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广东省电梯作业练习题(三)及答案.docx
28页2024年度广东省电梯作业练习题(三)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电梯冲顶,可能是因为:( )A、对重过轻,重载时容易冲顶B、对重过轻,轻载时容易冲顶C、强迫减速开关距离太长,当电梯上行失控时不能有效减速,造成冲顶D、强迫减速开关距离太短,当电梯上行失控时不能有效减速,造成冲顶答案】D2、电梯轿厢应有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照明电源,在正常照明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它能至少供( )A、1W灯泡用电0.5h;B、2W灯泡用电1h;C、1W灯泡用电1h;D、1W灯泡用电2h【答案】C3、电梯能关门,但按下开门按钮不开门如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开门按钮触点接触不良或损坏B、关门按钮触点接触不良或损坏C、安全回路发生故障,有关线路断了或松开D、门安全触板或门光电开关(光幕)动作不正确或损坏答案】A4、型号为THY1000/0.63-AZ电梯,意义表述不正确的项目是( )A、额定速度为0.63m/s;B、载货电梯;C、直流电机拖动;D、按钮控制、自动门【答案】C5、额定速度小于等于0.63m/s的交流双速电梯轿厢平层准确度最大偏差为( )A、±30;B、±15;C、±10;D、±21【答案】B6、下面( )是润滑油的特点。
A、可简化润滑系统设计,不必专用的供应设备;B、密封性差,需借助密封材料密封,灰尘、水分易侵入;C、有良好的密封作用,可防尘,防水分进入【答案】B7、当电梯井道高度≤30m时,其垂直偏差值为( )mmA、0~25;B、0~35;C、0~50;D、0~60【答案】A8、微机控制电梯不具有( )特性A、使用梯性能更好;B、舒适感好C、平层精度高;D、耗电量大【答案】D9、井道内脚手架上隔离层布置,用木板做隔离层时,层与层隔离木板的排列应依次交错( )A、45°;B、60°;C、90°;D、120°【答案】C10、扶栏是自动扶梯的侧面在梯级以上的部分,它上面包括( )A、梳齿板B、驱动链C、扶手带;D、黄色边框【答案】C1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A、使用证书;B、登记证号;C、登记标志;D、登记机关名称【答案】C12、( )是安装在轿厢顶部的控制面板当它启动时,轿厢将脱离正常的操作而只受它控制在检修的速度下运行A、机房;B、继电器;C、轿顶检修盒;D、轿厢操纵盘【答案】C13、一台额定载重量为1000KG的乘客电梯,平衡系数为50%,当轿厢内载荷为450KG时,上下运动测量电动机电流,此时( )。
A、上行电流比下行电流大B、下行电流比上行电流大C、上行电流和下行电流相等【答案】B14、( )是一种机械或电气驱动装置,用于执行或控制下全部或部分功能:确定方向、加速、减速、平层、停止、取消呼梯信号、门操作、位置显示和层门指示灯控制A、位置显示装置;B、选层器;C、限速器;D、缓冲器【答案】B15、在数字电路中,必须把( )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A、模拟;B、电流;C、电压;D、脉冲【答案】A16、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 )A、经济运行;B、高效率运行;C、节能运行;D、安全使用【答案】D17、( )在电梯线路附近操作,都必须做到( )切断电源、上锁挂牌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A、安装人员/事先B、责任员工/随时C、任何员工/立刻D、现场人员/事先【答案】D18、吊装曳引机时应使机座处于( )位置,平稳起吊,抬扛重物应注意用力方向及用力的一致性,防止滑杠脱手伤人 )A、垂直;B、水平;C、倾斜一定角度【答案】B19、当电梯运行超过顶层或底层平层位置仍不能停车,继续向上或向下运行,在井道中设有( ),以防电梯冲顶或墩底造成事故。
A、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B、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的保护装置;C、层门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D、慢速移动轿厢装置【答案】B20、断绳或断带开关设在( )A、轿顶;B、井道;C、机房;D、底坑【答案】C21、( )是一台或一组电梯或自动扶梯的驱动主机摆放的地方A、机房;B、井道C、围壁D、底坑【答案】A22、热继电器的作用是 ( )A、作过载保护;B、作短路保护;C、作失压保护;D、作过电压保护【答案】A23、对重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应( )轿厢限速器的动作速度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等于【答案】A24、当电梯上采用带传动装置时都应装设( ),如果断带,该装置就动作,电梯控制电路断路,电梯急停A、停止装置;B、超载保护装置;C、防夹安全保护装置;D、断带保护【答案】D25、( )是用于连接电梯轿厢与其机房或井道的信号的电缆A、电力电缆B、随行电缆;C、数据电缆D、控制电缆【答案】B26、当电梯的供电系统中出现断相时,电气系统能自动停车,以免造成电动机过热或烧毁当电梯电源系统出现错相时,电梯的电气安全系统能自动停止供电,以防止电梯电动机反转造成危险,该装置称之为( )A、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B、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的保护装置;C、层门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D、慢速移动轿厢装置【答案】A27、装设在有易燃、易爆气体存在的室内开关应选用 ( )。
A、防尘型;B、防水型;C、防爆型;D、普通型【答案】C28、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符合标准规定条件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关于该保护装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动作后,应能自动释放;B、该装置释放时,应不需要接近轿厢或对重;C、释放后,该装置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D、如果该装置需要外部的能量来驱动,当能量没有时,该装置应能使电梯制动并使其保持停止状态【答案】A29、( )是一种机械的,用于防止在电梯厅门外打开厅门的锁A、安全门锁;B、检修门锁C、钩子锁;D、三角锁【答案】C30、润滑的作用不包括( )A、传递动力;B、减少磨损;C、密封作用;D、减震作用【答案】A31、电梯检修运行时不能上行但能下行的可能原因是( )A、安全回路或门锁回路开关故障B、上限位开关故障C、上强迫减速开关故障D、下限位开关故障【答案】B32、自动扶梯和倾斜式自动人行道的附加制动器在( )情况下起作用A、在速度超过额定速度1.8倍之前;B、不是均速行驶时;C、在梯级、踏板或胶带改变其规定运行方向时;D、载荷发生变化时【答案】C3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 )应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档案。
A、考试机构;B、发证部门;C、培训机构;D、聘用单位【答案】D3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年龄的上限作出规定( )A、男年龄不超过60岁,女不超过55岁;B、男女都不超过55岁;C、男女都不超过60岁【答案】A35、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通道所有传动元件若采用三角传动皮带,最少不应少于( )根A、二;B、三;C、四;D、五【答案】B36、地坎是轿厢或层门入口出入轿厢的带槽( )踏板A、木制;B、混凝土;C、金属;D、橡胶【答案】C37、若轿厢有数套安全钳,则应( )A、分别采用瞬时和渐进式;B、均采用瞬时式;C、均采用渐进式【答案】C38、人体电阻是影响人体触电严重程度的一个因素,在( )情况下触电程度最轻A、潮湿的皮肤;B、破损的皮肤;C、干燥、洁净的皮肤【答案】C39、在电压恒定的电路中,当电阻值增大时 ( )A、电流增大;B、功率增大;C、电流减小;D、电流不变【答案】C40、如果用弹簧来平衡各绳或链的张力,则弹簧应在( )状态下工作A、伸长;B、压缩;C、即不伸长也不压缩【答案】B41、轿厢停靠层站时在地坎上、下延伸的一段区域当轿厢底在此区域内时门锁方能打开,使开门机动作,驱动轿门、层门开启,该区称为( )。
A、开锁区域;B、平层区;C、开门宽度;D、平层【答案】A42、乘客电梯的层门门扇与门扇、与门套、与门楣、与地坎的间隙最大不得大于( )mmA、6;B、9;C、12;D、15【答案】A43、可以使用( )方式操纵安全钳装置A、电气;B、液压;C、气压;D、机械【答案】D44、( )是安装于轿厢上由马达驱动门开或门关的装置A、控制柜;B、门机;C、门锁;D、平层【答案】B45、( )是一种表面经过机械加工的T形的钢轨,竖直地安装在井道中,用于电梯轿厢或对重的运动导向A、抱闸;B、抱闸靴;C、导轨;D、导轮【答案】C46、电梯机房内接地线的要求有( )A、颜色为黄绿;B、颜色为红黄;C、颜色为蓝色;D、不要求绝缘【答案】A47、固定式滑动导靴一般用于( )m/s以下的电梯A、0.5;B、1;C、1.5;D、2【答案】B48、机房应有足够的尺寸,对运动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查,在必要的地点以及需要人工紧急操作的地方,应符合( )A、最小不小于0.20m×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B、最小不小于0.40m×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C、最小不小于0.50m×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D、最小不小于0.80m×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答案】C49、电梯电动机常采用的滑动轴承的原因是(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