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英语国家概况新大纲中文考点(1).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5386966
  • 上传时间:2018-03-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2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英语国家概况 ” 新大纲中文考点(1)英国概况1. Land and People 国土与人民Different names for Britain and its parts 英国的不同名称及其区域正式名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或UK.首都伦敦它包括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不列颠诸岛:包括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几百个小岛爱尔兰岛: 岛的北部地区, 即北爱尔兰属于联合王国;岛的南部地区,称为爱尔兰共和国或爱尔兰, 1949 年独立,首都是都柏林三个政治区域: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由于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英国成为一个帝国两次世界大战后,其殖民地不断独立,大英帝国逐渐消失,1931 年由英联邦取代英联邦: 是由原英国殖民地组成的一个自由联合体,各独立成员国间,根据贸易协议实行经济合作英联邦没有特别的权力,目前有50 个成员国2. Origins of the Nation 英国的起源Arrival and settlement of the Celts 凯尔特人的到来和迁居自公元前700 年不断迁入,来自东欧及中欧,即现在的法国,比利时和德国南部三次入侵高潮:第一次是公元前600 年,盖尔人。

      第二次是公元前400 年,布立吞(不列颠)人第三次是公元前150 年,贝尔盖人 强大的酋长卡西弗洛诺斯,莎士比亚剧本中的辛白林技艺:农耕,沼泽地排水,修建房屋,铁匠后裔:山地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语言:是威尔士语和盖尔语的基础宗教:德鲁伊德教德鲁伊德指智者,占星家和占卜者采用活人祭祀Basis of modern English race: the Anglo-Saxons 现代英格兰民族的基础:盎格鲁——撒克逊人三支日尔曼(条顿)部落的入侵:朱特人:来自朱特兰岛(现丹麦南部)酋长亨及斯特和霍塞,帮助肯特国王伏泰根驱逐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后,转而攻击伏泰根,最终亨及斯特成为肯特国王撒尔逊人:来自德国北部建立了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盎格鲁人:来自德国北部英国人名字的来源建立了东盎格利亚,麦西亚,诺森伯利亚七王国:肯特,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东盎格利亚,麦西亚,诺森伯利亚日尔曼宗教:Tiu 战神(星期二Tuesday), Woden主神(星期三Wednesday), Thor雷神(星期四Thursday ), Freya 和平女神(星期五Friday )基督教:修道士哥伦巴,在爱奥那岛建了一所修道院,促使北方和普通人皈依基督教。

      罗马圣安德鲁修道院的副院长,圣奥古斯丁来到英国,促使国王和贵族皈依基督教(肯特国王埃瑟伯特)公元579 年成为坎特伯雷大主教罗马传教士与凯尔特传教士的分歧:公元 664 年在约克郡的威特比举行会议,教皇权威被认同盎格鲁 - 撒克逊部落间不断交战,麦西亚国王欧发,威塞克斯国王埃格伯特先后统治设立郡(县),郡法庭和郡长官(执法范围广泛),狭长三田轮作制(延用至农业革命),采邑制度(领主收租并组织当地军队),议会(贤人会议,现枢密院基础),为英国的形成打下基础The Viking and Danish invasions 北欧海盗和丹麦入侵者从 8 世纪末,挪威海盗和丹麦人不断袭击英格兰9 世纪时甚至占领了基督教中心约克郡9 世纪中叶,威胁到威塞克斯王国,王国首都在温切斯特公元 879 年,威塞克斯国王亚尔弗雷德打败了丹麦人,与之达成协议, 规定丹麦人控制英格兰的西部和北部(丹麦法区)并说服丹麦首领古斯鲁姆受洗成为基督徒亚尔弗雷德去世后,纷争又起公元 980 年,北欧海盗再度进犯,“未准备好者”埃塞尔雷德国王征收向人民“丹麦金”公元 1016 年,埃塞尔雷德国王去世,贤人会议挑选丹麦首领喀奴特为国王,英格兰成为斯堪的那维亚帝国的一部分。

      公元 1035 年,喀奴特去世喀奴特之子哈罗德,哈迪喀奴特先后继任;再后来由“未准备好者”埃塞尔雷德之子——“忏悔者”爱德华统治King Alfred and his contributions 亚尔弗雷德大帝及他的贡献海军: 被称为“英国海军之父”建立强大的舰队,在海战中击败丹麦人,保护海岸并促进贸易陆军:改组了“弗尔德”(撒克逊军队),使之更高效其它成就:学识渊博,将比德的《英国人民教会史》翻译为英语,发展教育并制订法律制度这些成就,使他无愧于“亚尔弗雷德大帝”的称号The Norman Conquest and its consequences 诺曼人征服及其后果“忏悔者”爱德华去世后,四个人争夺王位:A) 挪威国王哈罗德哈德拉达;B) 诺曼底公爵威廉;C) 流放的诺桑布里亚伯爵托斯帝格;D) 威塞克斯伯爵哈罗德戈得温森,世袭继承者诺曼人征服:流放的C投靠 A,两人在斯坦福桥败于D,战败身亡1066 年,D与 B的骑兵在森拉克决战,B 胜 D亡,从此盎格鲁 -撒克逊的英格兰消失D进入伦敦, 由约克主教加冕为英格兰国王随后 D 镇压北方起义, 即“扫平北方”,并建立强大的诺曼政府,对整个国家实行军事统治。

      后果:在英格兰完全确立了封建制度,开放了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文明和商业得到发展,引进了诺曼 - 法国文化,语言,举止和建筑教会与罗马的联系更密切,教会法庭与世俗法庭被分开3. Shaping of the Nation 英国的形成England's feudalism under the rule of William the Conqueror 征服者威廉统治下的封建制度英国的封建制度:在威廉的统治下,英国的封建制度完全确立规定国王个人拥有所有土地 国王将土地分给贵族,贵族保证服役和交租成为国王土地承租人的贵族,再把土地分配给小贵族,骑士和自由民,同样要求交租和服役封建制度义底层的是农奴英国封建制度的特点:所有的土地拥有者,无论是承租人还是二佃户,不仅要宣誓效忠于直接领主, 而且还要宣誓效忠国王这样限制了贵族权力的扩大贵族的地产分散于各处,这样不易于联合起来反叛国王大议会:威廉用大议会取代了贤人会议,一年召开三次《末日审判书》:为了可靠记录所有的土地,佃户及其财产,并查明他们能交多少税,威廉派官员编了一本财产清册,称为《末日审判书》此册完成于1086 年,记录了当时英国全国总调查的结果,陈述了土地的范围,价值,人口,耕种情况和所有权。

      现保存在伦敦的公共档案馆里宗教政策: 威廉对教会的政策是完全控制,同时造成它拥有权力任命诺曼人兰佛兰克为坎特伯雷大主教,鼓励高效率的管理,进一步密切英国教会与罗马的关系,同时小心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和权力在他的统治下,诺曼文化在英国土地上遍地开花,修道院成了新的文化中心Content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Great Charter 大宪章的内容和意义诺曼人遗留的两件事促成了12 世纪和 13 世纪英国国内的不稳定:其一是英国在法国境内拥有的土地;其二是诺曼人对罗马天主教的依附三次大规模的十字军东征,以及对法战争,极大消耗了英国的财政,最终导致了约翰国王与贵族之间的对抗1215 年夏天,在兰尼米德岛举行了会议,贵族代表团将他们的宪章(后称为大宪章)递交给国王和他的顾问们1215 年 6 月 19 日,国王极不情愿地在大宪章上盖上印鉴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没有大评议会的批准不得征税;不得随意逮捕拘禁自由民,不依土地法不得剥夺其财产;教会拥有的权利和选举自由不受侵犯;伦敦和其它城市保留其古老的权利和特权; 全国统一度量衡尽管有些条款也允诺普通人更多的权利,但没有涉及农奴的话。

      大宪章的意义: 尽管大宪章长期以来被普遍认为是英国自由的基础,但它陈述的只是国王与贵族之间的封建关系与法律关系,保证了教会的自由,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大宪章的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Origins of the English Parliament 英国议会的起源贵族们在亨利三世的内兄西蒙孟福尔的领导下反叛,迫使国王接受“牛津协定”亨利三世拒绝批准,之后在国王的支持者与封建主组成的军队之间爆发了内战1264 年 5月,在刘易斯战役中,国王战败被俘,与爱德华王子被关在监狱里1265 年,西蒙孟福尔在威斯敏斯特召集大评议会,各县有2 名骑士,各镇派2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被看作是最早的议会大评议会后来演变为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习惯在威斯敏斯特皇宫会议厅举行一般只邀请封建主和主教(上议院) 开会, 而骑士和市民只在特殊场合才被邀出席下议院可以向国王呈递请愿书,这就是最早的议案议长奔走于两院之间,联络并约束议员们此时的议会只有皇室邀请才能召开,其作用是咨询, 没有政党和选举国会最重要的部分是上议院The Hundred Years' War with France and its consequences 英法百年战争及其后果百年战争,指从1337 年到 1453 年的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

      战争起因既有领土之争,也有经济利益的冲突领土起因:英国国王拥有很大的阿奎丹公爵领地经济原因: 弗兰德斯地区生产棉布的城镇是英国的主要进口商,在政治上却效忠法国国王其它原因:英国试图阻止法国帮助苏格兰人,以及不断觉醒的民族意识战争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 1337 年,爱德华三世对法宣战起初,英国人节节胜利但占领的土地至1377 爱德华去世时又失去了第二阶段: 1415 年,亨利五世重新发动战争,在阿根科特战役中英军大胜,1420 年亨利五世被承认为法国国王,1422 年去世第三阶段:此后法国人民在民族女英雄贞德的鼓舞下,把英军驱逐出法国,到1453 年只有加来港还被英军占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