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语文复习宋词元曲.pdf
24页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词牌名)【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作者】【注释】江城子:词牌名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聊:姑且,暂且狂:豪情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汉羽林军穿的服装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 jì):形容从骑之多报:报答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鬓:额角边的头发※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 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 ,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节:兵符,带着传达命令的符节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会,应当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天狼:星名,这里引指西夏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赏析】 1、《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 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 决心亲自射杀猛虎, 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2、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 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 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 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 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练习】1、主旨 :路程经过过程描写密州出去打猎的宏大壮观的排场的描写,表达笔者渴求重用、报效国家的感情词萌芽于 _____(填朝代名),形成于____朝,盛行于 ________,最初称为“ ______”或“________”,也有人把它称为“___________”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南朝唐代宋代曲词曲子词诗余小令、中调、长调)2、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排场?本词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描绘了一个装备齐全、人次众多、 气氛热闹的打猎排场虽鬓已微霜却大志勃勃、威武豪迈、欲保家卫国、交战沙场、满腔豪情壮志的英雄形象3、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抒发了笔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援用 典故 和比喻 的修辞(⋯⋯)抒发了笔者要报效国家,体贴国家命运的爱国感情4、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5、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6、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5、在词中作者运用冯唐的典故,用意是(B)A.希望君王听从己见,废除新法B.希望君王能重新启用他,赋予大任C. 希望运用冯唐的力量,让打猎更顺利D.希望君王能够将冯唐派遣至己处。
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B )A.词的上片开头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B.上片中“千骑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 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粗犷、豪放;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婉约、纤柔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A.这首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亲射虎,看孙郎”作者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表达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8、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出猎的壮阔场面B.“酒酣胸胆尚开张”等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词人渴望摆脱政治窘境,为国效力的心情D.“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9、全词抒发了作者____ ____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者)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者】柳永, 宋代词人字 耆卿 ,原名 三变 ,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公元1034 年(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 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注释】*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⑴伫( zhù)倚危楼: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⑵望极:极目远望⑶黯黯(à nà n):心情沮丧忧愁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⑷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⑸会:理解阑:同“栏”6) 疏狂:狂放不羁7) 拟把:打算⑺强乐:勉强欢笑强,勉强⑻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⑼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我伫立在高楼上, 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 不尽的愁思, 黯黯然弥漫天际。
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赏析】1、这是一首 怀人之作 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抒情写景,感情真挚上阕寓情于景 用“风细细”点化,独立高楼,境界超越春愁”而可“望极”,并觉“黯黯生天际”,画出伊人思念成痴的心迹无言”之悲愤,最凄绝而沉痛拟把疏狂图一醉”,无可奈何以至疯狂的压抑忿懑之态可掬;“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写尽人生忧患体验;“衣带渐宽”两句将全部不幸承担,终无悔意最后两句,王国维指想成就大事业、大问者必经的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遂成千古绝唱2、上片 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 , 带写一笔景物, 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春愁”,又点明了时令,景物又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可知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
下片 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 还要“对酒当歌” ,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 “强乐还无味” ,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这首词妙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 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在词的最后两句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练习】1、词中最能表现主人公主要情绪的词语是哪个?表现愁苦无法排遣的句子是哪个?词中最能表现主人公主要情绪的词语就是“春愁”表现愁苦无法排遣的句子是:“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2 词中哪个句子表现了主人公对思念无怨无悔?词中表现了主人公对思念无怨无悔的句子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 分别概括上下片的内容上片,写登楼伫望,春愁油然而生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痛饮狂歌,强作欢乐而仍觉“无味”;最终愿意为“春愁”憔悴无悔,直抒胸臆,写词人情深志坚4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全词成功地刻画一个情深志坚的男子形象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画龙点睛地揭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6 近代学者王国维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成“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之第二境请你写出另外两种境界另外两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7 词人常常借景抒情从词中找两个描写景物的句子,写出它们的表达作用词人常常借景抒情词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及其表达作用是:“伫倚危楼风细细”,以美景衬托孤寂之春愁草色烟光残照里”,渲染孤寂忧愁之氛围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作者】李清照( 1084 —1155 ),号易安居士。
清照幼承家学,早有才名,十八岁嫁给赵明诚她能写散文、骈文、诗词,并能作画、考证金石一生分南渡前后两个时期,早期多写闺房生活,清丽婉约,似受花间影响;中年以后,因国破家亡,词中多寄身世之感、故国之思,且工于造句,富于意境,“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有词集:《漱玉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