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技术--短跑技术--ppt课件.ppt
72页短跑第一次课短跑技术原理、途中跑技术本节内容介绍: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短跑技术原理4.途中跑技术5.易犯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6.途中跑技术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v知识传授目标:学习短跑直道途中跑技术,让学生建立短跑技术概念学习短跑辅助性练习,让学生掌握短跑的练习手段v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短跑技术教学能力提高学生讲解示范能力v情感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注意安全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v重点:直道途中跑技术v难点:大小腿折叠高抬,拉大步幅技术短跑技术原理动作周期的划分影响跑动的力决定速度的因素跑的技术构成(一)短跑周期和动作阶段的划分短跑属周期性运动,一个周期有两次单腿支撑时期和两次双腿支撑时期跑速较快时,腾空时期比支撑时期长,为了提高跑速,应加强蹬地力量和速度的训练,减少支撑时期的时间,有助于减少腾空时期的时间因为腾空时期的时间,在适宜后蹬角度的情况下,是由蹬地的力量和速度决定的在跑时,就一腿而言,又可分为着地缓冲、后蹬、后摆和前摆四个动作阶段着地缓冲着地缓冲是从脚着地至身体重心移过支撑垂直部位,开始进入后蹬阶段时的这一动作过程由于脚的着地点在身体重心投影点之前,脚着地瞬间对地面的冲击力很大,它对人体向前移动起阻力作用。
因此,脚着地时应接近身体重心投影点,尽量减少制动和阻力,正确的着地方法是摆动腿向前向下,以前脚掌积极“扒地”,脚着地后,踝、膝、髋关节主动弯曲,做“退让”工作,同时另一腿积极向前摆动,加快身体向前移动遭度,缩短缓冲时间短跑周期和动作阶段的划分图后蹬后蹬是从身体重心移过支撑垂直部位之后开始,至后蹬腿脚掌离地,身体开始腾空为止后蹬使人体获得向前运动的动力后蹬过程中,在其它条件相等时,蹬地的力量越大,身体的加速度也越大,蹬地角度适当减小,则水平分力相应增大,有助于加快跑速另外,后蹬动作的速度,蹬地的方向及动作的幅度都对后蹬的效果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后蹬力量大、速度快,角度适当减小、蹬地动作幅度大,则跑速快,反之则慢后摆v支撑腿后蹬结束即进入后摆,至膝摆动到支撑点的垂直上方时后摆结束后摆时要放松小腿,并随大腿的积极向前摆动形成大小腿折叠良好的折叠能缩短腿的摆动半径,对加快摆动速度有很大作用前摆从摆动腿的膝经过支撑点垂直上方开始至膝摆到体前最高点止(即支撑腿结束后蹬后)在一腿后蹬的同时,另一腿有力的向前上摆动,是相互协同及不可分割的动作摆动腿向前摆动的力量、幅度、速度和方向,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后蹬的力量,幅度、速度和方向,因此,摆动腿摆动动作的协同配合,对增大后蹬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支撑腿结束后蹬,脚掌离地至摆动腿脚掌着地前瞬间为止,人体处于腾空。
由于空气阻力和重力影响,后蹬所获得的向前加速度有所减小由于人体惯性作用,身体重心按后蹬决定的抛物线轨迹向前移动腾空时要保持身体沿直线、平稳地以较大动作幅度向前运动,并为摆动腿积极下压着地做好准备(二)影响竞走和跑的力影响竞走和跑的力是多方面的,一般分为内力和外力内力是指人体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力,如肌肉的收缩力外力是指人体与外界物体相互作用时,外界物体对人体的作用力影响竞走和跑的外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支撑反作用力、重力、摩擦力、空气作用力支撑反作用力v支撑反作用力是人体在支撑时,给地面的一个作用力,地面也给人体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支撑反作用力支撑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支撑时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的当支撑反作用力的方向与跑的方向一致时,该力是推动人体向前跑进的主要动力,反之则为阻力重力重力是地心对人体的吸引力人体向上运动时,重力是阻力;向下运动时,重力是动力人体直立时,身体重心处在文撑点的正上方,支撑力与重力相牛衡当身体重心投影点处在支撑点之前时,人体在丈撑力与重力的作用下,可以获得一定的向前的助力,如下坡跑时,重力对人体向前运动,起助力作用,当身体重心投影点处在支撑点之后时,重力对人体向前运动起阻力作用,如上坡跑。
在竞走和跑时,身体重心与支撑点的位置都不完全一致,因此利用人体重力的助力和减小重方的阻力作用,是改进跑的技术的重要因素摩擦力v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但人在跑时要有这种力的存在,它保证有牢固的支撑点,使人体肌肉收缩的力通过支撑腿作用于地面,从而获得人体运动的动力摩擦力对支撑反作用力的大小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穿钉鞋跑时,可以加大后蹬时的摩擦力,便于用力,穿平底鞋时,摩擦力相对减小,作用力被缓冲了一部分,所得到的反作用力也就减小空气阻力v竞走和跑时,空气对人体的作用力一般是阻力在顺风跑时,感到省力,是因为阻力减小的原因,逆风跑时感到费力,是因为阻力加大的原因空气阻力的大小与人体跑进速度、空气冲击截面的大小有关,跑速越快、截面越大则阻力越大所以逆风跑时身体适当前倾,减少受阻力的面积,可以减小跑进的阻力惯性力v田径运动中,除影响人体运动的力的因素外,还应认识惯性对运动的作用物体保持自身原有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起跑时,必须摆脱静止状态,高速跑中可以利用惯性不仅可以保持其运动速度还可以使技术动作更加自然、放松,从而节省体力三)决定竞走和跑的速度的因素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与步频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
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的次数影响步长与步频的因素步长与步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步长的因素有:腿长,蹬地的力量、速度和角度,髋关节的灵活性,肌肉的柔韧性,摆腿和着地技术等决定步频的因素有:人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运动器官的协调性,肌肉的力量和收缩速度等途中跑技术v使学生了解途中跑的技术和知识男子男子100米跑录象米跑录象女子女子100米跑录象米跑录象短跑教学顺序应先从途中跑开始,然后进行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终点跑、弯道跑及弯道起跑等教学环节的学习短跑技术教学的重点是途中跑和蹲踞式起跑v在短跑技术教学开始时,要充分利用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自然跑的能力,进行短跑的完整和分解相结合的教学直道途中跑技术v学习摆臂技术:原地成弓步做前后摆臂练习练习时讲清摆臂的动作要领,以肩为轴,前后自然摆动,臂前摆肘关节角逐渐减小,臂后摆肘关节角逐渐加大,两手成半握挚或伸直手掌姿势,摆动有力v学习用前脚掌着地的富有弹性的慢跑:要求用前脚掌着地,做脚跟离地较高、富有弹性的慢跑,以后逐渐加大大朋摆动幅度并要求大小腿折叠前摆学习中等速度的反复跑60-100米要求跑速中等,跑的动作放松、协调、步幅开阔:同时,强调动作的大幅度和大小腿折叠技术,使足跟直接靠拢臀部,切忌小腿后抛动作两人并列,中速反复跑60100米。
体会摆臂和摆动腿的前着地技术要领要求以肩为轴,前后摆臂着地腿技术富有弹性,切忌前抛小腿的错误动作学习大步幅的反复跑60100米体会摆动腿前摆充分带髋前送技术要求摆腿摆臂协调配合学习从慢跑别快跑,以均匀加速的技术跑6080米体会完整的途中跑技术要求速度逐渐加快,大步幅富有弹性地快跑强调蹬地和摆动结合,上下肢协调配合易犯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易犯错误动作:v坐着跑v摆动腿前摆太低v踢小腿跑v摆臂的错误动作(如左右横摆、以肘关节为轴的上下前臂摆动、耸肩、摆臂无力等)产生原因:1.后蹬动作不充分,髋未前送2.上体过于前倾,使髓关节产生补偿性后移3.腰、腹肌松弛,髓关节柔韧性差,后蹬时髓部前送不充分4.支撑腿力量差 5.后蹬结束后,大小腿没有充分折叠,致使摆动腿前摆增加困难6.髋关节的屈大腿肌群力量不足和伸肌群不放松7.上体过于前倾限制抬腿动作1.错误认为前踢小腿能加大步长摆动腿前摆太低2.前摆伸膝时造成前蹋小腿3.后蹬结束后,大小腿折叠角度大,前摆时小腿前踢4.摆臂正确挂术概念不清5.肩、臂无力或肩关节过于紧张腰、腹肌力量差纠正方法:1.讲清在后蹬时髋、膝、踝三关节的用力顺序和充分伸展髋关节的动作2.后蹬时,强调摆动腿前摆带动同侧骨盆前送3.加强腰、腹肌力量练习。
跑时强调腰、腹肌保持适当的紧张度身体保持正直,以利髓关节前送4.加强支撑腿的伸肌群力量,提高支撑能5.讲清后蹬结束后折叠摆动的意义,并反复做大小腿折叠前摆的辅助练习6.加强抬大腿的屈肌群力量练习7.跑时强调上体正直、髋关节前送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手段:(1)在一个半径为1015m的圆圈上先慢跑、中速跑,然后快速跑,体会随着速度的加快,身体内倾程度不断加大的感觉2)学习跑进弯道技术:先在直道上跑1015m,接着跑进弯道3050m,进入弯道前23步,有意识地加大右腿的蹬地力星和改变右臂的摆臂角度3)学习跑出弯道技术:弯道跑3035m,接着跑进直道,在跑出弯道前几步,身体逐渐正直,体会顺惯性的自然跑4)学习完整的弯道跑技术:让学生跑120150m的弯道,体会进弯道、弯道跑、出弯道的衔接技术教学方法:(1)练习圆圈跑时,应从直段慢跑开始进入弧线跑,以加快跑速,使学生体会跑速的快慢与身体内倾程度的关系2)弯道跑时应强调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而不是弯腰3)观察学生弯道跑技术时,教师需站在弯道的圆心处或正对着学生跑进方向的前面短跑第二次课学习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学习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本节内容介绍: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与难点3.起跑和加速跑技术的概念4.起跑和加速跑技术5.易犯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6.起跑和加速跑技术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v知识传授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起跑和加速跑的动作技术。
掌握短跑中快速度启动的时间概念v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示范讲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v情感教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v重点:起跑和加速跑技术v难点:起跑后身体重心的位置起跑和加速跑技术的概念v起跑:是全程跑的开始部分,起跑技术对起跑后加速跑有直接影响跑的项目不同,起跑方法也有所不同短距离跑采用蹲踞式起跑,起跑时都使用起跑器加速跑因项目不同,其要求也有所不同短跑要求在较短的距离内发挥较高的速度,较快地过渡到途中跑,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步长和步频,随跑速增大而增大v起跑的任务是获得向前冲力,使身体摆脱静止状态,为起跑创造有利的条件现代短跑起跑主要采用“普通式”、“拉长式”的方法起跑器的安装方法起跑器的安装方法起跑的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各就位”时,轻快地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收回紧靠起跑线并撑地面,两臂伸直,两手间距离比肩稍宽(此宽度与臂长短有关),手指成拱形地做弹性支撑,头与躯干保持在一直线上身体重量均衡地落在两手、前脚和后膝关节之间(如上图)加加 速速 跑跑v摆着地,到途中跑开始的一个跑段。
其任务是充分利用向前的冲力,在起跑后的加速跑段距离内,尽快地达到接近自己的高速度起跑时的“预备”动作“预备”时,逐渐抬起臀部,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此时身体重量落在两面三刀臂和前腿之间,其重心投影点距离起跑线15-20厘米臀部抬起稍高于肩,使两小腿趋于平行预备”姿势时,不过分地地把身体重量移向两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减少两手推地的困难,加快两手推离地面的速度此时,膝关节角度状态有重要意义,适当增大膝角,有利于蹬伸大小腿之间最佳的角度,前腿膝角约为90-100度角后腿膝角约为110-130度鸣枪时的起跑动作鸣枪时,运动员应立即全速向前这个动作开始于两手迅速失策地和两腿有力地蹬伸,而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随即转为非同步的动作两臂屈肘有力地前后摆动,两腿书刊号蹬离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躯干前倾与水平线成15-20度角后腿快速蹬离起跑器后,便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摆出,腿前摆时脚掌不应离地过高,以利于摆动腿迅速着地和过渡支下一步前腿有力地蹬伸,后蹬角约为42-45度起跑和加速跑技术v起跑后的加速跑第一步,自前腿充分蹬伸到后腿蹬离起跑器前摆着地结束摆动腿前摆与支撑腿间的夹角稍大于90度,摆动腿过分高抬并无好处,这会使躯干的前倾和向前运动产生困难。
第一步的摆动腿应积极下压,着地点在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