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weil****i173
  • 文档编号:191350007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19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资料来源:来自本人网络整理!祝您工作顺利!2021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 不管你在轻松地学习,还是困难地学习其实,只要擅长在未知中查找爱好,你就能永久乐观地对待学习,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2021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一、【2021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方培育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消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临时搁置,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希望能走进自然,领会美妙春光。

      D.尾联用法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想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14.A 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可以战胜病魔的信念和对以后美妙生活的展望 【解析】 【分析】 14.此题综合考察同学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力量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展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部分进展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认真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展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状况比拟多,类似如今的笔友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缘由,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写了一封信,回信以示酬和由此可见,选项A“与外界不通消息〞是错误的 应选A 15.此题考査同学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力量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展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受、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①“虽失春城醉上期〞一句,说明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期〞春日聚会,饮酒一醉,但是一个“失〞字,让这些愿望落空;“下帷裁遍未裁诗〞一句是说未能作诗之憾,所以这两句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本诗是一首“奉和〞友人的诗歌,好友皮日休因“抱疾〞而闭门谢客,然而他却给寄去一封信告知病情,得知好友抱病,当然要送上劝慰,“但医沈约重瞳健〞一句那么是宽慰友人,盼望友人眼睛复原安康,表达对友人可以战胜病魔的信念;“不怕江花不满枝〞一句那么用美妙的景物对以后美妙生活做了展望 【点睛】 诗歌的情感分析始终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打破口,答题时要留意结合诗中标题、说明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留意诗歌的抒情方式,依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二、【2021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那么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4.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详细的历史大事、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开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会,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述,说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 14.B 15.①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肯定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②在读书时必需保持批判精神,擅长辨别,切忌盲从 【解析】 【分析】 14.此题属于综合考察题,考察同学对诗句的理解力量采纳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留意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说明,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索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比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但无法避开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错,“行藏终欲付何人〞意思是,在死后,他们的行藏最终又会托付给什么人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建功立名时,他们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都是自主的;但是,之后他们的一切又要不自主地委之别人,任其摆布,任其剪裁了,对于这一点他们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并非选项所说“无法避开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的意思 应选B 15.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看法力量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索,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在不同时段 的情感;可从描绘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绘主体(诗人或抒情 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绘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给我们的启示其实离不开诗中所阐发的道理 颔联“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承接首联,从史实失真的角度叙写了高贤的悲摧在当时,高贤们已承污纳秽,受到误会;而后来末流所至,更是以假乱真,以讹传讹,从而使高贤们的行藏失去了原来的真相由此可见本诗阐发的道理是: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肯定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这首诗歌完全是有感而发的,但是它本身所昭示的对书本的疑心精神和批判精神却无疑具有普泛性的哲理意义。

      书本是前人经脸、才智和血汗的结晶,因此,为了继承前人珍贵的精神遗产,为了改善自己的学问,就必需广博地读书但是,书本又并不都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里有高低之分、有真伪之别,因此,在读书时必需擅长区分,批判地继承前人云“尽信书,那么不如无书〞,诚如是也!所以我们在读书时应当始终保持醒悟的批判精神,而不能无保存地兼收并蓄,以假为真,以讹传讹,以致为书而误;我们只有以疑心的理性目光去择取、去汲取,才能化别人的成果为自己的血肉,改善自己,进展自己,这就是本诗所赐予我们的哲理性的启示 三、【2021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4.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挺直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宠爱苦笋,但到底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叮嘱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进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15.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像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C 15.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经常令人难以承受,好比苦笋的味道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像,应当得到认可 【解析】 【分析】 14.此题是综合性考察题目,考察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力量,采纳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索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比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此题要求选出“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诗人虽然宠爱苦笋,但到底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叮嘱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勿多取〞指的是管束儿童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不是指“不要过多取食〞 应选C 15.此题考察结合诗歌手法,概括诗歌形象特点的力量。

      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翻译并理解诗歌内容,依据要求找出相关诗句;再联络手法、结合关键词语,概括形象特点;最终依据要求,分点整理答案 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诗采纳联想手法,由物及人,要求分析概括苦笋与魏征二者的相像之处然后,阅读诗歌结合内容进展分析诗人先写见到一对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三、四两句挺直描写苦笋,并将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俱来的耿介〞指正直不阿,廉洁自持;“苦节〞指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确定赞美苦笋品性后,诗人自然由此联想到唐朝宰相、出色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征,“我见魏征殊媚妩〞一句是写唐太宗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所以,从本身外部特征来看,苦笋的“苦〞便是魏征的“殊〞,“苦〞味并不爽口,而魏征的“殊〞在于直言进谏,而其言行有时着实令人难以承受从内在气质来看,诗人赞美苦笋气节便是唐太宗赞魏征“妩媚〞,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行均是受人赏识之处最终,结合以上分析,分点概括二者相像之处即可 四、【2021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给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9.假如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 10.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9.由“田畴薄〞“市井贫〞等可知农事荒废,民生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由“荆溪两岸春〞可知自然风景优美 10.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宠爱之情 【解析】 【分析】 9.此题考察对诗句的理解以及对内容的挑选概括力量解答时首先要结合题目、说明、等信息通读全诗,把握诗歌大意;然后认真阅读题干要求,依据题干提示挑选出与之有关的句子或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