) 统一(624年)兴起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政绩发展武则天统治武则天的政绩顶峰开元之治唐玄宗的政绩衰落 安史之乱灭亡 后梁代唐(907年)转折点二、唐朝的开国晋阳起兵(617)定鼎关中(618)统一全国(624)(618626)唐朝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国号唐;定都长安(一)建立原因:A、农民起义打击下,隋朝的灭亡已经成为定局;B、农民起义军在中原浴血奋战,牵制了隋军主力;C、关中隋都长安守备力量薄弱;D、李渊早已做好取隋而代之的打算(二)经过:时间:人物:都城:(三)统一618李渊 ( 唐高祖 )长安唐朝的建立和统一二、贞观之治1.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626)2.贞观之治什么是“贞观之治”? 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626649)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a.吸收隋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b.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主 观客 观c.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d.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唐太宗的政绩材料一:唐太宗以四海为家,从各方面网罗人才魏征跟从过李密和窦建德(隋末起义军领袖),以后又充当了李建成的谋士,曾策划消灭秦王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任用他为谏议大夫,以后提升为尚书右丞其他如农民起义领袖如程咬金、秦琼等也都被太宗任用,并都高官显职少数民族的史大奈、阿史那社尔等,也都当了将军 乌廷玉隋唐史话第63页材料二:见教材阅读材料马周升为中书令材料三:唐太宗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士族门阀的权势,除了重新修改氏族志以外,更积极推行科举制度隋唐史话第87页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革新政治;材料四:(太宗)谓侍臣曰:“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贞观政要材料五:贞观四年,(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

      贞观政要材料六:上(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资治通鉴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戒奢从简; (贞观之治出现的基本原因之一)材料七:唐太宗尤提倡儒学,对群臣说:“我只喜爱尧、舜、周、孔的道理,有了它好比鸟有翼,鱼有水,失去它就要死,不可暂时失去他在位时,添筑学舍1200间,添加名额满2260员各地学生相率来京师,高丽、百济、新罗以及高昌、吐蕃等也派遣贵族子弟来入国学,生徒多至8000余人,学校可称极盛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三册第124页文化上: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材料八:唐太宗认为“近代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原因就是大臣们不读书,“不能识前言往行” 唐太宗时设立国子监管理中央学校,其下设国子学、太学等六学,由官员子弟及庶民就学;地方设立州学、县学等唐太宗经常到国子学、太学视察 中学教参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方面 措施内容作用知人善用,虚怀纳谏革新政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俭兴科举政治经济文化李靖、李勣魏征发挥臣僚作用,减少政策失误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府兵制有利巩固封建统治是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基本原因。

      有利经济发展,缓和阶级矛盾有利文化教育发展三、武则天的统治1.武则天登基2.政绩:3.评价(积极、消极)七节碑无字碑A 、重视农业生产;B 、破格用人,发展 科举制度(“自荐”)国号周积极 承前启后,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消极 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修寺庙,晚年奢侈腐化等;这种做法为庶族地主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方便;同时这些人才更了解社会实际,能提出有效的政治主张,从而巩固统治武则天的统治背景:与所处时代有关,士族地主衰落、庶族地主地位上升,武则天利用庶族打击士族建立起自己统治.废唐建周,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政绩政治:自荐求官经济:重视农业生产文化:发展科举制:武举和殿试“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评价积极当权半个世纪,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消极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修建寺庙,晚年奢侈腐化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四、开元之治唐玄宗前期的统治开元( 713741 )天宝( 742755 )1、唐玄宗统治前期的政绩A、选贤任能,改革吏治;B、大力发展生产;C、限制佛教;D、实行募兵制;E、大兴文治;请思考:开元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开元之治/开元盛世的概念: (政治、经济等)材料:杜甫忆昔(写于764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后半部分略) 该诗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答:反映了开元盛世的景象:人口增多,农业发展,手工业发达,社会安定开元之治概念:时间(713-741)、政治、经济、国力等,又叫“开元盛世”原因A、结束动荡混乱局面,社会相对安定B、唐玄宗即位前亲历不少政治斗争,有一定社会经验,比较留心政治,继承唐太宗、武则天业绩,做到励精图治,采取一系列措施C、重用有才干的人D、人民的辛勤劳动政绩A、选贤任能 改革吏治B、大力发展生产C、限制佛教D、实行募兵制E、大兴文治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主要政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政治经济文化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破格用人发展农业发展科举选贤任能,改革吏治限制佛教,实行募兵制大力发展生产大兴文治,发展科举可以得到哪些启示?适时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以促进社会发展;对生产关系合理调整,减轻人民负担,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廉政建设,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并重发展教育事业,重用人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一致性对比政策的共同处:都重视人才、都注重发展生产、都发展科举制启示:国家要强盛,统治者必须励精图治,尊重人才、重用人才,大力发展社会经济、重视文化教育事业。

      思考:关于封建社会的盛世的全面认识1.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阶级矛盾相对缓和2.出现原因:(1)农民起义的推动; (2)吸收前朝灭亡的经验教训(3)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5)统治者相对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4)良好安定的社会环境3.对盛世的认识:肯定其进步作用认识其实质1.导致贞观之治出现最主要的经济条件是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B、人口大量增加C、生产工具的重大改进 D、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2、“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以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余石粟“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A、农业发展,粮食价格便宜 B、丝织器质量提高,价格上涨C、农产品、丝织品大量投放市场 D、唐政府奖励垦荒,农业发展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治国的共同特点是 A、调整统治政策 B、虚心学习C、重视用人 D、发展农业4.西汉与唐朝兴盛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A.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B.实行十五税一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减轻刑罚,废除肉刑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