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猴年春节手抄报图片.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311179474
  • 上传时间:2022-06-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3.6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猴年春节手抄报图片 猴年春节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正月初一 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着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方,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根底。

      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舞龙 舞龙,又名「耍龙灯」、「龙灯舞」,是汉民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之一每逢喜庆节日,各地都有舞龙的习俗 舞龙起源于汉代,经历代而不衰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娱活动到了唐宋时代,舞龙已是逢年过节时常见的表现形式 关于舞龙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龙王腰痛难忍,龙宫中的所有药物都吃了,仍不见效只好变成老头来到人间求医大夫摸脉后甚觉奇异,问道:「你不是人吧!」龙王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于是大夫让他变回原形,从腰间的鳞甲中捉出一条蜈蚣经过拨毒、敷药,龙王完全康复了为了答谢治疗之恩,龙王向大夫说:「只要照我的样子扎龙舞耍,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件事传出后,人们便以为龙能兴云布雨,每逢乾旱便舞龙祈雨,并有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舞狮 舞狮,也叫「耍狮子」、「狮子舞」,它与舞龙一样,是我国的传统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流行很广的民间体育活动又会在春节或庆典活动舞狮 舞狮开始于南北朝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两种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 南方舞狮主要流行在**这种舞狮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狮子的造型、式样、颜色多与北方狮不同舞狮者穿各种灯笼裤,上穿密妞扣的唐装灯笼袖衫或背心,可见舞狮者全身舞狮要使出浑身解 人们为什么特别喜欢在春节时舞狮呢?相传明代初年,*****出现一头怪兽,每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后来,有人建议用狮舞来吓唬怪兽,果然奏效,那怪兽逃之夭夭当地百姓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每逢春节便敲锣打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消灾除害,预报吉祥之意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某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参加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北部在**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及***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