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煤灰需水量比的快速测定_净浆流动度法_李凤华.pdf
2页2010年第05期(上) 0.引言 粉煤灰是发电厂粉煤灰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 因其含 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而被用于水泥、水泥混凝土中,对降低水泥 水化热、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 久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需水量比是体现粉煤灰需水量大小的参数 由于不同的 厂家、不同的煤种、不同的生产工艺,粉煤灰被分成一级、二级 和三级;即使同一厂家的粉煤灰也会因批次、品种、成分及细 度不同而导致需水量比的不一样 目前我们国家测定需水量 比的规范主要有GB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 灰》、GBJ14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T18736-200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其试验方法主要是胶砂 法, 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法快速地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是本文 所探讨的话题 1.规范所给的关于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方法 国标《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所给 的方法:材料: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标准砂: 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0.5~1.0mm的中级砂; 水:洁净的饮用水 配合比见后表1 需水量比计算: 1.1《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 中所给的关于“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测定方法:原材料:水泥:基 准水泥;砂子: 符合GB/T17671规定的标准砂;水:采用自来水 或蒸馏水。
配合比见后表2 需水量比计算: 1.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中所给的关于 “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测定方法:原材料:水泥:硅酸盐水泥;砂 子: ISO标准砂;水:纯净水 配合比见后表3 需水量比计算: 1.3标准规范所给方法的讨论: 上述三标准,对粉煤灰的需水量比的测定,都给出了详细 的陈述,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㈠国标《用于水泥和混凝 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所给的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首先标准砂采用GB/T17671规定的0.5~1.0mm的中级砂,需 要对标准砂进行筛分,增加了误差的引入机会;其次在实际试 验中, 用水量为125ml时并不能使每一种粉煤灰的胶砂流动 度达到130~140mm的范围; 第三, 受检胶砂的流动度达到 130~140mm的范围需要多次调整试验才能够达到,试验繁琐, 使标准砂的使用成本上升 ㈡《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 加剂》GB/T18736-2002中所给的关于“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测定 方法与国标《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所 给的方法相比只是标准砂不用筛分,减少了误差引入的机会, 胶砂流动度跳桌跳动次数为30次。
配比上,基准胶砂配比也 是定水量,用量为225ml,而受检胶砂的用水量仍需反复调整、 多次试验才可得到 ㈢《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 90所给的关于 “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测定方法胶砂流动度跳桌 跳动次数也是为30次 配比上,基准胶砂、受检胶砂配比水用 量为胶砂流动度达到125~135mm时的用水量 1.4分别依据上述规范给定的三种试验方法测定的同一 电厂的粉煤灰需水量比,其试验结果比较如下: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三规范所给的方法测定的流动度 数值相差很大,但是,需水量比却相差不大 2.用净浆流动度测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用净浆流动度测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原理是受检净浆 流动度达到基准净浆流动度时, 两者的用水量之比 2.1将粉煤灰看做是一种混凝土外加剂,按照《混凝土外 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下转第154页) 粉煤灰需水量比的快速测定 ———净浆流动度法 李凤华 (山东铁正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山东济南250014) 【摘 要】国标《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以及《高强、高性能混 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中所给的关于“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测定方法”主要是用胶砂流动度的方法来测定粉煤灰 的需水量比,通过试验比较,作者提出一种简便、快速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方法—净浆流动度法。
【关键词】粉煤灰需水量比;胶砂流动度;净浆流动度 ◇科技论坛◇ 148 2010年第05期(上) (上接第148页)附录A中所给的方法来测定粉煤灰的需 水量比 原材料:水泥:基准水泥;水:纯净水 配合比见上表4 需水量比计算: 试验所用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截锥形圆模(上口内径 36mm,下口内径60mm ,高 60mm)玻璃板,300mm直尺 试验步骤:称量、搅拌,将搅拌好的净浆,迅速倒入截圆锥 型试模内,刮平上口面, 垂直向上提起试模, 半分钟后测定流淌后净浆相互垂直 的两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净浆流动度值,当受检净 浆达到基准净浆流动度上下5mm时,两者用水量比即为需水 量比 2.2参考 《公路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 2005以及《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附录G-11的方法, 用水泥浆稠度仪也可测 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3.净浆流动度法与胶砂流动度法测定粉煤灰需 水量比的关系 分别用净浆流动度法和胶砂法测定的粉煤灰需水量比数 值间的关系,其试验结果如下: 由上表试验数据可以看出, 用净浆流动度测出的流动度 数值及用水量与用国标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1596-200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以及《高 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中所给的关 于“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测定方法”虽然不一样,但需水量比却 相差不大。
但不同的粉煤灰需水量比不一样 4.结论 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测定, 在国家规范中给出了不同的方 法,主要为胶砂流动度法,而用净浆流动度法来测定粉煤灰的 需水量比其方法简单、快速、节约成本 首先,净浆流动度法不 用标准砂,节约了原材料 一袋标准砂(1350g)的市场价格按 6.5元计算,检验一个粉煤灰样品至少需要标准砂的袋数见表 5 由表5数据可知,无论采用哪个规范,都比净浆流动度方法 增加成本至少20元 其次,净流动度方法不用标准砂,减少了 误差引入的机会;第三,净浆流动度方法测定粉煤灰的需水量 比所得结果与用上述三规范所得结果相近,具有可比性 【参考文献】 [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 [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 [3]《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3. [4]《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 科 【References】 管理就是责任心,要有以馆为家的责任感 节约能源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 创建节约型科技馆的主 题 通过参观学习,上海科技馆和广东科学中心在节约能源上 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上海科技馆采用的冰蓄冷空调,其特点 是夜间利用低价电制冰蓄冷, 白天用电高峰时溶冰与冷冻机 组共同供冷,起到了移峰填谷,拉平、调节电负荷,改善整个电 网状况和供电质量的作用,与常规制冷系统相比,减少了1/3 冷冻机组等设备装机容量,在夏天高温季节节约30万元至40 万元,省去了一座投资至少上千万元的35KV变电站;广东科 学中心的中庭利用温度差和风压差实现自然通风, 在夏季不 使用空调的情况下,公共空间仍可保持较好的室内舒适度,达 到制冷效果,入口处的“太阳风帆”,屏幕可显示出太阳能发电 的度数,其与公共电网相连接,每年可发电3万度,而中庭的 屋顶有5000平方米的光电幕墙,每年可发电8万度,同时建 筑设计了采光中庭、采光窗和采光井,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自然 光。
在照明灯具的使用上,大量采用了比传统路灯节能50%的 LED路灯和自动控制系统, 在主楼及学术交流中心分别采用 了环保节能的集中供冷系统、ECOO大型蒸发式冷凝空调系 统,比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能耗节约30%,实现了节能减排 因此在我们新馆的维护和节能减排上要依照 《科学技术馆建 设标准》的要求,提高科技馆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和建设管理 水平,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有效控制建设投资,设备安装上以 节约能源的新设备为主,从各个方面做到节能降耗,实现可持 续发展 总之, 新科技馆的建设对于我们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 起点,在建设中把握好合理建设、良好维护、节约能源、保证最 大实用性的理念, 我们的新馆必将建成一个一流的节约型科 技馆 【参考文献】 [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科学技术博物馆的建设标准[J].科技馆杂 志 [2]关于科技馆建设规模与投资效益的关系[J].科技馆杂志 [3]中国科普研究 [4]基建快报 ● 科 (上接第134页)水带,消火栓辐射面积扩大,可减少消火栓箱 的设置数量 如果墙体厚度是200mm,采用底进口安装形式,普通箱 体厚度至少要240mm,明装在走廊里,整个箱体凸出墙面,容 易引起磕碰; 暗装时, 箱体装在墙体内, 箱体要凸出墙面 40mm,给消火栓箱周围空间使用带来不便。
若使用160mm厚 超薄消火栓箱,较普通箱体厚度减薄了1/3,暗装时,箱体背面 还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处理 超薄型消火栓箱、 旋转型消火栓具有减少安装空间和操 作方便、灵活可靠等优点,因此具有广阔前景 9.结语 在建筑消防给水设计中,室内消火栓系统是常见内容民 用建筑中除了规模很小的公建和8层以下住宅以外均要求设 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它和灭火器一起构成基本消防灭火设施, 消火栓也是消防设计审查重点之一 消火栓箱体尺寸比较大, 有的还要在承重墙或者剪力墙上留洞暗装, 原则上还不能隐 藏,所以对土建和装修影响也比较大设计室内消火栓系统既 要满足消防规范要求,还要兼顾其他专业的要求 以上是笔者参考有关规范,结合一些工程实践,提出自己 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总之,建筑室内消火栓设计应严格按 照有关规范的要求,保证工程防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陈芬.建筑室内消火栓设计探讨.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中国计划出版社. 科 ● ● ● ◇科技论坛◇ 1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