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XX年河北省工伤赔偿标准表.doc

37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61852536
  • 上传时间:2022-03-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18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XX年河北省工伤赔偿标准表   导语:xx年河北工伤保险赔偿标准是多少?下面是的xx年河北工伤保险赔偿标准最新消息,欢迎阅读!xx年河北省工伤赔偿标准表希望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1、计算公式: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金额   2、包括:住院期间、康复训练期间、工伤复发期间的医疗费用   计算公式: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依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   1、计算公式:住院伙食补助费=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X元/天/人*70%   2、河北省标准:(1)统筹地区以内:20元/天/人;(2)统筹地区以外:35元/天/人   1、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费用:市内交通补贴:15元/天/人;长途公共汽车:实报实销;   2、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食宿费用:省内:80元/天/人;省外:150元/天/人   (一)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经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同意,用人单位也可以按照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一人的标准支付护理费   (二)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   护理费=误工费   (1)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其计算公式为:护理费赔偿金额=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元/月)*50%   (2)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其计算公式为:护理费赔偿金额=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元/月)*40%   (3)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1、计算公式:停工留薪工资=本人工资X元*停工留薪月数   2、河北省标准: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定。

      根据《河北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与诊断证明确认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   计算公式:辅助器具费=辅助器具费用限额X元*(20/使用年限),但60周岁异乡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1、一级伤残=本人工资*27个月   2、二级伤残=本人工资*25个月   3、三级伤残=本人工资*23个月   4、四级伤残=本人工资*21个月   1、一级伤残=本人工资*90%   2、二级伤残=本人工资*85%   3、三级伤残=本人工资*80%   4、四级伤残=本人工资*75%   1、五级伤残=本人工资×18个月   2、六级伤残=本人工资×16个月   计算公式:   五级伤残=本人工资*70%   六级伤残=本人工资*60%   1、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根据《河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2、计算公式:   五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4个月   六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8个月   1、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河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2、计算公式:   五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2个月   六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6个月   1、七级伤残=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3个月   2、八级伤残=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1个月   3、九级伤残=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9个月   4、十级伤残=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7个月   1、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根据《河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2、计算公式:   七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6个月   八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月   九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4个月   十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8个月   1、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河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2、计算公式:   七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0个月   八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8个月   九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十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个月   备注: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每减少一年递减百分之二十的标准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一年的按百分之十支付工伤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的,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1、上年度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0元/年   2、上年度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102元/年   3、上年度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641元/年   4、上年度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性支出6134元/年   1、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和主要经营生产业务等情况,分别确定各用人单位的行业风险类别   2、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将行业划分为3个类别:一类为风险较小行业,二类为中等风险行业,三类为风险较大行业。

      三类行业分别实行3种不同的工伤保险缴费率   3、工伤保险自xx年7月1日起执行新的费率将原有1-3类行业工伤风险类别调整为1-8类,对应行业基准费率分别由0.5%、1%、1.5%调整为0.5%、0.7%、1%、1.2%、1.5%、1.7%、1.9%、2.5%调整后,全市工伤保险综合费率由xx年度的1.87%降至1.7%,降低0.17%,全年将为企业减负1.2亿元   4、用人单位属一类行业的,按行业基准费率缴费,不实行费率浮动,用人单位属二、三类行业的,费率实行浮动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职工有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在生产经营所在地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国家机关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依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条 工伤保险工作应当坚持预防、救治、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减少职业病危害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省的工伤保险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县(含县级市、区)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工伤康复事业,帮助因工致残者得到康复和从事适合身体状况的劳动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证工伤保险基金的征集和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遇有特殊情况,工伤保险基金不敷使用时,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给予补贴   工伤保险基金、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收入按照国家规定不征收税、费   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征收   第九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四十八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因工作环境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用人单位食堂就餐造成急性中毒而住院抢救治疗,并经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验证的;   (四)由用人单位指派前往依法宣布为疫区的地方工作而感染疫病的;   (五)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二、三、四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五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一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通知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及其参保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之前发生的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十三条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由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   第十四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十五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有协助工伤调查和提供证据的义务   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