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镇原县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docx
6页甘肃省镇原县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健康促进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根据《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甘肃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镇原县3个偏远、病情较重乡镇的五年级学生、家庭主妇以及零售店主、村医、村干部共180多人进行基线调查,项目实施半年后,使用统一方法和同一调查问卷进行终期调查结果项目实施后,五年级学生、家庭主妇以及零售店主、村医、村干部等三类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及格率达100%,满分率达60.5%,知晓率达94%以上,与项目实施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综合干预,目标人群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说明该宣传教育模式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关键词】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2000年镇原县达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标准,实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为进一步巩固该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果,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的危害,在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甘肃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支持下,镇原县于2009年4~10月开展了以小学生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活动,现将具体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甘肃省镇原县部分五年级学生、家庭主妇以及零售店主、村医、村干部作为本次研究对象1.2方法根据《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大众传播覆盖全县,具体健康教育活动则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在偏远、病情较重的中原乡中原行政村、新集乡唐塬行政村、殷家城乡殷家城行政村等3个抽样村开展项目实施后,按照“终期评估点应避开基线调查的乡中心小学,选择其他村小学进行”的原则,随机抽取中原乡武亭行政村、新集乡王寨行政村、殷家城乡寺山行政村等3个抽样村进行终期评估调查1.2.1宣传方式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育;进入学校上健康教育课、开展碘盐鉴别活动、组织专题作文比赛,深入乡村张贴标语、办板报、发放有关宣传品(宣传单、手提袋、围裙)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全面开展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1.2.2调查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从三个抽样村各随机抽取15名家庭主妇,每所小学抽取五年级1个班30名学生以及所有的零售店主、村医、村干部作为调查对象由调查人员按照《项目方案》中统一设计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调查问卷”,采用口头询问的方法,面对面分别对家庭主妇、小学生以及零售店主、村医、村干部三类目标人群进行知晓率调查。
内容有:基本情况、碘缺乏病防治知识与行为等1.2.3评分标准每题20分,满分100分,60分及以上为及格同时选择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者不给分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Forwindows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资料分析2结果2.1基本情况项目实施前,三类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得分在30~100分之间,平均57.3分;及格115人,及格率61.5%;满分23人,占12.3%项目实施后,三类目标人群得分在60~100分之间,平均91.4分;及格177人,及格率100.0%;满分107人,占60.5%经统计学检验,项目实施前后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及格率及满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及格率=84.954,P<0.01;χ2满分率=91.832,P<0.01)表1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及格率及满分率比较.2.2目标人群碘缺乏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项目实施前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7.4%,实施后上升至95.7%经统计学检验,项目实施前后有显著性差异(χ2=262.825,P<0.01)从三个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项目实施后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有显著性差异(χ2问题1=78.582,P<0.01;χ2问题2=53.339,P<0.01;χ2问题3=88.942,P<0.01)。
见表2表2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2.3不同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五年级学生、家庭主妇及村干部、村医、零售店主三类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依次由项目实施前的50.7%、63.7%、63.5%上升到实施后的96.3%、95.6%、94.4%,经统计学检验,项目实施前后差异有显著性(χ2学生=143.906,P<0.01;χ2主妇=42.218,P<0.01;χ2干部=38.137,P<0.01)从三个方面知识的知晓情况来看,项目实施前后三类人群亦有显著性差异(χ2危害=118.683,P<0.01;χ2方法=52.028,P<0.01;χ2含义=55.661.,P<0.01)表3不同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3讨论3.1项目实施前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项目实施前,镇原县偏远、病情较重地区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平均57.4%,得分平均为57.3分其中五年级学生组、家庭主妇组平均分分别为47.4分、69.1分,明显低于2002年全国的调查结果[1]究其原因主要是镇原县于2000年实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后,放松了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致使本次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目标人群对碘缺乏病危害及防治措施的认知度有所下滑。
所以,我们必须以偏远、病情较重的地区为重点,加大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推动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早日实现3.2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显著从本调查结果看,通过项目的实施,五年级学生、家庭主妇以及村干部、村医、零售店主等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均达94%以上说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家长和居民能够迅速掌握碘缺乏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全面认识到碘缺乏病的危害性,从而能够自觉购买和食用碘盐,有效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2]为了达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的,健康教育工作也必须持续进行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这一宣传形式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推广重视老师向学生传播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传播途径,使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提高干预效果,加快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工作进程,并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苏晓辉,刘守军,叶永祥,等.2002年全国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调查报告[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3,18(3):186-188.[2]王秀红,刘爱江,明晶,陈先献.健康教育干预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J].地方病通报,2004,19(2):84-85.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