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0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解析版).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旭***
  • 文档编号:348459446
  • 上传时间:2023-04-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7.5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标要求】1. 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状况,认识这一时期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2. 理解欧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进而感悟“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内涵,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自主预习】一、西欧封建社会1、建立:5 世纪, 日耳曼人最终消灭了西罗马帝国,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2、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3、封君封臣制度⑴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⑵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⑶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各种权力⑷一方面,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与各级封建主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另一方面,封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4、庄园⑴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⑵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农民份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问题思考]“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

      材料反映了当时西欧庄园怎样的特点?提示 自给自足5、农奴制度: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问题思考]“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罗马大地产不同的是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思考:农奴制有什么特点? 提示: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受到农奴主的压迫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1、王权⑴封君封臣制度造成西欧王权的衰落,但国王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⑵中世纪后期王权的加强①11世纪开始,法国国王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 世纪,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②英国自诺曼征服后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③15 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2、教会⑴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⑵拥有强大的经济和精神力量3、城市⑴10—11 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⑵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

      ⑶一些城市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⑷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培养人才,城市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问题思考]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十一世纪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使得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 思考 十一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出现怎样的新变化?提示 形成王权、教会、城市三元结构三、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帝国东部逐渐演变为拜占庭帝国⑵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⑶6 世纪编订《查士丁尼法典》,后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⑷连年的征战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6 世纪中期之后,帝国陷入混乱, 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2、俄罗斯⑴发端于9 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⑵13 世纪中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⑶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兴起16 世纪初,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⑷1547 年,莫斯科公国正式加冕为沙皇,强化中央集权⑸到17 世纪末,俄罗斯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问题思考]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 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对西亚、北非东方文化的兼收并蓄,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宏观把握】封君与封臣制度(政治表现)中古时期的欧洲“西欧封建庄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庄园与农奴制度(经济基础)城市自治、大学兴办推动王权强化、国家统一“王权、教会与城市”基督教会经济、精神力量“拜占庭与俄罗斯”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俄罗斯帝国与伊凡四世改革【自主探究】西欧封建社会的农奴制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罗马大地产不同的是,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在现代意义上, 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这样,当农业改良发生的时候,农奴自己可以指望从中至少稍许获益更重要的是,虽然理论上领主有权随意摊派赋税,实际上义务趋向于保持固定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奴隶与农奴的区别,并说明中世纪时生产关系的变化提示区别:奴隶没有生产资料,没有自由和生命保证,集体耕作,受剥削,没有劳动积极性;农奴拥有相对固定的土地,有一定人身自由和兴趣提高生产技术,封建义务相对固定变化:由奴隶制逐渐过渡到封建制,劳动者依然缺少人身自由,定期无偿服役,承担赋税,法律地位低下,但较之奴隶的经济地位和人身自由都有一定程度提高,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自主检测】1. 中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 )A. 农场 B. 农庄 C. 庄园 D. 种植园【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庄园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庄园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基础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庄园里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 )A. 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权益 B. 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C. 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 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答案】B【解析】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随时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法庭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在森林树下,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佃户之间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3.下列说法符合西欧封建社会特点的是( ) ①政治上形成了具有严格等级性的封君封臣制度;②经济上农村盛行庄园经济,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商品经济形态;③思想上人们信仰基督教,忍受生活的种种苦难,因为他们相信这是上帝安排的;④教育上从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判断,当时社会需要法律、医生、神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答案】C【解析】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通过采邑制度建立了封建的等级制度,政治上形成了具有严格等级性的封君封臣制度;经济上农村盛行庄园经济,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是商品经济形态;法兰克王国时期,基督教成为国教,后来基督教神学居于统治地位,思想上人们信仰基督教,忍受生活的种种苦难,因为他们相信这是上帝安排的;教育上从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判断,当时社会需要法律、医生、神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①③④符合题意,故C正确;ABD.综上所述,②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②的选项,故排除ABD4.大学是人类文明的标杆之一阅读下列“大学兴起”的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A.骑士文学B.世俗教育C.经院哲学D.行会组织【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陆续产生了一些以工商业为主的城市,随之出现了一个新的、工商业者组成的市民阶层他们力图从封建领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在政治经济方面独立自主他们需要新的文化生活,迫切要求自己掌握文化,提高文化水平,推动了教育的世俗化,推动了欧洲大学的兴起,因此在空格内应该是世俗教育,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中体现了前提条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复兴,推动市民阶层的扩大,从而推动世俗教育的发展,而不是骑士文学的发展,故A选项错误;欧洲大学的兴起与当时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有直接的关系,这推动了世俗教育的发展,而不是经院哲学的发展,故C选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复兴推动市民阶层的扩大,促进世俗教育的发展,而不是行会组织,故D选项错误5.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农奴)还应缴纳两只母羊、两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

      从这则材料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节日里领主才收取地租 B.地租包括实物和劳役地租C.农奴没有任何人身自由 D.修道院的教士们贪得无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劳役地租是中世纪的欧洲的主要赋税制度,作为补充的还有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题干中的情形正是有关实物地租的情况故应选B6.“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是A.西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西罗马帝国在奴隶起义和外族的打击下,476年灭亡.长期的战争和动荡使古代罗马和希腊的文化受到严重破坏,而相对稳定的东罗马帝国抵抗住外族入侵,保存了大量的古罗马希腊的文化根据材料中描述的地理位置及内容看,此帝国应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故B正确;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并未保存古典文化,选项A排除;阿拉伯帝、奥斯曼帝国国信仰伊斯兰教,与材料中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不符,排除C、D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奥斯曼及其后继者的力量大部分来自源源而来的伊斯兰教勇士。

      他们不断地从中东各地前来与伊斯兰教的基督教敌人作战而信仰基督教的农民因受到地主和教会官员的残酷剥削,也大为不满,他们接受这些土耳其人,甚至向土耳其人欢呼致贺,把他们当作将自己从无法忍受的命运中解救出来的救助者这说明A.奥斯曼帝国矛盾重重B.拜占庭帝国内忧外患C.查理曼帝国分崩离析D.罗马天主教众叛亲离【答案】B【解析】据材料“奥斯曼及其后继者的力量大部分来自源源而来的伊斯兰教勇士他们不断地从中东各地前来与伊斯兰教的基督教敌人作战而信仰基督教的农民因受到地主和教会官员的残酷剥削,也大为不满……”可知,该帝国是信仰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遭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不断侵扰,面临严重的外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