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计划:克里特岛战役.docx
19页“水星”计划克里特岛战役 赵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侵占南斯拉夫和希腊后,为控制爱琴海和地中海之间的交通线,于1941年5月实施攻占克里特岛的战役,战役代号“水星”德军大量使用空降兵实施空降登陆,结合实施海上登陆经过空降、海上登陆和岛上作战,德军夺占克里特岛,实现控制爱琴海和地中海航道的作战目的克里特岛战役,是一场大规模的以空降作战为主要进攻方式的登陆战役,突破了传统的登陆作战模式,战场由平面转向立体,在作战样式、手段等方面是一种创举,显示出德军作战方法上的跃进,对以后世界各国的登陆作战以及军事学术理论的发展、作战手段和方法的刨新都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德国伞兵准备登机,向克里特岛进攻克里特岛战役爆发之前,准备出发的德国伞兵战役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于1940年10月28日发动对希腊的进攻,最初曾一度迫使希军后退50~60km,但希军在英军的支援下,很快阻止了意军的攻势,并于12月将意军一举赶出希腊,还乘胜追击,占领了阿尔巴尼亚的部分领土1941年初,意大利再次发动进攻,仍未能取得突破,双方形成僵持局面1941年4月6日,即南斯拉夫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次日,纳粹德国未经宣战就向南斯拉夫发动进攻。
同一天,德军以两个集团军,计22个步兵师、8个坦克师和5个摩托化师,共35个师约40万人,在意军配合下对希腊发动了进攻4月9日,德军攻占希腊第二大城市萨洛尼卡,迫使希军东马其顿集团军投降,并对在意希战线上的希军和英国远征军形成了包围态势4月12日,希军开始从阿尔巴尼亚撤军,但为时已晚4月18日,希腊首相科里西斯自杀,国王乔治二世摄政,他看到已经无法阻止德军的推进,下令希军向南部港口撤退部分希军还未到达目的地,就被德军追上,[本文来自于wwW.zz-news.cOm]被迫投降;部分希军随同英国远征军进行了一次类似于敦刻尔克的撤退,经海路退往克里特岛和北非4月27日德军进占希腊首都雅典4月29日德军到达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南端,占领了整个希腊大陆,希腊本土陷落此时,希特勒根据双方力量对比,判断希腊作战将很快结束,并将下一个目标锁定为希腊的克里特岛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在爱琴海与地中海的交汇处,是地中海的第五大岛,也是爱琴海的最大岛屿该岛北与巴尔干半岛隔海相望,是西欧到中东的海上必经之路,也是英国防守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前哨阵地,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克里特岛东西长260km之多,南北宽12~55km,面积约8 300km2,岛上居民8万余人,主要集中在马莱迈、干尼亚、苏达、雷西姆农、伊腊克林等地,首府为干尼亚。
全岛地形崎岖不平,山地连绵起伏,多为东西走向,陡峭难行,岛上河流均为南北走向,对部队东西方向的运动形成天然屏障岛上交通不便,在马莱迈、雷西姆农、伊腊克林等地建有机场,通信联络也比较困难,这都不利于岛上守军的抗登陆作战德军认为,如果能占领该岛,就可以控制东地中海和爱琴海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建立袭击中东和北非的航空兵基地,便于以空军控制巴尔干南部和意大利南部,威胁英国在地中海地区和中东的防御部署,保障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免遭克里特岛英国空军的袭击对英军而言,克里特岛是保卫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前哨阵地英国首相丘吉尔为确保英国在地中海、北非和中东的利益,命令从希腊撤退至该岛的英联邦军队停止撤退,坚决守卫克里特岛可以说,克里特岛重要的战略地位将其推进了战争漩涡德军摩拳擦掌、志在必得;英军则据点设哨、严防死守作战目标确定后,德军围绕作战企图对作战方式进行了反复研究当时,英军在克里特岛附近海域部署的军舰多于德军的,占有海上优势如果德军实施海上登陆,海上航渡安全缺乏保障,但德军拥有该地区的制空权优势而克里特岛守军的防空能力又较弱,英空军主力远在北非,难以到达克里特岛于是,德军想到了空降作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入侵荷兰、闪击丹麦和奇袭比利时等作战中曾多次使用空降部队。
德军空降部队屡建奇功,使被占領国的军队防不胜防,达成了作战的突然性和快速性因此,希特勒决定将攻占克里特岛的任务赋予德国空降兵部队1941年4月25日,希特勒下达代号为“水星”的第289号作战指令,决心一举攻占克里特岛德国伞兵在克里特岛上空的伞降场战役过程1941年5月20日凌晨2时,4个德军空降兵引导小组在克里特岛先行着陆,用发光信号显示空降地区,引导运输机和滑翔机实施空降3时30分,担负第一波突击任务的部队,即西部分群和中部分群一部,从9个机场分别登机,4时起飞完毕空降马莱迈机场20日7时许,在战斗机和轰炸机掩护下,德军西部分群即滑翔突击团飞抵马莱迈上空空降防守马莱迈机场的新西兰师第22营由安得鲁斯中校指挥,该营以2个连的兵力守卫马莱迈机场,另以2个连的兵力控制机场附近的107高地,指挥所位于107高地德军滑翔突击团第2、4营乘坐运输机在马莱迈机场上空伞降当守军发现有伞降兵空降时立即开火,德军着落地面后,与守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滑翔突击团第1、3营乘坐的滑翔机从运输机上解缆后,第1营大部分降落在高低不平的塔威拉尼蒂斯河床第3营则降落在新西兰第22营和第23营阵地上,在进行激烈的战斗后大部被歼。
德军滑翔突击团指挥员着陆后,针对空降兵分散、地面战斗激烈和部队伤亡严重的不利态势,对原定行动计划及时进行调整,决定暂停从东、西两面攻占机场,重新组织兵力,从西、南两个方向同时夹攻107高地,尔后攻占马莱迈机场当滑翔突击团第1营攻击塔威拉尼蒂斯河上的重要公路桥梁时,守军组织预备队和其仅有的2辆坦克向德军空降兵实施反击,结果坦克被毁,人员大部被歼于是,德军空降兵集中力量向107高地发起猛攻20日下午,在德军空降兵的夹击下,防守107高地的2个连被迫撤至高地顶部此时,守军指挥员已与防守机场的部队失去联系,认为机场已经失守18时,守军主动撤出107高地,退到第23营阵地继续防守德滑翔突击团此时仅剩600余人,团长在作战中负重伤,于是暂时停止进攻20日午夜,滑翔突击团休整后重新组织进攻,从西、南两面占领了无人防守的107高地德国伞兵征用克里特岛上的毛驴驮运武器弹药和补给品空降干尼亚地区20日4时,担负对干尼亚地区实施空降突击的德军中部分群一部即第7空降师伞兵第3团,从多个机场起飞出发空降突击集群指挥官、第7师师长萨斯曼少将和师司令部主要人员乘坐同一架运输机牵引的滑翔机起飞,但在空中输送途中由于飞机失事而全部阵亡,致使该空降部队的地面作战行动失去统一指挥。
7时许,伞兵第3团抵达干尼亚西南侧的加拉图斯地区实施空降其第1、2营降落在英联邦军队阵地内,四面受敌,着陆的空降兵就地构筑工事进行抵抗第3营降落在新西兰第4旅的配置地域内,结果大部被歼10时左右,运输第一批空降兵的飞机陆续返回出发机场因加油困难和气象条件恶劣等因素的影响,第二批空降部队比原计划推迟3个半小时出发,又因飞机数量不足还有600名空降兵没能登机由于各运输机中队准备完毕即行起飞,致使运送第二批空降兵到达空降地区的时机各不相同15时起,第二波次运输机陆续到达空降地区上空,零星的空降行动持续3个多小时由于担任空中掩护和对地火力压制任务的战斗机、轰炸机是按照原计划飞抵目标上空的,并且必须于16时15分前返航因此,第二波大多数运输机抵达空降地区上空时,担任掩护压制任务的战斗机、轰炸机早已返航,空降行动在无航空兵掩护的情况下实施空降雷西姆农20日下午,运载中部分群另一部分的德军第7空降师第2团(欠第2营)的运输机飞向雷西姆农地区,进入空降地域上空时,遭到守军地面防空火力射击,7架运输机被击落,2架运输机撞毁16时15分开始空降,除第1营1个连躲藏在散兵坑里的德国伞兵在机场跑道以东着陆外,其余分散降落在跑道以西地区。
第1营、3营各有1个连随团部空降,着陆在澳大利亚守军第2营的阵地上,结果大部被歼至黄昏时,全团伤亡400余人,未能夺取雷西姆农机场躲藏在伞兵坑里的德国伞兵空降伊腊克林地区夺取伊腊克林地区的部队为东部分群即德军第7空降师伞兵第1团和第2团第2营由于运输机加油太慢和数量不足,未能按時起飞至17时才开始在伊腊克林地区伞降,19时全部降落完毕着陆后因建制非常混乱,指挥员被迫改变同时夺取伊腊克林城区和机场的原定计划,调整为集中兵力夺取机场,但直到黄昏也未能成功,且伤亡非常严重岛上作战由于遭到守军顽强抵抗和缺乏统一指挥,至20日晚,德军空降突击群夺取机场的任务均未完成进攻马莱迈的滑翔突击团虽取得一些胜利,但进展不大;在雷西姆农、伊腊克林地区的进攻则完全被阻止,第7空降师面临被歼灭的危险德空降兵第11军军长斯图登特试图派兵增援马莱迈,但因情况不明未能下定决心21日拂晓,德军只向马莱迈地区空投了补给品为了尽快弄清战场情况,斯图登特派参谋克莱乘坐飞机在马莱迈机场强行着陆克莱着陆并查明情况后立即起飞返航,通过无线电向指挥部报告了有关情况斯图登特立即命令剩余的600名伞兵和第5山地步兵师增援马莱迈21日15时,德军伞兵在马莱迈机场伞降,约半数伞兵因偏离预定空降地点而降落在守军阵地上,大部被歼;其余伞兵在预定地区着陆,与滑翔突击团会合。
16时,山地步兵第5师第100团在马莱迈机场开始降落,日落时全部机降完毕21日夜间,德军组织1个摩托艇队从海上运载1个山地步兵营,企图利用夜暗增援克里特岛,但在海上遭英军舰队截击,全军覆没英军试图利用海军的胜利继续扩大战果,即令第5旅向马莱迈机场反击,但命令没有及时传达到任务部队直到22日天亮,第5旅的第20、28营才开始向马莱迈机场攻击,但遭到德军航空火力毁伤和空降兵的顽强抵抗,伤亡严重,被阻于机场外午后,驻克里特岛盟军司令、新西兰的弗赖伯格将军命令第5旅全力反击,但旅长认为难以完成任务,遂请求撤退经上级同意后,弗赖伯格命令部队撤出马莱迈防区拖带空投补给箱前进的德国伞兵进攻克里特岛西北港口城市干尼亚的德国伞兵23日凌晨,德空军对英军舰队实施猛烈轰炸,击沉2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迫使英军舰队撤回埃及的亚力山大港德军夺取制海权后,开始从海上输送装备物资,对岛上兵力进行及时补给24日黄昏前,德军占领克里特岛西部地区,尔后向东发展进攻,27日攻占了干尼亚,28日占领苏达湾,29日攻占雷西姆农地区,随即占领伊腊克林地区及其机场与此同时,意军一部在苏达登陆27日夜间,盟军司令弗赖伯格将军获准撤离克里特岛。
28日,意军一部在锡蒂亚登陆28日夜间,盟军开始乘船撤向埃及,至31日夜间共撤出1.7万人岛上被德军分割的守军抵抗至5月31日投降,战役结束6月2日德军占领全岛克里特战役从1941年5月20日开始至5月31日结束,历时12天,以德军占领克里特岛而告终在战役中,德军共伤亡1.4万人,损失飞机220架和大量舰船德军的空降师第7空降师,在战役中遭受巨大损失,伤亡超过5000人,近全师的四分之三参战的空降兵共计伤亡6500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英军伤亡约1.6万人,海军伤亡约2000人,合计约1.8万人,损伤各型舰船50艘希军也遭受很大损失,被俘约6000人,伤亡约3 000人,合计伤亡近万人盟军伤亡总人数约2.8万对克里特岛战役的评价克里特岛战役,是德军以空降兵为主实施的大规模登陆作战,也是人类战争历史上首次实施的大规模空降突击行动此次作战,为二战期间盟军组织实施大规模空降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教训克里特岛战役,引起世界各国对空降作战新样式的高度关注,推动了空降部队建设的快速发展克里特岛战役,德军主要运用空降手段遂行登陆作战任务,是对空降部队的创造性运用,其空降兵力之多,开创了人类战争历史上大规模空降作战的先河。
战役中,德军集中500余架运输机、80余架滑翔机,空降起飞出发机场达9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