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基本第3章核心练习.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xiao****1972
  • 文档编号:84838899
  • 上传时间:2019-03-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考点47.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单]A.实践的观点B.真理的观点C.价值的观点D.运动的观点☆属于实践客体的是[多](ACD)A.人类认识到的自然界B.人类尚未观察到的天体C.社会现实中的事件D.人们阅读的书籍2.☆实践的中介是[单]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组合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干客观的活动考点48.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97W12多]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审美关系E.主从关系4☆主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单]A.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和审美关系C.认识关系与价值关系D.价值关系与审美关系5☆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最重要的关系是[单]A.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C.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D.派生和被派生的关系6★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表明[06-2单]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7★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06-17多]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人为的手段作用于客体D.完成体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考点49.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8☆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多]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对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理解正确的是[多]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并提供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C.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D.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10★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05-3单]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战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11★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06-3单]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1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02L2单]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考点50.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95W5单]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D.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14☆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单]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15☆顾炎武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这一命题正确的理解应是[多]A.人类获取知识有两条途径,一是参加实践,二是接受间接经验B.读书与实践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两大源泉C.读书应与实践结合,理论服从实践D.实践需要理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考点5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1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91W8单]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C.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00L18]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起源于经验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18☆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的观点属于[单]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考点5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19☆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多]A.是否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B.是否了解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C.是否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是否认识到认识是观念的集合考点53.认识的本质★2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92W10单]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2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论是[多]A.物质和意识的统一B.本体论和可知论的统一C.认识过程和创造过程的统一D.是直观摹写和能动创造的统一   考点54.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22☆感性认识的特点具有[多]A.直接性B.具体性C.间接性D.抽象性23★人的视觉感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780nm,成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是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红,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03-3单]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人的感觉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认识能力的界限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24★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95W3单]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25★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08-18多]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C.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26★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00L17]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27★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99W3单]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8☆在哲学史上,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可能导致的错误理论是[多]A.经验论B.唯理论C.多元论D.宿命论考点55.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29☆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多]A.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B.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C.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D.理论必须为人民群众所掌握●[03-34]考点56.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30☆认识过程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是[单]A.从实践到认识B.从认识到实践C.从理性到感性D.从感性到理性31☆实现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多]A.普遍理论必须同具体实践相结合B.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C.理性认识应当被群众所掌握 D.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要统一起来考点57.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32☆下列属于非理性因素的是[单]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直观和思维D.情感、意志、习惯、本能33☆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多]A.解释作用B.动力作用C.诱导作用D.激发作用考点58.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34★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慧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95W11多]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人类可以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E.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35☆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的原因是[多]A.人们的认识欲望是无止境的B.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度的C.事物的本质是深刻的D.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36☆恩格斯说:“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对这一论述的正确理解及其推论是[多]A.认识受条件的限制,因而其正确性是相对的和有限的B.这里所说的条件统统是指客观条件,不包括主观条件C.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人类不具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D.人的认识能力具有非至上性即有限性的一面3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99-12多]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E.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38★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这种一致性的公式有[08-19多]A.个别----一般----个别B.实践----认识----实践C.群众----领导----群众D.团结----批评----团结 二、真理与价值考点60.真理及其客观性●39☆“有用即真理”属于[单]A.唯物主义真理观B.马赫主义真理观C.实用主义真理观D.马克思主义真理观40☆关于真理的客观性的理解正确的是[多]A.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B.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C.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会导致主观真理论D.对特定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考点6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41★真理具有[94L12多]A.具体性B.全面性C.过程性D.客观性E.普遍性42☆下列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多]A.绝对真理指的就是真理的绝对性,相对真理指的就是真理的相对性B.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包含、辩证转化C.人们认识过程总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D.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对立统一体现了人们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对立统一43☆任何真理都是[多]A.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的统一B.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的客观真理C.具体真理D.永恒真理44★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93L3单]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对同一个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真理的标准是很多重的D.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45★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92L9单]A.真理的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C.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D.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考点6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与统一★●考点63.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49★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95L3单]A.普遍性 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50★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99W4]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