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策略研究.docx
9页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左仲明 余菲菲 胡文海摘要:随着“智慧旅游”概念的提出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旅游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也要顺应时代变化,重新定义人才培养目标,尝试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定制化,设计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多样的校企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旅游行业培养更多具有一定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关键词:智慧旅游;互联网;旅游管理;本科;教学改革:F59 :A :1672-7517(2019)04-0111-02“智慧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旅游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融合产生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所谓“智慧旅游”,是基于泛在网、云计算、移动通信、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对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活动、旅游经营管理等各方面旅游运营信息的有效获取、智能感知与处理,从而进一步提升旅游业整体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的旅游活动[1-2]我国学者从2011 年前后展开对智慧旅游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于以下方面: 阐释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如张凌云等人[3]的研究;描述智慧旅游基本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如沈杨等人[4]的研究。
然而,目前对基于智慧旅游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仍然较少,成果也不多基于智慧旅游的大背景,本文对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的策略进行了探讨1 当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面临的挑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未来将会需要更多的智慧旅游人才当前大部分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已经认识到智慧旅游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智慧旅游背景下,当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主要面临以下挑战1)人才培养目标需重新制定姚国章将“智慧旅游”的表现形式确定为“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务”四个方面,涵盖了政、行、企、校等直接和间接参与旅游活动的各主体[5]越来越多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开始重视“智慧服务”“智慧商务”这两项内容,比如逐渐开设了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课程但是“智慧管理”“智慧政务”这两项仍然未受到足够重视由于技术类、行政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周期长,所需学习的课程内容与现有的培养体系难以融合,这是无法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另外,很多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仍然停留在起步和摸索的阶段创新型人才的缺少也是智慧旅游发展过程的重大障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正是培养参与“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务”等工作的高质量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因而必须重新制定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正确的人才培养导向。
2)课程教学仍然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互联网”+的智慧旅游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O2O、O2C的沟通障碍无限趋近于零,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定制成为趋势对旅游教育同样如此,课堂教学也应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于信息与知识的获取途径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们的知识不再是从零开始由教师进行按部就班地教学,学习兴趣与程度也更加因人而异教师们应改变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理念,否则最终必将会影响教学效果,从而最终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3)课程体系过于保守当前众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条块分割严重智慧旅游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所需要的人才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而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仍然受传统体制的制约,学生对专业课程体系以外知识的学习途径受到限制当下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过去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随着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已经逐渐不适应当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大部分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仍然过于保守目前的课程体系基本仍然沿用以往的本科教育理念,秉承大而全的特点,在智慧旅游时代,这些课程体系大多缺少变革或变革程度远远不够比如,在智慧旅游中应用广泛的技能,如MoCCA(基于安卓系统的移动云计算编程)课程在网络上已经能够完整地学习到,但是目前没有任何一家高校能够真正开设。
传统的课程体系如不进行大幅度变革,所培养出的人才必定与当前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4)教学手段相对陈旧智慧旅游时代,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手段更加丰富比如通过网络(包括无线移动)、个人智能终端设备(等)、公开课、免费网络学术资源等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更加依赖于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当今课堂中,由于条件所限,众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方法,利用传统多媒体甚至板书进行教学,缺少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不足,教学内容对所有学生千篇一律,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另外,高校本科教育仍然受中小学教学思维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之外,课外自主学习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正重视许多教师已经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但是大多限于布置简单作业以及基本的课程调研,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更多的信息搜寻和进行更深入全面的思考智慧旅游时代的大学,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业余时间的学习,将其作为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的教学应该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讨论、案例教学等知识拓展学习5)校企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与旅游企业开展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早就成为旅游教育的常态但是众多的校企合作仍然沿用单纯的顶岗实习、短期的景区实习、自发的导游实习等形式。
校企合作没能做到更多的资源共享,比如企业的教育培训资源學生享受到较少,教师也很少能通过挂职提升自身的教学院校与智慧旅游时代出现的OTA(旅行服务商)以及民宿等新型旅游企业开展合作较少,学生掌握最新行业知识和能力的机会不多2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策略智慧旅游时代,由于各种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具有综合性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应进行科学大胆地改革,才能为行业培养合格人才总体来说,以下改革策略可供参考1)重新定义培养目标智慧旅游需求具有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应重新定义培养目标,将培养“智慧人才”作为专业培养的重要目标(或之一)传统的旅游人才主要注重线下人才的培养,不管是服务型还是管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均未能把“智慧人才”纳入其中智慧型人应能掌握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同时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更应该具备在智慧旅游时代的创新创业能力智慧旅游时代的本科教育,应能培养传统的服务和管理型人才,也能培养适应智慧旅游新需求的智慧型人才2)设计开放无边界的课程体系智慧旅游时代的本科专业教育应逐步改变以往的专业界限明显、条块分割严重的专业划分现象。
旅游是综合性的行业,智慧旅游更是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可设计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模块供学生选修这些模块不同于以往,而是建立在多学科师资、多方位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如部分学生对APP的编程设计有兴趣,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组织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教师承担这一部分的教学如部分学生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实践能力有兴趣,则可邀请企业资深经理人作为兼职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总之,智慧旅游教育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应打破条块分割和专业界限,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灵活的课程体系,而不是制定好培养方案就在四年内照章教条主义地执行理想的状态下,如果每个学生都具有各自的学习兴趣和特点,依靠信息时代的沟通工具和教学设备,课程体系体现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不同的智慧旅游时代要求的人才是具有个性和独特能力的人才,而不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批量生产”出来的千篇一律的人才3)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定制化由于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与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比如学生可通过网易公开课的APP进行课后的自我学习仅仅依靠网易公开课APP和一部联网的,学生就可以学习到众多世界名校名师的课程通过网络(包括移动互联网)学生更容易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教师们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教学内容部分课程可以鼓励学生主要通过各种方式的课外自学,课堂上以激励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主信息爆炸时代,学习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丰富教师们应逐渐改进传统的教学思维,课程内容的制定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尤其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4)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智慧旅游时代,各种信息化的学习工具层出不穷新时代的学生依靠网络以及来获取知识和信息若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让学生玩已经不可能,反而应该利用包括在内的信息化设备来将课堂进行信息化改革才能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建立的课程内容讨论群,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后,可在群内进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交流美国顶尖大学在2012年陆续设立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教师也可以用来作为参考,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借鉴再比如网易公开课等信息化工具或资源都可以用来作为信息化课堂的参考在信息化时代,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教师们应顺应时代,利用各种信息化工具和资源进行教学的改进,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5)进行形式更丰富的校企合作传统的校企合作大多强调学生的业务能力,注重技能甚于综合素质比如重视对导游和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的培养而进行的传统景区的考察实习、旅行社实习以及酒店顶岗实习智慧旅游时代要求学生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能力智慧旅游时代,众多OTA(旅行服务商)涌现这一新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组织形式需求具有很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很少院校能够与之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企业管理和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另外,院校也可考虑智慧景区、民宿、徒步旅行等新颖的旅游组织和服务形式,争取与相关机构建立相应的灵活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前沿的机会高校还可与相关企业建立教学培训的合作关系,相互利用双方的教育培训资源,培养更能契合企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3 结语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行业的发展变化,旅游企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来说,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智慧旅游的新需求重新定义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更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其次,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最后利用形式更灵活丰富的校企合作来提升真正适应行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参考文献:[1] 蔡红,李云鹏.信息化与网络化背景下的旅游发展与旅游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76.[2] 刘军林,范云峰.智慧旅游的构成、价值与发展趋势[J].重庆社会科学,2011,(10):121-124.[3] 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27(5):66-73.[4] 沈杨,张红梅,何越.我国智慧旅游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甘肃农业,2013,(3):20-23.[5] 姚國章.“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探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4-16.【通联编辑:代影】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