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交底资料 11.钢结构工程-钢网架结构拼装.doc
16页[Amber demo]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钢网架结构拼装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焊接球节点、焊接钢板节点的钢网架结构地面拼装工程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2.1.1 钢网架拼装的钢材与连接材料、高强度螺栓、焊条等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 2.1.2 螺栓球、空心焊接球、加助焊接球、锥头、套筒、封板、网架杆件、焊接钢板节点等半成品,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规定 2.1.2.1 制造钢结构网架用的螺栓球的钢材,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及相应材料的技术条件和标准螺栓球严禁有过烧、裂纹及付种隐患,成品球必须对最大的螺孔进行抗拉强度检验螺栓球的质量要求以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14的规定 螺栓球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5-14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查 方 法 球毛坯直径 D≤120 +2.0 -1.0 D>120 +3.0 -1.5 用卡钳、游标卡尺检查 球的圆度 D≤120 1.5 D>120 2.5 3 螺栓球螺孔端面与球心距 ±0.20 用游标卡尺、测量芯棒、高度尺检查 同一轴线上两螺 D≤120 0.20 孔端面平行度 D>120 0.30 用游标卡尺、高度尺检查 5 相邻两螺孔轴线间夹角 ±30′ 用测量芯棒、高度尺、分度头检查 6 螺孔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 0.5%r 用百分表 注:r为螺孔端面半径。
2.1.2.2 拼装用高强度螺栓的钢材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及相应的技术标准钢网架结构用高强度螺栓必须采用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规定的性能等级8.8S或 10.9S,并应按相应等级要求来检查检查高强度螺栓出厂合格证,检查试验报告,检查复验报告在拼装前还应对每根高强度螺栓进行表面硬度试验,严禁有裂纹和损伤高强度螺栓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15的规定高强度螺栓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5-15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查 方 法 1 螺纹长度 (t—螺距) +2t 0 2 螺栓长度 +2t -0.8t 3 槽 深 ±0.2 用钢尺、游标卡尺检查 4 键槽 直线度 <0.2 5 位置度 <0.5 2.1.2.3 拼装用的焊接球材料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焊接用的焊条、焊剂、焊丝、保护气体等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规定焊接球应有出厂合格证和钢球承载力检验报告拼装用焊接球应符合表5-16的规定 焊接球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5-16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查 方 法 1 球焊缝高度与球外表面平齐 ±0.5 用焊缝量规,沿焊缝周长等分取8个点检查 2 球直径D≤1.5 ±1.5 用卡钳及游标卡尺检查,每个球量测各向三个 3 球直径D>300 ±2.5 数值 4 球的圆度D≤300 ≤1.5 用卡钳及游标卡尺检查,每个球测三对,每对互 5 球的圆度D>300 ≤2.5 成90°,以三对直径差的平均值计 6 两个半球对口错边量 ≤1.0 用套模及游标卡尺检查,每球取最大错边处一点 2.1.2.4 钢网架拼装封板、锥头、套筒的钢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应的技术标准。
封板、锥头、套筒外观木得有裂纹、过烧及氧化皮封板、锥头、套筒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17的规定 封板、锥头、套筒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5—17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查 方 法 1 封板、锥头孔径 +0.5 2 封板、锥头底板厚度 +0.5 -0.2 用游标卡尺检查 3 封板、锥头底板二面平行度 0.1 用百分表、V形块检查 4 封板、锥头孔与钢管安装台阶同轴度 0.2 用百分表、V形块检查 5 锥头壁厚 +0.2 0 用游标卡尺检查 6 套筒内孔与外接圆同轴度 0.5 用游标卡尺、百分表、测量芯棒检查 7 套筒长度 ±0.2 用游标卡尺检查 8 套筒两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 0.5%r 用游标卡尺、百分表、测量芯棒检 9 套筒两端面的平行度 0.3 注: 1. 封板、锥头、套筒应分别进行检验评定 2. r为套筒的外接圆半径 2.1.2.5 钢网架拼装焊接用钢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应的技术标准焊接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及相应的技术标准。
钢板节点的拼装焊缝应达到设计要求其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18的规定 钢板节点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5-18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查 方 法 1 节点板长度及宽度 ±2.0mm 用钢板尺检查 2 节点板厚度 ±0.5mm 用游标卡尺检查 3 十字节点板间夹角 ±20′ 4 十字节点板与盖板间夹角 ±20′ 用标准角规检查 2.1.2.6 钢网架拼装用杆件的钢材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及相应的技术标准钢管杆件与封板、锥头的连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焊缝质量标准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二级质量标准钢管杆件与封板或锥头的焊缝应进行强度检验,其承载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管杆件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19的规定 杆件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5-19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查 方 法 1 角钢杆件制作长度 ±2 用钢尺检查 2 焊接球网架钢管杆件制作长度 ±1 3 螺栓球网架钢管杆件成品长度 ±1 用钢尺及百分表检查 4 杆件轴线不平直度 L/1000且≯5 5 封板或锥头与钢管轴线垂直度 0.5%r 用百分表、V形块检查 注:L一杆件长度,r一封板或锥头底半径。
2.2 主要机具 电焊机、氧-乙炔设备、砂轮锯、钢管切割机床、钢卷尺、钢板尺、游标卡尺、测厚仪、超声波探伤仪、磁力探伤仪、铁锤、钢丝刷、卡钳、百分表等检测仪器 2.3 作业条件: 2.3.1 拼装焊工必须有焊接考试合格证,有相应焊接材料与焊接工位的资格证明 2.3.2 拼装前应对拼装场地做好安全设施、防火设施拼装前应对拼装胎位进行检测,防止胎位移动和变形拼装胎位应留出恰当的焊接变形余量,防止拼装杆件变形,角度变形 2.3.3 拼装前杆件尺寸、坡口角度以及焊缝间隙应符合规定 2.3.4 熟悉图纸,编制好拼装工艺,做好技术交底 2.3.5 拼装前,对拼装用的高强螺栓应逐个进行硬度试验,达到标准值才能进行拼装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 球加工及检验 → 杆加工及检验 → 小拼单元 → 中拼单元 → 焊接 → 拼装单元验收 3.2 作业准备: 3.2.1 螺栓球加工时的机具、夹具调整,角度的确定、机具的准备 3.2.2 焊接球加工时;加热炉的准备,焊接球压床的调整,工具、夹具的准备。
3.2.3 焊接球半圆脸架的制作与安装 3.2.4 焊接设备的选择与焊接参数的设定,采用自动焊时,自动焊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氧-乙炔设备的安装 3.2.5 拼装用高强度螺栓在拼装前应逐条加以保护,防止小拼时飞贱影响到螺纹 3.2.6 焊条或焊剂进行烘烤与保温,焊材保温烘烤应有专门烤箱 3.3 球加工及检验: 3.3.1 球材下料尺寸控制并应放出适当余量 3.3.2 螺栓球的划线与加工,经铣平面、分角度、钻孔、攻丝、检验等 3.3.3 焊接球材加热到600~900℃之间的适当温度,加热应均匀一致,加热炉最好是煤气炉加热 3.3.4 加热后的钢材放到半圆胎架内,逐步压制成半圆形球,压制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压薄区与压薄量,采取措施是加热均匀,压制时氧化铁皮应及时清理,半圆球在胎位内能变换位置 3.3.5 半圆球出胎冷却后,对半圆球用样板修正弧度,然后切割半圆球的平面,注意按半径切割,但应留出拼圆余量 3.3.6 半圆球修正、切割以后应该打坡口,坡口角度与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3.3.7 加肋半圆球与空心焊接球受力情况不同,故对钢网架重要节点一般均安排加肋焊接球,加肋形式有多种,有加单助的,还有垂直双肋球等等,所以圆球拼装前,还应加肋、焊接。
注意加肋高度不应超出圆周半径,以免影响拼装 3.3.8 球拼装时,应有胎位,保证拼装质量,球的拼装应保持球的拼装直径尺寸、球的圆度一致 3.3.9 拼好的球放在焊接胎架上,两边各打一小孔固定圆球,并能随着机床慢慢旋转,旋转一圈,调整焊道,调整焊丝高度,调整各项焊接参数,然后用半自动埋弧焊机(也可以用气体保护焊机)对圆球进行多层多道焊接,直至焊道焊平为止,不要余高 3.3.10 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应在24h时之后对钢球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3.4 杆加工及检验: 3.4.1 钢管杆件下料前的质量检验:外观尺寸、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杆件下料应考虑到拼装后的长度变化尤其是作传球的杆件尺寸更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如球的偏差带来杆件尺寸的细微变化,季节变化带来杆的偏差因此杆件下料应慎重调整尺寸,防止下料以后带来批量性误差 3.4.2 杆件下料后应检查是否弯曲,如有弯曲应加以校正杆件下料后应开坡口,焊接球杆件壁厚在5mm以下,可不开坡口螺栓球杆件必须开坡口 3.4.3 钢管杆件与封板拼装要求:杆件与封板拼装必须有定位胎具,保证拼装杆件长度一致性。
杆件与封板定位后点固,检查焊道深度与宽度,杆件与封板双边应各开30°坡口,并有2~5mm间隙,保证封板焊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