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思考与建议.doc
15页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思考与建议来源:综合管理部 作者:杨国峰 时间:2014-09-29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提出要大力促进服务消费发展,鼓励社会 力量办医办学办养老等,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本文希望通过分 析和介绍我国的养老服务产业,提出一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为 我国目前“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改革提供一些可资借鉴 的经验一、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11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迫切问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60岁以上的人口占一个国家或 地区人口总数的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地人口总数 的以上,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 “老龄化社会”有关资料 显示,早在1999年我国就步入老龄化社会笫六次人II普查数据显 示,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 26^比2000 年人口普查上升2 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 87%比 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L 91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 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4眺 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 总人口的1眺2020年将占总人口的1眺 这说明我国人II老龄化的 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截止2012年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 超过1亿的国家,且止在以每年:W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 口增速的五倍多我国老龄化还呈现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 贫困老人比例高等特点据预测,我国老龄人口 2034^突破4 72亿 数量巨大的老龄人口,不仅对我国的人口组成带来重大影响,也对我 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挑战我国社会的老龄化与发达国家还有所不同,发达国家是社会逐步 走入富裕阶段后,才出来了人口的老龄化而我国是在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时,人口已经步入老龄化的行列正是认识到我国面临老龄化社会的严峻挑战,我国政府近年来两 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于去年出台了《国 务院关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我国已经 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 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而建成小康 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了 “积极应对人口 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O二、我国养老服务业的现状近年來,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 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 成,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但从总体上看,养老服务和产品供 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养老服务主耍是围绕身体老年人身体健康方面的需求来提供服 务,包括家庭病床和护理、健康咨询、康复中心以及提供医疗护理等服务对象不仅包括“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也含“不健康但生活能 自理”的老人按照居所的不同,冃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主要可以分为居家养老和 机构养老受传统观念影响,居家养老一直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模式 中国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由子女或亲属提供养老服务但 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家庭承担 的养老功能明显弱化目前,城乡家庭日趋小型化,老年人同子女分 开居住趋势越来越普遍即便在农村,独生子女婚后与父母分居现象 也越来越多这种趋势给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许多家庭逐渐变得小型化,独生子 女家庭增多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晚婚晚育人II增加,小型家庭逐 渐增多,形成了所谓“4—2-1”型的家庭结构,即2位青年或中年人 组成的家庭,只有1个子女,却有4位老年人需要赡养我国在计划 生育政策影响下的独生子女这一代人已经逐步建立了家庭但是,作 为独生子女父母这一代,他们大多数面临的是“匕一1”型的家庭结 构,一方面要抚养子女,一方面又要赡养老人,这无疑给这i代人带 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过去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只是简单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而现 在老年人口对生活服务、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等方面产生了提出了 更高更强烈的需求而老龄阶段是身体脆弱的阶段,随着身体功能下 降以及疾病缠身,老年人口需要更多的悉心照料以及专业的护理服务 因此,有一些老年人选择了机构养老服务,即在各类老年福利机构居 住养老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9904个,床 位314 9万张;收养老年人242 6万人,仅占中国60岁以上人口的 CL施右但随着居民收入和储蓄的显著增加,此类福利机构的数量 和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且,由于政府经济实力不强,认 识不够,投入不足,我国的现代养老服务业存在着资源稀少、设备陈 旧以及养老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数据显示,截止普查时点, 南京市有60岁以上老人110万人,按照1明由样调查的比例推算, 处于“不健康”状态的60岁以上老人达12 8万人,处于“生活不能 自理”严重不健康状态的60岁以上老人达到2 7万人,而根据民政 资料显示,2010年城乡老年福利机构从业人员为2466人,可捉供床 位数为2 3万张。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即使单纯为“生活不能自理” 的老人提供服务,南京市的老年护理人员数量也有巨大缺口,可提供 床位数亦显紧张养老服务业供需矛盾突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床位与 社会需求相比严重不足,老年产品供给单一,参与养老服务的社会各 方缺乏通畅的市场信息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存在巨大 差距,设施功能、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政府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和部 门对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准备不足,对政府养老服务职能认识不到 位,导致财政投入较少,对养老服务政策落实不到位民间参与不充 分,对社会力量缺乏有效调动对企业资金扶持和对社会组织开展养 老服务支持力度不够,引导社会投资规模有限,国家优惠政策难以落 实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养老护理员缺乏基本的护理知 识、经验和技能养老机构中的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心理 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专业人才缺乏,需要更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 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置相关专业或者培训项目,培养养老服务专业 人才专业护理人才短缺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护理 人员薪资待遇较低,工作强度较大,特别是老年护理员的工作难度更 是逐步加大,因此导致专业护理人员非常缺乏。
三、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目标和方向我国的现代养老产业刚刚兴起,国家在政策方面持支持和鼓励态 度2011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进一步明确了致力养老产业发展的方向根据规划,“十二五” 期间中国将大力发展社区照料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 建设和运行,引导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鼓励社会资本 兴办具有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功能的养老机构近年来,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 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宜居环境、参与 社会发展等方面,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让老人“体面养老”二是 建立完善老年福利制度对于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 人的老年人,政府负责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并提供无偿的养老服务 18个省份出台了高龄补贴制度,22个省份针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建 立了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北京市自7月1日起对常住的外地老人在公 交、游园等方而给予同等优待三是探索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 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鼓励、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 织和个人,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 理、精神慰借、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四是初步形成政府指导、 社会支持、民间参与的养老服务设施多元化投资格局将养老服务设 施纳入城乡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 文化体育活动、日间照料、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就近 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在财政、税费、土地、融资等方面采取措施,鼓 励、扶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运营养老、老年人 日间照料、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等设施五是逐步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依法规范用工, 促进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合理增长,发展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 养老服务队伍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 意见》,为我国的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配套的政策措施民政部门也相应提出了 今后几年的养老产业发展目标,规划目标是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 构养老的老龄人口各占比重分别约为9吆 阴n血 当前还是以家庭 养老为主到2015年机构养老床位要从目前的每千名老人20. 6张提 高到每千名老人30张,全国床位数要从2012年的390万张提高到 660多万张积极应对人11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为实现国 民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政 府大力支持发展老龄产业,将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并鼓励社 会各方面投入,使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从上述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养老服务业仍处于 起步阶段,而且在政府的大力号召和支持下,也出现了产业发展开始 加快的趋势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业既有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使所有 国民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也有利于我国在面临目前经济发展速 度下降之际拉动消费、扩大就业,推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 经济结构,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由于冃前我国养老服务仍以居家养老为主,这里主要分析我国逐 步发展的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而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便社 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能逐步发展,壮大我国的养老服务产业目前由于我国社会性的养老机构数量严重不足,质量参差不齐, 无论是政府开办的公益性养老机构,还是市场主体经营的营利性养老 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设施不金、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因此,有意愿入住或者有能力入住社会性的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数量很 少此外,对老人来说,机构养老往往将其置于“情感剥夺”的境地 ——老人不仅缺乏家庭温暖,还与过去的社会关系中断了联系因此,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一一社区居家养老,在我国各地的养老 实践中蓬勃兴起,这个模式试图既吸收机构养老的专业化服务优势, 也吸收靠近老人所熟悉的社区、类似于传统的家庭养老的优点。
社区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 服务形式,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 区资源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 养老方式社区提供的服务主耍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服 务、日托服务、心理咨询、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在于:利用社区资源提供养老服务能够就地 取材,服务广,见效快一般而言,社区内的生活、医疗、文教、卫 生等设施基本能够满足老人H常衣食起居、卫生保洁、医疗保健等方 面的需求社区对老人而言是一个情感共同体,这里有他们熟悉的街 坊邻居,能够给他们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其中老人更容易找到生 活的乐趣在社区中,老人并非是一个完全的被照料者,在力所能及 的基础上老人可以自我照顾,甚至还可以为社区作出口己的贡献由 此,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养老负担,而且还能够提高老人晚年的生活质 量,减轻他们的依赖感、被社会排斥感可以说,社区居家养老在一 定程度上既解决了家庭养老能力不足的困难,又解决了机构养老亲情 淡薄、环境适应障碍等问题,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特色的一种 新型养老模式但在部分城市推进的社区养老实践中看,社区养老模式仍处于起 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