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员招聘与配置·知识要求.doc
7页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招聘与配置··知识要求知识要求第一节 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第一单元 招聘渠道的选择和人员招聘的方法企业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补充人员一、内部招募的特点内部招募是指通过内部晋升、工作调换、工作轮换、人员重聘等方法把人员补充到新增的或空缺的岗位上优点:1、准确性高;2、适应较快;3、激励性强;4、费用较低;缺点:1、可能造成矛盾,产生不利的影响:士气下降,内部团结,用人不当、人才外流2、容易抑制创新二、外部招募的特点优点:1、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 “鲶鱼效应”2、立于招聘一流人才;3、树立形象的作用;缺点:1.筛选难度大,时间长2、进入角色慢 3、招募成本大 4、决策风险大 5、影响内部员工积极性第二单元 对应聘的进行初步筛选一、笔试的使用范围是一种最古老而又最基本的选择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测试应聘者的基础知识和素质能力的差异,判断该应聘者对招聘岗位的适应性性格与兴趣通常要运用心理测试的专门技术来测试,仅靠笔试中的一部分题目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二、笔试的特点优点:1 可以增加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考查的信度和效度;2 可以大规模筛选,花费少的时间达到高效率;3 对应聘的心理压力较小;4 同时,成绩评定也比较客观。
缺点:不能全面考察应聘的工作态度、品德修养以及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等一般来说,在人员招聘中,笔试往往作为应聘者的初次竞争,成绩合格者才能继续参加面试或下轮的竞争第三单元 面试的组织与实施一、面试的内涵提高考察的深度和清晰度,并减少应聘者说话、欺骗、作弊等行为的发生 二、面试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 ,集合了“问” 、 “听” 、 “察” 、 “觉” 、 “析” 、“判”等综合性特色 三、面试的目标(一)面试考官的目标1、创造一个融洽的会谈气氛,使应聘者能够正常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2、让应聘者清楚地了解应聘单位的现实状况,应聘岗位的信息和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3、了解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非智力素质4、决定应聘者是否通过本次面试等二)应聘者的目标1、创造一个融洽的会谈气氛,尽量展现出自己的实际水平2、有充分的时间向面试考官说明自己具备的条件3、希望被理解、对尊重,并得到公平对待4、充分地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5、决定是否愿意来该单位工作第四单元 其他选拔方法心理测试是指在控制的情形下,向应试者提供一组标准化的刺激,以所引起的反应作为代表行为的样本,从而对其个人的行为作出评价的方法。
一般地说,心理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人格测试:重要的工作岗位如主要领导岗位,为选择合适人才,则需进行人格测试人格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解应试者的人格特质人格,有多种人格特质构成,大致包括:体格与生理特征、气质、能力、动机、价值观与社会态度等对工作成绩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不同气质、性格的人适合于不同种类的工作2.兴趣测试:一般来说,可将人们的兴趣分为 6 类:现实型、智慧型、常规型、企业型、社交型和艺术型一个由强烈兴趣并积极投身本职工作的人与一个对其职业毫无兴趣的人相比,二者的工作态度与绩效截然不同的3.能力测试:能力测试是用于测定从事某项特殊工作所具备的某潜在能力的一种心理测试这种预测作用体现在:什么样的职业适合某人;为胜任某岗位,什么样的人最合适能力测试内容一般可分为:普通能力倾向测试、特殊职业能力测试、心理运动机能测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心理运动能力二是身体能力4.情境模拟测试法:用多种方法来测试其心理素质、实际工作能力、潜在能力等综合素质提供模拟的真实环境;观察应聘者的行为过程和行为效果,再鉴别其个人素质;测试方法极复杂,且费时耗资,主要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上① 情境模拟测试适用:比较适合在招聘服务人员、事务性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时使用。
目前在招聘中高层管理人员时使用较多主要是针对被测试者明显的行为、实际的操作以及工作效率进行测试② 情境模拟测试的分类:根据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语言表达能力测试、组织能力测试、事务处理能力测试等情境模拟测试的优点1、全面评价应聘者,具有很好地预测性2、节省大量的培训成本第三节 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一单元 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一、人员配置的原理(一)要素有用原理(二)能为对应原理一个单位和组织的工作,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三)互补增值原理(四)动态适应原理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五)弹性冗余原理二、企业劳动分工(一)企业的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有三个主要层次:一般分工、特殊分工、个别分工二)企业劳动分工的作用具体表现在:1、工作简化和专门化有利于较快地提高熟练程度2、劳动工具专门化3、有利于配备工人,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专长4、扩展了劳动空间,有利于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5、可以防止因经常转换工作岗位而造成的工时浪费三)企业劳动分工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1、职能分工2、专业(工种)分工工作性质的特点3、技术分工按照(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高低进行的分工四)企业劳动分工的原则1、把直接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分开。
2、把不同的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3、把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4、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5、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6、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三、企业劳动协作各种局部性工作的劳动者联合起来,完成某种整体性的工作本身必然是集体力一)企业劳动协作的形式劳动协作分为两种:简单协作:能扩大劳动的空间单位,缩短完成工作的时间.复杂协作:所特有的优越性是劳动专业化,工具专门化. (二)组织企业内部劳动协作的基本要求1、尽可能地固定各种协作关系,并在企业管理制度中做出严格的规定2、实行经济合同制3、全面加强管理,保证协作关系的实现三)作业组作业组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协作关系和协作形式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组成作业组:1、生产作业需工人共同来完成2、看管大型复杂的机器设备3、工人的工作彼此密切相关4、为了便于管理和相互交流5、为了加强工作联系6、工人没有固定的工作地,或者没有固定工作任务,为了便于调动和分配他们的工作作业组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搞好民主管理,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2、为作业组正确地配备人员3、选择一个好的组长4、合理确定作业组的规模,一般是 10~20 人左右为宜四、工作地组织(一)工作地组织的基本内容1、合理装备和布置工作地。
2、保持工作地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3、正确组织工作地的供应和服务工作二)工作地组织的要求1、生产劳动,减少或者消除多余、笨重的操作,减少体力消耗,缩短辅助作业时间2、有利于发挥工作地装备以及辅助器具的效能、尽量节约空间,减少占地面积3、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防止职业病,避免各种设备和人身事故4.要为企业的所有人员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使企业员工在健康、舒适、安全的条件下工作第二单元 人力资源的时间配置一、工作时间组织的内容主要任务是建立工作班制,组织好工作轮班,以及合理安排工时制度企业里的工作班制有单班制和多班制两种实行单班制还是多班制,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工艺的特点灵活的工作时间制度如实行弹性工作制;工作分担制;另外还有在家做工和野外工作的大班制等 二、工作轮班组织应注意的问题1、工作轮班的组织,充分利用工时和节约人力2、要平衡各个轮班人员的配备3、建立和健全交接班制度4、适当组织各班工人交叉上班5、工作轮班制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夜班对人的影响最大三、四班三运转制的优点1、人员休息设备不休息,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挖掘设备潜力,在原有设备条件下增加了产量2、缩短了工人工作时间。
3、减少了工人连续上夜班的时间,有利于工人的休息和生活4、增加了工人学习技术的时间,可提高工人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5、有利于在现有厂房设备条件下,增加用工量,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第四节 劳务外派与引进一、劳务外派与引进劳动力的国际流动,通过提供劳动和服务,收取报酬二、劳务外派与引进的形式从主体上看,可分为公派和民间两种类型从国际劳务合作的方式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走出去,一种是请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