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反思.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306048211
  • 上传时间:2022-06-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1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反思    Summary:由于互联网以及各种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人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作为一个大的技术变革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对个人的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信息主体无法对个人发布的信息实行有效的控制;大数据无法根本删除也为个人遗忘隐私造成困难;由于义务主体的不清晰,使得“被遗忘权”停留于理论,而难以真正运用于实践中去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对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伦理观进行一番反思Keys:大数据;个人隐私;伦理由于互联网以及各种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人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所谓“大数据时代”,就是指由信息爆炸而产生出海量数据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人们通过相关的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并通过分析数据间的相关性而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由此,个人信息成了他们竞相追逐的重要资源可是,几乎所有的技术变革都是把双刃剑,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美好福祉的同时也会引发新的危机大数据技术也不例外在运用相应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分析以找寻潜在价值的同时,大数据给个人隐私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挑战在这样一个数据不断被收集和监控的时代里,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被数据化着和监控着,个体的人也因此变得越来越透明化,这给个人的信息安全 、隐私保护带来了不同于传统隐私问题的隐忧。

      1 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新特征基于大数据本身的特点,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问题早已超出了传统隐私问题的范围并且具有了新的特点新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化的隐私更容易被利用记录信息的能力是原始社会和先进社会的分界线之一在大数据技术兴起以前,人们主要通过物理记录的方式来对所需的数据进行采集,而大数据技术通过将一切“量化”来为数据采集提供方便高效的技术手段,使数据采集变得轻而易举,而且这种方式采集的数据不是依据所需要而采集的特定数据,而是所有杂乱的,海量的数据,由此就会导致隐私的数据化隐私的数据化是指隐私以一种“个人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这较传统的隐私而言似乎更容易获得前东德曾雇佣了大量的秘密人员对其国民的言行进行监控,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如今卫星系统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通过车辆中的导航仪来监视车辆的行驶轨迹;随处可见的摄像头都可以对所摄范围内进行不间断的监控里的各种应用程序都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程度的身份认证来获得程序的使用例如,淘宝、京东这类网上商城都需要用户在使用前先完成账号的创建,而创建账号就必须通过号码、电子邮箱及其他关联账号来实现,这样才能开始应用程序的使用因此个人隐私便通过个人数据的形式流入了大数据的洪流之中,国家政府、公共机构、商业机构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对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识别,个人隐私也就无从谈起了。

      2)隐私的价值潜能被不断挖掘数据化之后的个人隐私已经不再是属于个人的了,而成为了各方相互争逐的重要价值资源个人隐私转化成数据之后,其数据的用途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最基本的用途变成了未来的潜在用途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变革》一书中说到的:“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当它的首要价值被发掘后仍能不断给予它的真实价值就像片敷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而绝大部分都隐藏在表面之下数据化的隐私也是如此,企业和商家可以根据用户个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来预测用户需求,从而挖掘出隐藏的商业价值3)数据化的隐私难以根本删除个人隐私在大数据时代以前,由于传播的途径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个人隐私难以传播,即便隐私泄露只要及时采取措施就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泄露所带来的危害可是在大数据时代,这些方法都无法真正让隐私得到保护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一切都被智能设备时刻跟踪着,让人们真正感受到被天罗地网所包围,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暴露在数据痕迹之中只要使用了网络或者智能设备,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作为数据记录下来了,并且无法真正删除例如我们现在都会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工具,只要我们进行搜索,搜索痕迹就会被永久保存下来。

      即便删除了历史痕迹,背后产生的数据也难以真正消除隐私难以根本删除也带来了一个传统隐私中不曾有过的问题,那就是:遗忘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希望遗忘的事情却无法忘记,而且随时会被再拿出来成为当事人的痛苦回忆2 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反思大数据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享受着大数据为我们带来的便捷与价值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它对隐私伦理观念所带来的冲击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大数据不是要交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而是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这些精确的预测,人们的未来极易被掌握,而隐私问题的伦理观念则会因为这些数字化的生存方式而发生极大的改变,隐私意识也会随着数据的需求而被逐渐削弱1)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收集无处不在,信息主体无法对所发出的个人数据实现有效的控制大数据的价值不仅是单纯的基本用途,更多的在于它的二次利用传统的隐私保护以个人为中心,信息主体必须知道被收集了哪些数据,用做什么用途,是否同意信息被收集可在大数据时代,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数据在最初搜集的时候只是用于最初的用途,可是经过挖掘与联系之后的数据被用于更多创新性的用途所以搜集者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些数据的最终用途,他也就无法告知信息主体数据的最终用途。

      除此之外,数据在经过多次运用之后,信息主体已经无法确定,等到信息主体主动发现隐私被泄露时就为时已晚了2)在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前,遗忘是常態但是,由于互联网和云储存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一旦被输送至网上,就无法彻底删除,导致人们的遗忘变得越来越困难于是,在大数据时代,记忆成了新常态,而遗忘则成了例外那么这种遗忘困难是否有相应的保护机制呢?欧洲议会和理事会于2012年1月25日首次提出了数据主体应该享有“被遗忘权”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着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所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可被遗忘权捍卫数据主体的隐私权利的同时,也为自己调剂信息的权力设置了许多难关其中最大的难关就是:“被遗忘权”的义务主体不清晰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获取轻而易举,数据搜集者固然为第一义务主体,可是数据价值远不在于其基本用途,而数据要活的更大的价值必然会经过几手的使用,这个时候要去追究义务主体,似乎已是不太可能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难关例如,将搜索引擎作为“被遗忘权“的义务主体,则搜索平台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各种不同理由的信息删除请求,这对于搜索引擎来讲是一种巨大的负担,这也就有可能使得”被遗忘权“永远存在于理论之中,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处理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问题。

      3 结语大数据时代是整个人类前所未有的全新时代,它告诉我们:信息时代已经完全到来了可是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美好福祉的同时也会引发新的个人隐私方面的伦理危机大数据时代亟需建立一个全新的完善的机制来保护个人的隐私,保障个人的隐私权这不仅需要国家政府制定法律法规,还需要公共机构、商业机构遵循相关的制度规定,个人要有隐私权意识,不随意通过互联网公布个人隐私因此,大数据时代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发展如何来保护个人隐私这一基本权利Reference[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变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2]黄欣荣.《大数据对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J,2014(9):83-88作者简介蒋祥珮(1994-),女,汉,广东东莞,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研究方向:认识论与思维科学.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