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无锡市广丰中学课改实验工作总结.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2592443
  • 上传时间:2018-0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走广丰特色的课程改革路子——无锡市广丰中学课改实验工作总结无锡市广丰中学2002 年 9 月,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行,我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顺应了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趋势,也因应了国内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更是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办学层次的一次重要机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扎扎实实地搞好课改实验,努力创出一条具有广丰特色的课改路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出贡献,这是我校确立的一个长期的工作目标和中心任务二年多来,我校紧紧围绕这个目标,积极开展工作,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更新育观念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促进课改实验为特色,研究新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按照学校课改实验方案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开展课改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课改思路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和理解意义重大因此,我校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首先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要求每一位课改实验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理解和实施新课程,来推进课改实验的进行1、先人一步,更新观念新课改在全市全面实施之前,我校没有消极等待上级部门的指示,而是积极主动组织新课改理论学习,及早让实验教师走近新课程、了解新课程、认识新课程。

      早在 2002 年春季,我校就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提早印发到各教研组,并通过非常规渠道购得新教材,将各科新教材提前发至课改实验教师手中,组织教研组内的专题学习和讨论,增强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感性认识,为秋季学校实施新课程作好了较充分的思想和物质上的准备02 年下半年,新课程开始实施,学校又进一步强化了与新课改相关的理论学习,给每位教师配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资料手册》、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解读及各学科新课程教学的材料同时,邀请市教研中心领导及教科所有关专家来校作讲座并进行新课程专题对话,帮助广大实验老师解决课改中的困惑,消除思想上的顾虑,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课改指导思想2、重视培训,提高压力学校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观摩活动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课程培训原则,课改实验以来,我校派出教师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 50 余人次,参加外校的研讨观摩、听评课活动 400 余人次,从校长、中层干部到每一位实验教师,均接受了市级以上的各类新课程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同时,学校积极建立课改实验校本培训机制,边实验,边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自主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2003 年暑期,学校冒着酷暑组织全体实验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新课程校级培训,培训重点是从实际出发,从新学期新课程课堂教学准备出发,进行新课程教材教法交流讲座,聘请了我校教学经验丰富、新课改实践取得明显成效的老师担任指导,培训教师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交流等,提高新课改实践能力许多老师在总结时说:“尽管我们吃了很多苦、流了很多汗,但是这种苦吃得值,希望学校能把培训时间再延长些 ”3、典型引路,整体推进我校实施“典型引领、整体推进”的校本培训模式,极大地激发教师课改的积极性学校在课改实验中,积极挖掘课改实验的成功典型,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规律,编制他们成长过程的一个个成功案例,引导全体实验教师来分析、研究,以点带面,尽量使他们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多出成效促进课改队伍的整体建设,提高课改实验的能力和水平二、探索课改管理,保证课改需求沿袭多年的教学管理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偏重于分数的高低为质量评价的尺度,这显然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利于激发教师投身课改的积极性,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因此,探索适应课改的管理机制,尽可能地为教师在课改中发展提高提供条件,成为我校课改实验中思考的重要问题。

      1、领导重视,保障机制为了保证课改实验顺利实施、课改工作规范有序,首先,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每学年初制定课改实验方案,经常深入各自分管的年级组、教研组参与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和检查,使课改实验与各年级组、教研组建设有机结合其次,学校根据课改要求,制订了新课程教学的若干要求和实施教学的基本原则,建立、修订了集备预先说课制度、相互听评课制度、教学总结反思制度、教学反馈评价制度等,以适应课改实验的需要同时,学校在各项内管改考核中,积极为课改实验教师松绑,消除他们的顾虑,对于做出成绩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积极予以表彰奖励,在年度考核等各项评比中进行政策倾斜2、加大投入,服务课改学校积极想方设法主动为教师创造教学条件,帮助他们解决新课改教学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千方百计满足课改教师的需要二年多来,学校为适应课改需要,新建了生化实验室,添置配齐了新课程实施必备的仪器设备和各种化学药品、分组实验器材,新建了第三计算机教室和教师备课室,每学期添置大批光盘、像带、投影片等教辅资料,专门组织人员赴南京等地集中购置图书等课改实验二年来,学校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投入了近 40 万余元用于课改实验。

      同时,学校各部门积极提高主动服务意识,为课改实验保驾护航如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新课程教学参考资料目录汇总分发给实验教师,并输入校园网供广大教师共享资源;各实验室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新课程的实验要求等学校上下达成这样一个共识:满足课改教学的需要,就是学校当前行政组织、管理和服务的最大工作三、注重课改研究,增加创新含量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工程,必须在备课、上课、评课、选编习题、训练学生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积极拓展新意在新理念和老传统的冲突交汇中寻找适合自己发展、学生发展、实践证明较为有效的教育途径1、研究课改,主动发展积极开展课改研讨活动,在思维的撞击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各教研组通过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互动交流、比照分析,说想法、亮见解,借鉴长处,分享经验,在这种“教、学、研一体化”的环境下,广大实验教师将课改理论内化为理念,进而转化为教学的行为如果说以前的集备还有形式之嫌的话,那么,课改后的集备就显得货真价实了探讨新教材已经成为我校教师的自我需求,所有实验老师毫无疑问都把新课改当成一次挑战自我、提升自己的极好机会,教师们在办公之余也把讨论新课程、探究新教材、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良策作为自己茶前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可以说新课程已成为我校教学研讨的主旋律,学校已形成了浓厚的新课程研讨氛围。

      如果说刚开始实施课改时课改工作还带有一定的行政命令的话,那么现在课改工作已成为我校教师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自觉行动了2、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学校积极开展创新教学实践活动,在体验中拓展深化课改实验二年来,组织向南京、徐州、本市兄弟学校等成功举行了新课程教学公开研究课 90 余节,获得了好评,其中费琦老师的音乐课做到了音乐、美术、诗歌创作有机结合,被教研室推荐为全国新课程实验示范课;史旭芳老师的政治课有机结合中学生青春期教育,使政治课上出了新意,多次对市、区开课,受到市教育局领导的好评;蔡飞燕老师全市初三英语研究课体现了人本发展理念,课 堂上积极创设英语情景,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动态过程,突出了对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人文情感的培养,受到了教研中心翁明伦老师的高度评价;我校严强和胡一冰老师在大市新课程语文教学设计中,分获一等、二等奖;梅伟权老师被教育电视台聘为化学新课程名师讲坛主讲老师2002 年 12 月 30 日我校向全市开展了课堂教学创新研究课活动,展示了我校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注重民主、互动、合作的新走向和重视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研究的学校教学新特色,受到了兄弟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3、重视研讨,累积提高学校积极开展课改体会交流每学期的课改研讨交流会期间,学校都组织举行新课改教案的展评,新课改教学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的交流评奖等活动结合课改实践许多实验老师撰写了一大批有质量的课改论文或心得体会,学校都择优编册我校仅有 70 多名专职教师,但 02 年 9 月新课程实施后,每年有 100 篇以上的教师论文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或在省、市评比中获奖四、课改促进科研,科研引导课改我们广丰中学是一所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初中”+“职高”的中学地理位置偏僻,生源差、家长素质差、周边环境差等不利因素严重阻碍了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广丰人不甘落后,求异思变的秉性使他们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实际、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分层次教学我校的分层次教学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不应被视作包袱,而应看作是人的一种可以被挖掘和被利用的资源,它给学生的发展留下了空间,只要我们正视这种差异,因材施教,科学地利用这种差异我们就能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广丰中学的分层次教学着眼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使不同层面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即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我校现有的市十五规划“分层次教学与能力培养”重点课题,把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看作是其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最重要的是通过各个学科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来达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 践能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人文情怀因此,我校的“分层次教学与能力培养”课题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因而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有着比其他学校更为丰厚的底蕴和更为独特的优势正因为我们有着如此优势,学校能紧紧抓住新课改这个契机,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优势,确立了“课改促进科研,科研引领课改”的战略方针,我校分层次教学特色的内涵,在新课程背景下又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可以这样说,课改实验为学校的分层次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平台,创造了良好的课题研究环境、条件和氛围,而课题的研究对新课改工作的深化发展又起到了促进和引领的作用因此,我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课题研究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资源重组,凸现成效我校课题和课改骨干原为二个较为独立的两套班子,各司其职,然而,经实践检验,这样既耗时、费力,效率不高,也容易造成课改、课题“两张皮”,职责不明,相互推诿等现象。

      因此,学校把两套班子合二为一,做到了课题课改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真正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了课题引领课改、服务课改的理念老师们不仅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改的水平,而且也提高了自己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下,我校涌现了一大批新课改成效显著、教科研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2、全员参与,促进成长我校分层次教学研究,是全校性的,参与面几乎覆盖了全校所有任课教师由于是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能力培养无论对于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路可走鉴于这种情况,首先学校要求每个学科组、每个备课组以及每个任课教师都要在学校大课题背景下确立一个适合学校、班级、学科和个人实际的子课题,各学科都要制订出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检测各科学生能力发展的检测指标,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人人都要成为学校课题研究的参与者、推动者和研究者,从而形成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其次,同学科备课组新教师和老教师合理搭配,这样,就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老教师在分层次教学方面较有经验,新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束缚较少,思维活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从而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促使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向专业化方向全面发展,共同提高,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师徒。

      正因为我校分层次教学有着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尽管我校的职高、中专不属于初中义务制教育阶段,但分层次教学的模式和新课改理念也已经有机地渗透在了职高的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之中市教研中心朱增华副主任如是说:广丰中学的“分层次教学与能力培养”课题研究目标明,理念新,基础实,有价值,亮点多,效果佳3、科学管理,创新评价我校的课题管理,组织严密,制度齐全,上有校长亲自指挥,领导小组出谋划策,中有教务处、教科室具体组织实施,下由学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