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练习试题7.doc
15页执业药师XX年《中药综合知识》练习试题7 你需要做执业药师考试习题吗,带来了执业药师XX年《中药综合知识》练习试题7,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拿去做一做,多做试题,多练习,总是没错的,你不觉得吗 一、最佳选择题 1、与用药剂量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是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继发作用 D、后遗作用 E、过敏反应 2、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是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过敏反应 D、继发反应 E、后遗效应 3、与用药剂量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是 A、毒性反应 B、副作用 C、继发反应 D、后遗作用 E、特殊遗传素质 4、变态反应的含义是 A、由遗传因素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 B、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C、由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D、由药物被反复应用导致使用者瘾癖的特性 E、由药物有效成分降解产生有害物质 5、肉桂过量时可发生 A、心率加快 B、血压升高 C、心律失常 D、血尿 E、肝功能损害 6、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体因素不包括 A、种族 B、服药剂量 C、个体差异 D、年龄 E、性别 7、既含雄黄又含朱砂的中成药是 A、磁朱丸 B、抱龙丸 C、安宫牛黄丸 D、朱砂安神丸 E、追风透骨丸 8、含蟾酥药物的中成药是 A、更衣丸 B、紫金锭 C、喉症丸 D、山药丸 E、磁朱丸 9、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是 A、追风丸 B、舒筋丸 C、紫金锭 D、祛风止痛片 E、三七伤药片 10、马钱子类中药一次服用即可致死的剂量为 A、0.2mg B、0.5~1.0mg C、2~4mg D、5~10mg E、30mg 11、乌头碱中毒主要是针对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皮肤和黏膜 D、神经系统 E、泌尿系统 12、追风丸含有的有毒中药是 A、红花 B、雄黄 C、马钱子 D、朱砂 E、蟾酥 13、肝毒性以混合型肝损伤为主,兼有肝细胞损伤和胆汁淤积的症状的药物是 A、香加皮 B、蓖麻子 C、黄药子 D、雷公藤 E、吴茱萸 14、苍耳子生品有小毒,入药时应 A、炒黄 B、炒焦 C、蒲黄煨 D、盐炙 E、酒炙 15、对新药进行上市后的监测,以便发现的不良反应属于 A、自愿呈报系统 B、重点医院监测 C、记录联结 D、记录应用 E、重点药物监测 16、组织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教育培训工作的部门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B、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C、各市属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D、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 E、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17、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要求对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需要快速报告,最迟不超过 A、3个工作日 B、1周 C、30个工作日 D、10个工作日 E、15个工作日 18、要求对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和体征描述详细、具体、明确的是 A、不良反应结果 B、怀疑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 C、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 D、不良反应处理过程 E、关联性评价 19、在药物不良反应检测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监测方法是 A、自愿呈报系统 B、重点医院监测 C、记录联结 D、记录应用 E、集中监测系统 20、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时需用 A、铅笔书写 B、红水钢笔书写 C、蓝或黑色墨水钢笔书写 D、圆珠笔书写 E、毛笔书写 21、“药物不良反应”可用英文缩写为 A、ADR B、TDM C、Exp D、TAB E、BDR 22、以下说法中,不能断定为“严重不良反应”的是 A、导致死亡 B、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C、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D、对呼吸中枢呈现轻度的抑制作用 E、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23、抑制蛋白合成是哪个中药的主要毒性作用机制 A、香加皮 B、蓖麻子 C、雷公藤 D、黄药子 E、吴茱萸 24、出现惊厥时,可给予镇静剂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的药物是 A、鸦胆子 B、白矾 C、蓖麻子 D、黄药子 E、苦杏仁 25、使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可致心肌纤颤而死亡的中药是 A、细辛 B、使君子 C、胆矾 D、雷公藤 E、香加皮 26、中毒后,解毒剂首选依他酸二钠的药物是 A、白矾 B、胆矾 C、蜈蚣 D、细辛 E、雷公藤 27、出现呼吸困难时,可选用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的药物是 A、丁香 B、麻黄 C、斑蝥 D、蜈蚣 E、鱼胆 一、最佳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类型与药物固有的正常药理作用无关,而与药物变性(如药物有效成分降解产生有害物质)和人体特异体质(指患者的特殊遗传素质)有关。
该类型与用药剂量无关,难以预测,经常规的毒理学筛选也很难发现,发生率虽较低,但危险性大,病死率较高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类型与药物固有的正常药理作用无关,而与药物变性(如药物有效成分降解产生有害物质)和人体特异体质(指患者的特殊遗传素质)有关该类型与用药剂量无关,难以预测,经常规的毒理学筛选也很难发现,发生率虽较低,但危险性大,病死率较高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用药剂量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固有的正常药理作用无关,而与药物变性(如药物有效成分降解产生有害物质)和人体特异体质(指患者的特殊遗传素质)有关该类型与用药剂量无关,难以预测,经常规的毒理学筛选也很难发现,发生率虽较低,但危险性大,病死率较高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变态反应:亦称药物过敏反应本质上是一类病理性免疫反应,由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引起,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过敏反应对机体的危害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停药后可恢复,重者甚可致死亡从接触抗原至出现症状,时间差异很大,反应持续时间也不相同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剂量过大引起的中药不良反应 中药的剂量使用范围比较大,在常规剂量下,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较少,但不可为强调疗效而随意加大用药剂量。
处方中某些药物剂量的增减,很可能改变原方剂的功效和主治大多数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都与超剂量使用有关,同样,盲目延长用药时间,也可能导致体内药物蓄积,产生不良反应如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麻黄过量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机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遗传因素、病理因素,其中,生理因素涉及特殊人群和性别;遗传因素涉及个体差异和种族不同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含雄黄的中成药 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追同丸、蟾酥丸、醒消丸、紫金锭等 含朱砂、轻粉、红粉等的中成药 牛黄清心丸、牛黄抱龙丸、抱龙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紫雪、活络丸、追风透骨丸、蟾酥丸、紫金锭等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含蟾酥的中成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蟾酥丸等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有: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等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即士的宁,毒性大。
成人服用5~10mg即可中毒,一次服用30mg即可致死首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强直性痉挛,继而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Aconitine),一般中毒量为0.2mg,致死量为2~4mg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等,使其先兴奋、后抑制,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产生异常兴奋,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含雄黄的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喉症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牛黄至宝丸、追风丸、牛黄醒消丸、紫金锭(散)、三品等 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目前临床报道的与黄药子及其制剂相关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是肝毒性,且有死亡病例发生其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以混合性损伤为主,兼有肝细胞损伤和胆汁淤积的症状,且损伤程度和剂量与给药时间有关实验室检查血ALT、AST、TBiL等显著升高 1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苍耳子有小毒,生品对肝脏有损害,需炒黄去刺用,炒后可使其有毒的植物蛋白变性凝固 1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重点药物监测 主要是对新药和进口药品进行上市后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一些或非预期的不良反应,并作为这类药品的早期预警系统。
集中监测系统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全貌有所了解,如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的缓急、轻重程度,不良反应出现的部位、持续时间,是否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是否延长住院期限,各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转归等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中心具体承办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资料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工作;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进行技术指导;承办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资料库和监测网络的建设及维护工作;组织药品不良反应宣传、教育、培训和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刊物的、出版工作;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国际交流;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的研究等 1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要求对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需用有效方式快速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最迟不超过15个工作日 1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要求对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和体征描述详细、具体、明确若为过敏性皮疹,应填写类型、性质、部位、面积大小等;为上消化道出血呕血者,需估计呕血量的多少等;为心律失常,要填写属何种类型等。
1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自愿呈报系统 又称为自愿呈报制度,是一种自愿而有组织的报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