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50469151
  • 上传时间:2018-08-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0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具有特色的建设具有特色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为新 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南京郊县,包括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五区和高淳、溧水两县,面积 6322 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94%;共有镇街 81 个,村委会 900 个,村民小组 1.3 万个,农户 67 万,乡村人口 214 万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南京来说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改变郊县落后面貌,树立都市南京新形象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南京城市相对繁荣、郊县农村相对落后,全市弱就弱在郊县、郊县差就差在镇村,特别是广大农村腹地,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落差明显,与省会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只有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不断提升农村城市化水平,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其次,有利于突破全面小康建设难点,确保实现历史发展新目标南京实现“两个率先”,重点、难点都在郊县,特别是六合、溧水、高淳“一区两县” 任务十分艰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第三,有利于拓展市域发展空间,开辟经济增长新源泉南京经济总量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主城,有限的主城空间难以支撑全市整体实力的持续提升,必须充分开发利用郊县广阔地域、丰富资源,吸纳城市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新的增长极,促进南京经济跨越发展第四,有利于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民,实现城乡关系的新和谐长期以来,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较少,在义客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弥合城乡界限,实现城乡和谐从南京郊县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出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机制,倾斜发展资源,转变增长方式,推进“三个集中”,通过工业化转移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城市化带动农村、市民回报农民,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人与自然的友好共生,农村社会的民主和谐关键是要抓住“四个一”:一个根本,必须坚持富民优先,以加快郊县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一个战略,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协调,以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为着力点;一个倾斜,必须坚持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带动,以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为突破点;一个抓手,必须坚持夯实村级工作,以推进“双培双带双创”为切入点。

      一、提升郊县经济发展和富民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来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指物质文明,“乡村文明”是指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统筹这四个文明的核心是加快发展,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郊县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XX 年 1-9 月份,郊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06.9 亿元,可比价增长 18.9%;实现财政收入 114.2 亿元,同比增长2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 453.1 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4955元,同比增长 19%,比上年同期高出 2.7 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郊县发展中拆迁难、用地难、审批难、资金难等矛盾,导致发展的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同时上升,招商引资势头受挫,财政运转出现一定困难市委、市政府要求郊县在“十一五”发展中,力争实现经济总量四年翻番,确保 XX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8000 元,XX 年达到 10000元围绕以上目标,我们要牢牢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破节点,千方百计此解瓶颈制约在用地指标偏紧、用地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多策并举,积极向上争取土地转用指标,用好现有政策,最大限度做好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这篇文章。

      探索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土地r 入股、参与工业园区建设加快要素集聚,研究外资转移的新动态,加大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力度,系统化、集群化利用外资同时充分挖掘民间资本、城市资本潜力,实施多元发展战略二是抓住要点,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南京与苏州、无锡相比,工业发展度明显不足经济普查数据显示,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3 万多家,无锡 8000 多家,但南京只有 2449 家,差距非常大今后,我们要提高工业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扩大有效投人,提高郊县中小企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保持工业经济较快的增长速度三是瞄准重点,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尽管连续几年来农民收入逐年递增,但还未真正建立长效增收机制,XX 年达小康必须保持年均 13%的增速,困难不小特别是部分低收入户增收艰难,XX 年,10%的低收入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58 元,与 10%的高收人组收入之比为 1:6.3,收入差距在一万元以上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低收入户的增收问题,促进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二、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去年 5 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统筹城乡发展千人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南京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和 5 个配套文件。

      当前,城乡统筹的各项工作正在加快向前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创新机关部门逐步打破了城乡分割发展的思维定势,改变了过去工作精力放在城市多、用在郊县少,考虑城市利益多、考虑郊县利益少,城市、农村“两张皮”的状况,初步建立了城市与农村互利性、市场化、内生型的互动发展机制二是城乡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以郊县现有开发区、工业区为载体,结合国有企业改制和规模扩张,加速推进城区工业向郊县搬迁,已初步形成江北医药、化工产业带,江南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带格局三是乡村建设顺利推进确立了“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组团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主城----新市区----新城----重点城镇---- 一般建制镇----中心村”梯度发展格局,“三城九镇”规划编制已经完成按照“城区强力推进,近郊加快实施,远郊规划引导”的原则,全市计划建设 1500 个农村社区,并通过城镇社区集中、拆迁安置集中、中心村集中、特色居民点集中模式,在 11 个村先行试点四是薄弱地区帮促力度加大在前三年对全市 8 个经济薄弱镇帮促的基础上,组织动员了南京地区 157 家机关、城区、高校、科研院所、工商企业单位,对相对薄弱的六合、溧水、高淳开展全方位、大范围、多层次的挂钩帮促,市向每个区县派驻工作队。

      截至去年 10 月底,城乡开展对接活动 117 场次,敲定合作项目 281 个,落实帮促资金近12 亿元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督促政策实施,各部门正在制定“十一五”行业发展规划,把郊县发展纳入全市大规划,把“三农”投人纳入财政大盘子,把农民增收纳入全市富民大工程,以确保有专门领导分管“三农”工作,有专门处室为“三农”服务,有专门经费扶持“三农”发展三、向农村倾斜公共产品和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填补弱部为了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现代社会文明成果,近年来,南京市积极实施财政倾斜政策,先后投入 20 多亿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兴办农村各项实事,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差距农村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水泥道路实现了村村通;农村低保水平得到提高,有 2.5%农村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网络逐步健全,新建改建了 576 个村卫生室,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参保率达 91%,村覆盖率 100%;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发放 100 多万元的助学券,解决了 44.4 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所在,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以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为核心,以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为突破口,逐步调整城乡分配格局。

      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全面完成农村八件实事的基础上,市级财政计划再投入 1.33 亿元,用三年时间,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五件实事,并鼓励和支持各郊县自行兴办标准更高、范围更广的实事工程与此同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农村社区、农村私人以及社会民间组织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化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实行“助学券”补助,不但对书费、杂费、学费进行全免,对住宿费、生活费也要进行减免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培训工程,做到每个农村劳动力“想培训的都能参加,能培训的都有补助”以完善网络、保护水源、净化水质为目标,推进农村“二次改水”,扩容和升级 37 个镇级水厂,对 100 个暂未列入撤并计划的村级水厂配齐消毒和净化设备,保证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积极整治农村环境,改造改建农村小型农桥和抗旱排水设施,加快建设农村标准卫生厕所,开展农村生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试点,着力建设一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整洁卫生、设施完备的中心村三是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低保标准由目前的人均 120 元/月,提高到 XX 年“一区两县”不低于 180 元/月,其他区县不低于 220 元/月。

      加强农村社区卫生和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网络,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筹资标准由目前的人均 50 元提高到 XX 年的 100 元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尤其是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保险制度,保证被征地农民“失地不失利”探索实施农保、镇保等符合农村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方式,扩大参保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并逐步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四、大力开展“双培、双带、双创”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典型引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以“争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为目标,市委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郊县开展“双培、双带、双创”活动,把党员村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村干部,让村干部带头创业致富、带领农民集体致富,争创专业特色村、文明示范村,激发郊县基层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村干部有了双带项目,村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作用显著增强,村容村貌不断改观,民主管理进一步完善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高淳“双培双争一公开”经验,制定全市“双创”工作实施意见,适时在高淳召开“双创”工作现场会,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从 XX年起,力争每年创 100 个专业特色村和文明示范村,到 XX年郊县 “双创”村达 80%以上。

      一是树产业特色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积极扶持,引导各村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精心培育最能释放本地优势的主导产品,做大规模,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二是扬文明新风把做美农民生活环境,创建文明家园,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让文明之花开遍郊县农村大力开展“三清”工程,整治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家园,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农村卫生基础设施配套、生产生活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积极推进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建设,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导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三是民主氛围不断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村务管理监督制约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重点抓好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两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中央部署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南京郊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对建设新农村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落实措施,力争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