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诗三百首全集小学杂诗·君自故乡来.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70893477
  • 上传时间:2022-03-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诗三百首全集:杂诗·君自故乡来杂诗·君自家乡来 君自家乡来,应知家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解释  ①来日:来的时候  ②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着花未:开花没有?着(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④选自《王维集校注》翻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肯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  这首诗表现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惦念家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爱梅花,则溢于言表本诗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诗中的抒情仆人公(“我”,不肯定是),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突然遇上来自家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剧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家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家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迫,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家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始终问到院果林花,仍旧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仿佛家乡之值得思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势  一个人对家乡的思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亲密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出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详细的形象或画面家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思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寻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好玩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家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予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着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规律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好像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别表达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表达的。

      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或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气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君自家乡来,应知家乡事这一句看起来是问家乡的状况,但诗人只是笼统的以“家乡事”来设问,可是问什么好呢?诗人心里满腹的问题竟然不知从何问起于是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的踌躇,对方的惊诧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一问倒令对方感到困惑,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时梅花开没开花?想必读者对此也感到突兀可是正是这样一问,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诗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对家乡的思念竟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这是诗人留给人们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旧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这样诗人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颂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