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第二职业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docx
11页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第二职业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如图4-2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在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水平拉力为( ) A.2μmg B.4μmg C.6μmg D.5μmg参考答案:D2. (多选题)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A. B. C. D.参考答案:AD3.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两颗星体组成双星系统它们的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假设两个天体绕它们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中心间的距离为L,其中球A的质量为m1,球B的质量为m2。
球A中心到O的距离是r,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球A受到球B的引力大小是 B.球B受到球A的引力大小是 C.球A在匀速转动时的向心力大小是 D.球B在匀速转动时的向心力大小是 参考答案:AD4. (多选)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在相互垂直的x 方向和y 方向上的分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曲线运动 B.物体做直线运动C.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50m/s D.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10m/s参考答案:AC5. (多选题)如图所示为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已知t=0时刻两个物体恰好经过同一地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t=4 s时,A、B两物体相遇C.在相遇前,t=4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D.在相遇前,若A、B两物体的最远距离为14 m,则物体A的速度为8 m/s参考答案: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速度的正负号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向.由速度时间图象的“面积”读出两物体在4s内的位移不等,没有相遇.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根据“面积”求最远间距.【解答】解:A、A、B两物体的速度均为正,两者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B、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知t=4 s时,B的位移大于A的位移,两者没有相遇,故B错误.C、t=0时刻两个物体恰好经过同一地点,0﹣4s内,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两者间距增大.t=4s后,B的速度小于A的速度,两者间距减小,所以t=4s时两物体速度相等,两物体相距最远;故C正确.D、若相遇前两物体的最远距离 s=sB﹣sA=(15﹣v)×4×=14m,解得物体A的速度 v=8m/s,故D正确;故选:C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一小球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sAB=6 m,sBC=10 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依次是___________m/s、___________m/s、___________m/s。
参考答案:2 4 67.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右边两轮是连在一起同轴转动,图中三轮半径的关系为:r1=2r2,r3=1.5r1,A、B、C三点为三个轮边缘上的点,皮带不打滑,则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角速度之比为 .加速度之比为 .参考答案:1:1:3,1:2:2,1:2:6.【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A、B两点同缘传动,线速度相等;B、C两点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然后结合公式v=ωr和公式a==ω2r列得分析.【解答】解:A、B两点同缘传动,线速度相等,故:vA=vB根据公式v=ωr,A、B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ωA:ωB=r2:r1=1:2根据公式a=,A、B两点的加速度之比为:aA:aB=r2:r1=1:2B、C两点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故:ωB=ωC根据公式v=ωr,B、C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vB:vC=r2:r3=1:3根据公式a=ω2r,B、C两点的加速度之比为:aB:aC=r2:r3=1:3故:vA:vB:vC=1:1:3ωA:ωB:ωC=r2:r1=1:2:2aA:aB:aC=r2:r1=1:2:6故答案为:1:1:3,1:2:2,1:2:6.8.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2)某小组在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的实验中,测出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已知实验过程中细线与木板始终保持平行,则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3)如图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依次选取的7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的大小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交流 (2)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完全);未满足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3)1.39. 如图12所示A、B是两块相同的均匀长方形砖块,长为L,叠放在一起,A砖相对于B砖右端伸出的长度,B砖放在水平桌面上,砖的端面与桌面平行,为保持两砖都不翻倒,B砖伸出桌边的最大长度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10s内沿半径为20m的圆周运动了100m,则其线速度为________角速度为_________ m/s,周期为_________ s ,向心加速度为 m/s2 参考答案:10 ,0.5 ,4π ,511. 如图3所示,放在桌面上的物体m1重100牛,通过滑轮挂有重为10牛的物体m2,刚好使m1在桌面上作匀速运动,则物体和桌面间的摩擦力为 牛忽略滑轮重及滑轮摩擦)参考答案:20;12. 一质点沿直线Ox做匀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t+2t2m,则该质点在t = 0到t = 2s间的平均速度v = m/s,质点在t = 3s末的瞬时速度v3 = m/s参考答案:5 1313. 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中数据可求得:(保留2位有效数字)(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 (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cm,(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
参考答案:(1)0.74 m/s2 (2)4.36 cm,(3)0.47 m/s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一颗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人造卫星,其轨道半径为r=2R(R为地球半径),卫星的转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已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该卫星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g′; (2)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ω;(3)该卫星相邻两次经过赤道上同一建筑物正上方的时间间隔.参考答案:(1)(2)(3)【详解】(1)在地球表面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在轨道半径为r=2R处,仍有万有引力等于重力mg′=,解得:g′=g/4;(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g=,联立可得ω=,(3)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建筑物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卫星转过的角度与建筑物转过的角度之差等于2π时,卫星再次出现在建筑物上空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再次出现在建筑物上方时,建筑物随地球转过的弧度比卫星转过弧度少2π.即ω△t?ω0△t=2π解得:【点睛】(1)在地球表面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在轨道半径为2R处,仍有万有引力等于重力mg′=,化简可得在轨道半径为2R 处的重力加速度;(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结合黄金代换计算人造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ω;(3)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建筑物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卫星转过的角度与建筑物转过的角度之差等于2π时,卫星再次出现在建筑物上空.15. 下图是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示意图。
图中是小婷同学画的光的折射光路图她画得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小婷同学画得不对1分)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大于反射角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甲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ABCD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与区域边界BC相距L处竖直放置足够大的荧光屏,荧光屏与AB延长线交于O点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A点沿AB方向以一定的初速进入电场,恰好从BC边的中点P飞出,不计粒子重力1)求粒子进入电场前的初速度的大小?(2)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电场强度使粒子恰好能从CD边的中点Q飞出,求粒子从Q点飞出时的动能?(3)现将电场(场强为E)分成AEFD和EBCF相同的两部分,并将EBCF向右平移一段距离x(x≤L),如图乙所示设粒子打在荧光屏上位置与O点相距y,请求出y与x的关系?参考答案:解:(1)粒子在电场内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L=v0t 竖直方向:得 (2)其它条件不变,增大电场强度,从CD边中点Q飞出与从BC边中点P飞出相比,水平位移减半,竖直位移加倍,根据类平抛运动知识y=1/2at2 x=v0t 则加速度为原来8倍,电场强度为原来8倍,电场力做功为W1=8EqL 粒子从CD边中点Q飞出时的动能 (3)将EBCF向右平移一段距离x,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分成两部分,在无电场区域做匀速直线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17.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O.1s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在斜面上滑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AB=15cm,SBC=20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 (3)拍摄时SCD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颗?参考答案:(1)a==5m/s2 (2)Vb=1.75m/s (3)Scd=0.25m (4)2个18.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运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