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doc
25页参与性技术倾听放询与闭询 开式问封式问鼓励 和重 复技 术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倾听是在接纳的基础上,用 心,认真,关注,机警,共情, 设身处地的听,表示理解,不 带偏见,不作价值判断,适半 参与,鼓励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 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耍 求倾听容易出现的错误(急丁下 结论、轻视求助者的问题、干 扰/转移求助者的问题作道徳 或正确的判断、不恰当的运用 咨询技巧:询问过多、概述过 多、不适肖的情感反应)1 •开放式询问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求助者 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 详细的说明开放式提问可以获得更多资料,咨询中常用这样的提问方式2 •封闭式询问通常使用“是 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 答也是“是” “否”式的简 单答案常用来澄清事实,获 得重点,条理化,缩小谈论范 围,避免偏离正题鼓励,即玄接地重复求助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促进会谈继续和深入或选 择性关注来强化求助者叙述 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 去重复技术:重复求助者的话, 让其重视和注意,以明确要表影啊性技术面质解释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 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 身丄存在的孑盾。
包括理想于现实不 一致,言行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 咨访意见不一致注意事项:(1)要有事实根据2) 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 击 (4)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 础5)可用尝试性而质解释,即运用某-种理论来描述求助 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 等举例:“是你的非理性观念在影响你 的情绪睡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兴奋向抑 制的转换过程,你这个过程没有转换 好,所以会失眠指导即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 指导 件事、说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动指导是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技巧达的内容内容 反应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 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 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 反馈给求助者内容 表达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 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 褒贬和反馈等感应 情反情感反应:与释义很接近,但 有所区别,释义着重于求助者 言谈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 则着重于求助者的情绪反应, 扑捉瞬间感受情感 表达情感表达:咨询师告知口己的情绪、 情感活动状况,让求助者明白具体 化具体化: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 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 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 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使用情况:来访者问题模糊, 过分概括,概念不清。
我放 自开自我开放亦称口我暴露、自我表露, 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 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包括:咨询师把自己的体验感受告诉 求助者,咨询师眾露于求助者所谈内 容有关的个人经验的r概述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言 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综 合整理后,以提纲的方式再对 求助者表达出来响概 影性述咨询师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意见等 经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 达出來,即为影响性概述非言 语行 为的 理解 与把 握非言语行为能提供许多言语 不能直接提供的信息,甚至是 求助者想要回避、隐藏、作假 的内容,借助于求助者的非言 语行为,咨询师可以更全而地 了解求助者的心理活动,也可 以更好地表达口己对求助者 的支持和理解言行的用 非语为运咨询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非言语行 为,其或伴随言语内容一•起出现,对 言语内容作补充、修止,或独立地出 现,代表独立的意义,在咨询活动中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用:加强言语,配合言语,实现反 馈,传达情感《心理诊断技能总结》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I ••、心理问题分类: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不正常神经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含疑病症)重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 双相障碍(躁郁症)其他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癒症(歇斯底里症)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是否展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正常与杲常的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典型症状及行为:崑否有自他力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三、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刺激的性质现实因素(一般事件)现实因素(相对强烈)持续的吋间两个月以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反应的强度不良情绪、可以控制痛苦情绪、难以控制是否泛化未泛化已泛化四、神经症的判定:1分2分3分三项得分和加后 计算总分:3分,不是神经病程短程(小于3个月)中程(3个月到1年)长程(1年以上)精神痛 苦的程 度轻度(可自己摆 脱)中度(须别人帮助才能摆脱)重度(儿乎完全无法 摆脱)症;4-5分,可疑神 经症;6分及以上,神 经症社会功 能丁作学习交往 轻微妨碍工作学习交往效率明 显下降,部分工作和避 免某些社交不能工作学习,社 会交往完全回避五、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是现实性的;(2)有道德性色彩的2、 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1、 如何进行出诊接待(-)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1、 合理的配置咨询场所。
2、 表现出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既不可板而孔,又不可喜笑颜开)3、 与求助者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保持正常咨询位置4、 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技巧的使用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三) 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四) 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能否向求助者提供帮助)(五) 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1、 需要心理咨询师保密的内容2、 保密例外3、 遵守保密原则的重要性六) 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七) 向求助者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权利:有权选择咨询师并认证其职业资格;有权知道收费标准;有权小止咨询义务:提供与自己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信息;要守时,有变更要事前通知;要按时完 成家庭作业;不试图与咨询师建立咨询关系以外的任何关系;按规定缴费(A)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2、初诊接待时的注意事项%1 避免紧张情绪%1 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1 反复说明保密原则(一旦由咨询人员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1 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I韦I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作任何 承诺)%1 心理咨询时,在仪态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不吸烟,不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不饮酒或服用兴奋剂不能东张西望,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或发问3、摄入性会谈(1) 如何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和范 ①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1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1 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1 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2) 确定提问方式•般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有时为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也可用封闭式提问(3) 倾听全神贯注的倾听;不能随便打断求助者的话;不能插入自己对会谈内容的评价;倾听时要有思考,判断其是否合乎常理、逻辑4) 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一 谈必须在心理咨询师控制下进行控制、转换话题技巧:%1 释义:也称“内容反应”,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重复求助者话语的主要内容,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不正确的使用释义技巧时没必要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指重复并评价对方话题后顺 便提出另一问题、它是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中不大常用的技巧1 中断:中断指在会谈时休止一下半求助者因为情绪激动或思维混乱而喋喋不休吋,不能够强迫使他停止会谈。
1 情感反射指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刺激求助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1 引导:由H前的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引导不是直接建议转换话题,而是由原来的话题引申出新话题理解不正确的是咨询师通过喑示转换话题、咨询师直接建议转换话题5) 对会谈内容归类除非得到求助者同意,一般情况下,不能做详细的笔录,非经求助者同意,也不能 录音和录像,会谈结束后依靠记忆整理6) 结束会谈(结束会谈吋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再次重申保密原则:“我可以负责地说,依据我们的道德和相关法律,今天我们的全部 会谈绝对保密,请您放心征求求助者同意,会谈是否要继续;讨论咨询方案或让其回去考虑;若发现有其他疾病应向求助者说明;结束语4、会谈法•注意事项:4、会谈法•注意事项:(1) 会谈中听比说重要2) 态度:非批判性态度;非要表明态度时,态度是中性的一“理解”3) 区分和鉴别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进行区别和鉴别十分重要•会谈法的的种类%1 摄入性会谈…了解客观背景\健康\工作傢庭等状况%1 鉴别性会谈…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测验1 治疗性会谈…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除了要注意会谈法的原则, 还要遵循心理治疗的法则。
1 咨询性会谈… 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择业、人员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中的问题、子女教育培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1 应激性或危机性会谈一当求助者发生意外时,如遭强奸、想H杀、突然受精神创伤等应急求助,或进行自杀干预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用会 谈法给与帮助匕常使用的摄入会谈方式是背景资料采集法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1)人口学资料(2)求助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4)对家庭的看法(5)早年回忆(6)出生和成长(7)健康及身体状况(8)教育及培训(9) 工作记录(10)娱乐(11)性欲的发展(12)婚姻及家庭资料(13)社会基础(14)自 我描述(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16)对未来的看法(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5、 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 信息(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6、 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1)“为什么……”的问题 (2)多重选择性问题 (3)多重问题4)修饰性反问 (5)责备性问题 (6)解释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