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分+SPOC教学模式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docx
7页“对分+SPOC”教学模式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陈怡华[摘 要] 当前大部分高校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是:师资不足采用大班课堂教学,师生交互少;采用网络平台的MOOC学习,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等,提出在教學中依托传统课堂和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对分+SPOC”混合教学模式,提高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关 键 词] 对分课堂;SPOC;军事理论教学[] G642 [文献标志码] A [] 2096-0603(2018)22-0046-02一、引言军事理论课是普通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当前,因学生人数多,师资不足,一般实行大班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教得累,师生交流互动少部分学生觉得军事理论课与自己的专业无关,上课不认真听讲,低头玩,有的班级提倡“无课堂”,将收齐设置收纳袋部分高校因无专职教师,学校购买“超星”“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的军事课程,学生进行MOOC学习,期间开展几次专家、老师的见面交流课,学习效果不理想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军事理论课的广度越来越宽,传统课堂讲授、完全MOOC学习已经不适合本课程的长期发展,因此,探索适合新时代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2017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发布指导性文件《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7〕76号),按照文件精神的要求:“坚持课堂教学和教师面授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重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等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和管理”,基于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国家文件精神的要求,笔者将“对分+SPOC”混合教学模式引入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的对策二、“对分+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根据国内大学课堂的现状、基于心理学规律,2014年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时间分配一半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进行交互式学习,突出课堂讨论过程其关键的创新之处在于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上分隔,使学生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把时间清晰地分成三个过程,即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称为PAD课堂其关键是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学生有时间个性化吸收消化课堂知识,考核方式注重教学过程的讨论、课后作业和小组报告,避免平时上课不听讲,期末期待老师划重点、突击背诵等被动式学习。
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文件精神,以MOOC质量为标杆,以“小规模”及“个性化服务”为平台,适用于具体高校特色化教学,针对在校大学生学习而设计的SPOC平台应运而生SPOC(Small PrivateOnline Course:私播课,即小规模限制性课程)已经成为后MOOC时代的一种新型课程建设与应用模式在高校开展SPOC课程建设与应用,可以促进高校对内的教学改革通过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开展SPOC教学,既有利于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又能够针对特定人群、小规模地提供资源或评价等来辅助课堂教学,使线下课堂变得更加动态、灵活,提高教学质量对分+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网络教学平台的“微课”“翻转课堂”等自主学习为辅的军事理论混合教学模式实践,旨在弥补和拓展现行军事理论教学模式的不足,更好地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军事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国防素质,提升军事理论教学效果三、军事理论课程的“对分+SPOC”混合模式实践(一)平台介绍扬州大学教育综合平台是在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建成的,2007年初投入运行,2018年全面升级。
为响应教高〔2015〕3号文件精神,2016年我校第一批学习平台网络课程35门正式立项,基本上采用了边建设边运行的方式,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同步开展,学校平台的熟悉运用和教学法改革实践是中心任务2017年这批课程进入巩固深化与推广应用阶段本人主持的军事理论课程是其中之一平台共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教学资料、课程通知、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邮箱、教学笔记、个人资源、研究型教学、课程作业、问卷测试、随堂教学等教学模块笔者于2015年在平台内开始军事理论课建设,根据教学目标和计划进行栏目设置栏目设置内容包括通知公告、课程学习、问卷测试、讨论答疑、拓展学习等,2016年9月充分利用该平台开展“对分+SPOC”教学尝试,期望通过课上与线上的混合教学改变当前军事理论课教学现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二)教学应用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学校将军事理论课列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记2个学分依据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利用校教育综合平台,探索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实践对照课程学习目标进行教学总体设计,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五大部分,共计32学时,课堂学时∶学时=3∶1,即一章节3次(6学时)课上学习,1次(2学时)线上学习。
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对分+SPOC”教学模式实践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或线上学习、课后复习和评价三个阶段1.课前准备教师按照大纲各章节内容将原来的多媒体课件分为独立的知识点,将PPT格式转换成PDF格式,同时将知识点的PDF课件、视频、试题、问卷调查、课后作业等资源上传到网上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进行平台资料更新和发布2.课堂学习课堂包括物理课堂(即传统课堂)和虚拟课堂(课堂)物理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军事理论课程课堂教学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法教师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讲授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基本概念,着重讲授难点、重点,降低学生课后学习的难度,并布置课后作业虚拟课堂是物理课堂的延续,学习中引入翻转课堂,学生根据课后任务学习相关视频资料课堂讨论(好处)课堂学生4~6人分成一组,时间15~20分钟学生提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针对这些疑难的问题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然后进行小组代表全班深入互动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记录,并最后点评和总结,针对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答疑解惑3.课后学习和考核评价课后学习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任务驱动和要求及自身特点,开展自主学习和复习,并依托校内平台完成线上学习和阅读教材,复习相关内容,完成“亮考帮”作业,进行测试、主体讨论等。
教师通过批阅学生作业、查看学习情况,并及时反馈考核评价军事理论教学应用“对分+SPOC”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采用定量考核和定性评价进行综合评价定量考核:主要是学生的考试、测验成绩在THEOL网络教学平台上每次考考你作业成绩、单元测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按一定的权重给出的成绩定性评价包括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线上评价包括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或端“优慕课”学习平台登录次数、参与课程问卷调查次数、课程讨论区发表话题次数、学习播课次数、进入课程次数、课程讨论区发表话题次数等;线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出勤率、班级讨论组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三)教学效果2017年开始在军事理论教学中进行“对分+SPOC”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教学平台的问卷调查,95%的学生对本课程采用混合式学习(课堂学习+学习)表示满意,85%的学生认为学习活动可以帮助理解教师的讲课内容,88%的学生认为利用网络开展本课程的教学增加了学习负担,但能接受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堂教师讲授后,减轻了课后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教师将课件资料发布在网络教学平台,师生共享教学资料军事理论课因教师人数少,采用大班教学,后面学生看不清教室内投影幕布上课件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智能学习课件资料,学习的主动性有所增强,教师讲课速度加快了,同时可以避免上课学生用被其他信息干扰听课,有效遏制“低头族”,随堂教学的课堂提问测试调动了课堂学习气氛,学习效率提高了。
四)存在问题在当前大学教学正处于混合模式改革探索时期,推行“对分+SPOC”教学混合模式试点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要克服许多困难:如学生多样性,下载课件资料速度不一,课堂讨论部分学生提不出有创造性或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信息化技能必须不断提高,校内网络平台资料的更新和维护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教室无线网络覆盖,部分教学区的教室无网络或信号不强等,以后要加强引导保证“SPOC+课堂”教学按新的常态进行标准化教学;以慕课质量为标杆,以SPOC为本土化特色,不断改进和更新课程教学资源,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总之,“对分+SPOC”教学混合模式是一种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增进师生互学的教学模式依托校内网络教学平台,有效支持对分课堂的开展,形成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协作互动,提升教学效果,但要保障混合式对分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考虑如何把握课堂讲授深度,如何保证学生的课后学习以及课堂讨论的效果参考文献:[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2]黄德群.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3):64-70.[3]余廷忠,胡文线.基于大学生SPOC+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J].计算机教育,2018(1):86-90.[4]王奎群.地方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9):42-4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