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学习投入的分析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ocx
10页学习投入的分析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刘繁华 易锡添[摘 要] 研究表明,学习投入是影响学习绩效的关键要素,开展学习投入研究可以为学习者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干预和过程性的学习支持研究通过对不同维度进行分析,构建了学习投入分析模型,并以中国大学MOOC“教育传播学”为例探究学习投入与学习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投入中的认知投入、情感投入和社交投入与学习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学习普遍存在浅层的认知投入和无效的行为投入;积极的情感投入和社交投入能够有效提升学习绩效[关键词] 学习; 学习投入; 分析模型; 构建; 应用[] G434 [文献标志码] A[作者简介] 刘繁华(1969—),男,广东大埔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学习分析、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E-mail:757563620@一、引 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习在国内外迅速兴起,尤其是在遭遇新冠疫情等公共危机时,学习能够利用互联网将教师和学生有效连接在一起[1]然而“参与度低”“学习认知层次浅”等质量危机依旧充斥着课程[2],目前国内外均高度重视学习质量,而学习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投入[3]对于学习者而言,清楚了解自身的学习投入状况,能够及时进行自我调整,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师而言,实时获取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能够提供适当的教学干预来保证学习质量。
因此,本研究基于学习环境,构建学习投入分析模型,分析学习投入与学习绩效之间的关系二、学习投入现状分析由于学习的蓬勃发展,学习投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在早期研究中,Tyler[4]从工作投入的角度提出人们在工作中投入的成本越多,收获就会越大随后,Schaufeli[5]将工作投入迁移到学习过程,认为学习投入是指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一种状态,分为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Martin[6]从影响学习过程最直接相关的因素出发,将学习投入聚焦在认知投入和行为投入两个维度行为投入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高度投入,能够体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表现[7]认知投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时自身认知和心理层面的高度投入,特指学习者经过深度思考后的认知水平[8]研究表明,清楚了解学习者对课程的感知、调控和情感体验,有助于学习的教学改进Fredeicks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提出学习投入是指学习者上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积极状态,聚焦于认知投入、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三个维度[7]其中,情感投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情感反映,例如好奇、厌恶等[9]李爽等人通过编制远程学习投入评价量表,从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方面将维度划分地更为细致[10]。
梁云真通过量规的方法,从同伴互评角度出发,对学生学习的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进行评价学习需要与不同学习者交流互动,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11]因此,Fredricks等人在原有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交投入,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社会性互动[12]李艳燕等人从小组协作的角度提出了广泛度、凝聚度、互惠度和参与均度等不同的社会投入[13]综上所述,学习投入涉及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从研究内容上来看,目前学习投入聚焦认知投入、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社交投入四个维度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及问卷、量表制定等方法进行探索学习投入背后隐藏的学习本质总体而言,国内外关于学习投入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有着丰富的借鉴作用,但仍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三、面向学习的学习投入分析模型构建(一)在線学习投入模型维度分析随着信息化时代发展,学习投入的维度划分在不断完善和深化从早期的关注学习状态,到关注学习行为和认知状态,再到关注学习情感体验;目前已有研究者关注到学习的社会交互性,提出了社交投入维度因此,本研究在原有基础上,将学习投入模型的维度划分为认知投入、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社交投入1. 认知投入维度由于学习的特殊性,Akyol等人认为与线下学习环境相比,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要付出更多的认知投入来应对复杂的学习情境[14]。
认知投入程度高的学习者,往往能体现出对观点的重新审视,有强烈的求知欲;而认知投入低的学习者仅仅表现出记忆知识等表面投入在认知领域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较为权威的影响力,能够表征认知投入[9]基于此,本研究在认知投入维度将采用布鲁姆的分类方法[15],重点关注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从具体到抽象依次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2. 行为投入维度学习平台能够详细记录学习者在不同时期的学习行为,例如浏览资源、发布帖子等Mazzolini对400个课程论坛中的帖子进行分析,发现教师参与率、发帖时间以及发帖性质影响着学习者讨论参与度[16]Nandi发现学习环境下学生讨论的参与意愿容易受教师行为的影响[17]Khe认为学习行为包括学习者的讨论、认同与回应情况等[18]冯晓英指出学习行为包括学习者个人与学习平台发生交互的个人行为和学习者与师生等群体发生交互的交互行为[19]基于已有关于行为投入维度划分的研究,本研究将学习平台常用的8种具体学习行为纳入行为投入维度,分别是:(1)登录平台,是指每周登录学习平台次数;(2)访问资源,是指每周浏览视频、文档、富文本资源的次数;(3)浏览作业,是指每周浏览自己或者他人作业的次数;(4)发布帖子,是指每周发布帖子的频次;(5)阅读帖子,是指每周阅读帖子的频次;(6)回复他人,是指每周回复他人的频次;(7)教师回复,是指每周被教师回复的频次;(8)同伴回复,是指每周被学生回复的频次。
3. 情感投入维度情感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课程的认知、行为以及和同伴之间的交互当学生以高度积极的情感参与进来,学生会表现出积极正面的状态Lee等人从学习平台上学习者是否对课程感到满意进行价值性测量[20]Skinner等人提出经典情感投入量表,其中情感反应包括好奇、快乐、厌烦和难过[21]李爽等人认为对于远程教育来说,“难过”并不是常见的情感,而是归属感[10]本研究结合Skinner和李爽等人的研究,将情感投入维度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1)好奇感,是指学习者对课程内容、资源与教学方式充满好奇;(2)愉悦感,是指学习者对课程内容、资源与教学方式感到愉悦;(3)归属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课程过程中主动与师生交互,对交互内容、交互对象与交互过程具有归属感;(4)厌倦感,是指学习者对课程内容、资源与教学方式产生厌倦等消极的情感4. 社交投入维度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学习呈现出多样化的交互方式Handelsman等人编制的学习投入测量量表中增加了交互投入,发现交互方式能够增强其社会存在感[22]文书锋等人则将行为投入拆分出交互学习投入,重点突出不同学习者交流学习的过程[23]王陆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发现点度中心度、特征向量等交互行为网络特性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交互状态[24]。
因此,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社交投入维度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1)点度中心度,是指在课程交互网络中学习者与其发生联系的人的总数;(2)接近中心度,是指在课程交互网络中学习者到其他所有与其联系的人的距离的总和;(3)中介中心度,是指在课程交互网络中经过某个学习者的最短路径的数量;(4)内聚子群,是指在课程交互网络中学习者结合成为团体的数量二)学习投入模型的构建1. 基于内容分析的认知投入国内外常用的认知投入分析方法是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论坛帖子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布鲁姆的分类方法,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能够清晰地将学习者的认知投入程度区别开来,有效评价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水平本研究以中国大学MOOC课程“教育传播学”为例,通过内容分析、编码对讨论帖进行整理,记录学习者在每一维度的频数,具体维度的内容分析见表12. 基于学习平台数据分析的行为投入学习平台不仅能够监测学习者的学习动态,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干预学习平台通过用户个人行为日志来收集数据我们从课程管理后台进入查看课程数据统计,选取与学生在课程操作上密切相关的8种学习行为前3种学习行为从平台数据可以直接导出,后5种学习行为同属讨论区内容,本研究将其细分成五种学习行为,更能呈现出学习者在讨论区中的行为投入状况。
在收集并导出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剔除,8种学习行为均采用频数的方式进行记录,最终得到基于学习平台数据的学习行为投入数据3. 基于自我报告分析的情感投入情感投入能够反映学习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反应和状态自我报告是一种基于调查问卷的自陈量表,也是评估分析常用的测量工具,结合李克特五级量表,可以描述情感状态的强度本研究采用的是Skinner和李爽等人的研究,将情感投入分成四个维度,每个维度3道题目,将强度等级分别量化成1、2、3、4、5,随后将每个维度的3道题目取均值,作为每个学习者该维度的数值四个情感投入具体维度和问题见表24.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社交投入社交投入主要来源于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过程,能够有效呈现不同学习者在课程交互网络中的位置从学习者个体来说,每个学习者都不是单一孤立的个体,而是以某种紧密联系、优劣互补的角色存在从课程群体来说,学习有着类似于社会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点度中心度越大,在课程交互网络中就越能获取到更加丰富的信息,例如知识、方法等等接近中心度越小,说明这个点距离其他所有点就越近,能夠体现出他处于一个课程交互网络的中心位置中介中心度能够说明在这个课程交互网络中处于活跃状态。
学习者的内聚子群越多,密度也就相对越高,在内部群体中学习者的联系较为紧密,分工协作更为有序社交投入四个维度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讨论区中的交互情况,记录下每一位学习者与他人的交互频数,从而计算出四个维度的数值综上所述,根据现有的学习投入模型维度分析,本研究主要分为认知投入、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社交投入四个维度,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学习投入过程,构建面向学习的学习投入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四、基于学习投入分析模型的应用案例学习投入能够通过学习绩效来反映学习质量为了验证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学习投入分析模型开展应用案例研究,探究学习投入与学习绩效的关系,为课程教师如何提升学习质量提供支持和进行后续教学干预提供建议一)研究概况研究数据来自于中国大学MOOC课程“教育传播学”,所有的教学均记录在MOOC学习管理平台上,其中包括学生观看课件、参与讨论、教师发布学习任务、组织教学活动和考核平台数据能较为完整地反映课程学习交互的过程本研究选取的是疫情期间的一个学期课程作为研究对象,课程共有6个模块,整个班级有79名学生,5名助教,1名教师参加本课程的学生均为教育技术学在读本科生,参加活动积极性较高,其中师生共发帖1432条。
二)数据收集本研究以周为数据采集周期,多次分段收集学生行为数据与文本数据在认知投入维度,首先,我们按照时间序列整理讨论区中1432条讨论帖然后,根据布鲁姆认知过程分析框架,对讨论帖进行分析、编码由于课程要求学习者的回帖数量至少达到20条,则每周至少发布4条帖子,因此经过筛选,我们选取某一周中编码得分最高的4个帖子并取平均值,作为认知投入值最后,对两位编码人员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为0.682(Kappa>0.6),有较高的一致性在行为投入维度,我们主要分析MOOC平台的个人行为日志情感投入维度数据主要来自发放的自我报告,共收集到79份自我报告的数据社交投入维度数据主要来自讨论区交互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