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校园心理剧课程 培养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探索.docx
4页构建校园心理剧课程 培养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探索 Summary:学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工作,校园心理剧课程对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好的效果大多数的学校都是以创意演出或展演的方式来进行的开发校园心理剧课程,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学校落实育人方式改革和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引入更加丰富的教育方式Keys:高中;校园心理剧;课程;开发引言:学校的校园心理剧是以心理剧的相关理论和技能为基础,开发的一种发展的、预防的群体团体课程,是把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以及自身的典型心理问题相融合,并通过戏剧、小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一、学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学校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针对所有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防范教育,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学校以角色扮演、情景对话、行为表演、分析讨论、内心独白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同学们能够亲身经历,体会到他们的心态,领悟他们的人生哲理多年来,我们立足对同学们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把校园心理剧活动开发成系列课程,更成为了学生们喜爱的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们在不同的仿真情景中开展自助助人,助人自助场景化表演,成了课程的一大特点。
二、高中校园心理剧课程设计思路经过实践,在高中心理健康教学中,校园心理剧注重自发性和创造性、具体化和角色体验性,将其应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中,将具有更加显著的优越性在高一年级开展校园心理剧课程,既能使新高一学生更加熟悉新的环境,新的教师、新的同学,也能使他们迅速地融入到快乐的学习与生活中去通过创作并演出心理戏剧,向自我挑战、重新思考、重新评价,大部分学生都能显著地缓解由于学习情境变化而出现的学习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意识等心理难题,并能在演出过程中体验、感受、分享各种情绪和感受,让参加者在无意识中进行转变自身的认知偏向在高二、高三年级开展心理剧课程,把生涯教育和校园心理剧融合,开展“剧说生涯”校园心理剧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发展自我规划能力和自我调节通过校园心理剧课程培养了学生的真诚、友善、乐观、合作等积极心理品质三、高中校园心理剧课程经验总结(一)要有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校园心理剧课程的执行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它直接影响到了校园心理剧课程的表演水准以及对学生的心理援助效果,这并不是任何一位老师都可以做到的,他需要接受过专业训练,头脑清醒,观察力敏锐,适应力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人物刻画、角色体验、舞台表演等各个环节上给予专业的引导。
二)要营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学校的校园心理剧就是以真实、鲜明的画面呈现,使学生们懂得事理,从迷茫中解脱出来要让演员自然地、真诚地、有创造性地演出,同时要给他们充分的表演空间,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探索和试验机会因此,在学校开展校园心理剧课程排练时,应重视参加演出的人员不应只为演出而演出;对听众也有启发,要考虑情节设置,要营造一种接纳的氛围三)要注重表演后的交流与分享校园心理剧的“演员”与“观众”,他们在参与、观看的过程中,对于相同的情景有着各自的感受,在演出结束后,为了让“演员”们感受到所扮演的人物所产生的情绪上的共振与经验上的收益,同时也要让“观众”参与互动,将他们的情绪带入剧情,加深对人物的了解与感受,从而在共同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无形的效果结束语通过对学生进行校园心理剧课程教育,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立足于现实,与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但却又超越了现实在实践中要使心理的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就需要将它与其它的心理咨询技术相融合,使之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从而促进课程展演效果,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构建校园心理剧课程培养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22YB1528。
Reference[1]冯杰. 校园心理剧在青春期生命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7):43-45. [2]刘玉平. 运用校园心理剧,培养学生良好行为[J]. 北京教 育(普教版),2020(11):68.[3]王国钧.校园心理剧——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亮点[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6:27-28.[4]陶中铎.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J].赤子:科学管理,2015,12:160.[5]张燕.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6,5:393-394.[6]卫鸿松.利用校园心理剧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探索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21):864-864.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