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1 .doc
4页《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九年一贯制学校 鲁静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含义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3、通过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具体语境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宁死不屈的品质,感悟其强烈的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体悟诗人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1、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 2、收集爱国的诗歌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来听一段乐曲,你从中会联想到怎样的场面?我们面对占土地抢我们的财物杀我们的同胞的敌人,应该怎样做?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金兵入侵时宋王朝统治者竟然选择投降逃跑,听到这个心情是怎样的?当时逃难的李清照路过乌江边,她触景生情写下了慷慨激昂让天下男儿都避让三分的《夏日绝句》。
板书课题)1. 学习范读的节奏练习朗读,跟读、指名读2. 作者简介、解题3.了解写作背景看视频)4.交流分享课前收集的资料“人杰、鬼雄、项羽”(板书)像“人杰、鬼雄、项羽”这样在古书中出现的故事、有出处诗句、人物运用到诗文当中叫典故(板书)5.小组自由讨论每句诗的意思并思考“李清照为什么思项羽?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出示幻灯片)6.分享交流结果1)生当为人杰:活着的时候要做人中豪杰2)死亦为鬼雄: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3)至今思项羽: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念项羽4)不肯过江东:只因为他不肯偷生度过江东7.诗中的不肯可不可以换成不能?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看出项羽“宁死不屈”(板书)的气概,而南宋朝廷投降逃跑的丑陋行径就是“苟且偷生”(板书)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表达了李清照满满的爱国情怀李清照为什么思项羽了么?这样“借思项羽”来批判鞭挞讽刺宋朝统治者的写作手法叫“借古讽今”(板书)8.全诗二十个字,三个典故,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赞扬了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精神,批判讽刺了宋朝统治者苟且偷生的丑陋行径,抒发了作者满满的爱国情怀三)你能有感情的背诵这首诗么?女生你就是李清照请你满怀对爱国情怀背诵。
男生你就是项羽请你带着男儿的一腔热血背诵四)默写古诗,注意要求:内容准确、字迹工整、布局合理(出示幻灯片),根据要求进行评价五)我们来回顾一下学习这首诗的过程总结学法:知背景、读诗文、议诗意、悟诗情、背诗句出示幻灯片)五、课外拓展1.这首诗起调高亢前两句直接抒发作者人生价值取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其中“生、死”,“人杰、鬼雄”相对应,读起来有音乐的工整美,这样的诗句叫对偶句我们学过这样的诗句么?2. 在众多表达爱国情感的诗句中我最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它是谁写的那首诗?有几句呢?简要拓展绝句与律诗3.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表达爱国情感的诗句六、作业1.查阅《鸿门宴》故事进一步了解项羽2.写学习《夏日绝句》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每节课都会有遗憾,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心中有一份失落感,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在小组展示时学生发挥不佳,而我也没有及时进行指导和引导学生可能也有紧张心理,我预设的太高了 2、学习古诗的方法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入介绍 3、高估了学情,虽然在课之前有布置查阅背景,可是个别学生没有很好的完成查阅资料作业夏日绝句(典故)人杰鬼雄项羽- 宁死不屈南宋金兵投降逃跑苟借古讽今且偷生宋.李清照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