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6页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如图2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进行特殊的“拔河”运动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参考答案:【知识点】牛顿第三定律.C1【答案解析】C 解析: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误;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的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可知乙先到分界线,故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故C正确;D、收绳速度的快慢并不能决定“拔河”比赛的输赢,故D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平衡力不会同时产生和消失.在作用力一样的情况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质量大的,加速度小,运动的慢.胜负的关键在于看谁的速度大,是谁先到达分界线,由于力的大小一样,又没有摩擦力,就只与质量有关了.2. 如图所示,直线OAC为某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总随着电流I变化的图线,抛物线OBC为同一直流电源内部的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若A、B对应的横坐标为2A,则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1ΩB.线段AB表示的功率为2WC.电流为2A时,外电路电阻为0.5ΩD.电流为3A时,外电路电阻为2Ω参考答案:D3.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某输电线路横穿公路时,要在地下埋线.为了保护输电线不至于被压坏,可预先铺设结实的过路钢管,再让输电线从钢管中穿过.电线穿过钢管的方案有两种(如图所示):甲方案是铺设两根钢管,两条输电线分别从两根钢管中穿过;乙方案是只铺设一根钢管,两条输电线都从这一根钢管中穿过.如果输电导线输送的电流很强大,为了减小电磁感应带来的不利影响,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输送的电流是恒定电流还是交变电流,甲、乙两方案都是可行的B.若输送的电流是交变电流,甲、乙两方案都是可行的C.若输送的电流是交变电流,甲方案是不可行的,乙方案是可行的D.若输送的电流是交变电流,甲方案是可行的,乙方案是不可行的参考答案:C【考点】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远距离输电.【分析】由图可知,甲图中两金属管形成了电容器,当通恒定电流时,钢管对导线没有阻碍作用;当通入交流电时,若分开套,则由于磁场的变化,导致钢管中产生涡旋电流,便能源损耗.【解答】解:若甲图通交流电,由于正弦变化的电场产生余弦变化的磁场,而余弦变化的磁场又产生正弦变化的电场,则每根钢管中都产生涡旋电流;导致能源损耗较大.同时两金属管间形成电容,也会造成能量损失;若乙图通交流电由于两根导线方向相反,所以如果它们相互足够靠近,则它们在周围的每一点上产生大小几乎相等,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这样能使涡旋电流强度减弱到很小.从而减小热量的消耗;若甲乙两图通恒定电流,则都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不产生电场.因此不产生涡流.没有能量损耗;由以上分析可知,若输送的电流是交变电流,甲方案是不可行的,乙方案是可行的;而如果输送的是交流电,则两方案均是可行的,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则上下两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图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v表示物体的速度)( )A. B. C. D.参考答案:C【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速度时间图象反映了物体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情况,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位移时间关系公式以及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即可.【解答】解: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a与合力F成正比,可知,a﹣t图象与F﹣t图象应相似.故A、B错误;CD、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中速度时间图象的两条线段斜率大小相等,但左正右负,与a﹣t图象反应的情况一致,故C正确,D错误;故选:C5. 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
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或者电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A.42.8eV(光子) B.43.2eV(电子)C.41.0eV(电子) D.54.4eV(光子) 参考答案:A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 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 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C7. 油酸密度为、摩尔质量为M、油酸分子直径为d0将体积为V0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体积为nV0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滴管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已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V0若把每个油分子看成球形,一滴油酸在水面上形的n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是 ,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表达式是 .参考答案:,.【考点】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分析】将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通过量筒测出1滴此溶液的体积.则用1滴此溶液的体积除以油酸分子的直径,等于1滴此溶液的面积.根据摩尔质量与密度,求出摩尔体积,然后与单个分子的体积的比值,即为阿伏伽德罗常数.【解答】解: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水面上的面积S=油酸的摩尔体积为VA=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故答案为:,.8.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物体质量一定时,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实验。
①用游标卡尺测出正方体垫木a的边长l,如图乙所示,则l=____cm;②首先不挂钩码,前后反复移动垫木,使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___________时,摩擦力就平衡好了然后细绳绕过滑轮挂上钩码,打出纸带,求出相应的加速度改变钩码数量,重做几次最后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拉力(钩码重力)的关系③实验中钩码重力大于绳子拉力,钩码重力越大,误差越大请你在不增减实验器材的条件下提出一个方法克服上述不足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2分)②疏密间隔相同(2分)③选钩码和小车作一整体为研究对象,使增加(或减少)的悬挂钩码取自(或放入)小车上,保证改变拉力时,研究对象质量不变9. 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测得某金属的入射光的频率和反向遏制电压Uc的值如表所示.(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1.6×10﹣19C)Uc/V 0.541 0.637 0.741 0.809 0.878?/1014Hz 5.664 5.888 6.098 6.303 6.50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了Uc﹣ν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求出:①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4.27×1014 Hz;(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②普朗克常量 6.3×10﹣34 J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 解: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γ=W+Ek得:hγ=hγc+eUc变形得:Uc=(γ﹣γc);由题图可知,Uc=0对应的频率即为截止频率γc,得:γc=4.27×1014Hz图线的斜率为:==3.93×10﹣15V?s 代入电子电量计算得:h=6.3×10﹣34J?s 故答案为:4.27×1014,6.3×10﹣34.【解析】10. 在《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平衡》实验中:(1)判断力矩盘重心是否在盘的转轴上的简便方法是 轻转,看能否停在任意位置 ;(2)除用钩码外还需用一只弹簧秤是因为: 易找到平衡位置 .参考答案:考点:力矩的平衡条件.分析:(1)实验原理是研究力矩盘平衡时四个拉力的力矩关系,通过轻转判断重心是否在盘的转轴上.(2)除用钩码外还需用一只弹簧秤容易找到平衡位置.解答:解:(1)实验前要时重力、摩擦力的合力矩近似为零,轻轻拨动力矩盘,观察其是否能自由转动并随遇平衡,即判断力矩盘重心是否在盘的转轴上的简便方法是轻转,看能否停在任意位置.(2)除用钩码外还需用一只弹簧秤容易找到平衡位置.故答案为:(1)轻转,看能否停在任意位置.(2)易找到平衡位置.点评:本题关键要抓住实验原理,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分析.考查分析设计实验操作要求和技巧的能力.11. 后,该矿石中的铀、钍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39:11512.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电路。
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K为阴极, A为阳极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eV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V;则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_______ eV,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 _______ (选填“为零”、或“不为零”) 参考答案:4.5 (2分) 为零 (2分13. 如图所示是两个相干波源发出的水波,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都为10cm,C点为AB连线的中点.图中A、B、C、D、E五个点中,振动减弱的点是 DE ,从图示时刻起经过半个周期后,A点的位移为 ﹣20 cm.(规定竖直向上为位移的正方向)参考答案:考点:波的叠加.版权所有分析:两列波相遇时振动情况相同时振动加强,振动情况相反时振动减弱.两列频率相同的相干波,当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加强,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则振动情况相同时振动加强;振动情况相反时振动减弱.解答:解:振动减弱的点为波峰和波谷相遇,由图象知振动减弱的点是DE;A点是波峰和波峰相遇,经过半个周期后是波谷和波谷相遇,所以位移为﹣20cm.答案为: DE,﹣20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刻度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__;(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__;(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2)回答下列问题:(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ii)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