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化学实验基本计量方法精选练习(含解析)鲁教版.pdf
11页1 专题 2 化学实验基本计量方法1、在化学研究中,溶液组分的表示还有两种方法:①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物质的量溶剂质量(mol/kg )②物质的量分数= +溶质物质的量溶质物质的量溶剂物质的量×100%在某温度范围内,溶液状态不发生变化,下列对某溶液组分的表示方法中受温度影响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 B.质量分数C.质量物质的量浓度 D.物质的量分数【答案】 A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32 g 臭氧含的原子数目为2NAC.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D.16g CH4与 18 g NH4+所含质子数相等【答案】 B 3、将 H2、O2、 N2三种气体分别装在三个容器中,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三种气体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H2)=p(O2)=p(N2) B.p(H2)> p( N2)> p(O2)C.p(O2)> p( N2)> p( H2) D .p(O2)> p( H2)> p(N2)【答案】 B 【解析】 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摩尔质量与压强成反比。
可依据克拉贝龙方程PV=nRT推出:PM=ρRT4、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 mol 的 NO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B.39 g 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2NA C.3.4 g 氨中含有0.6NA个 N—H键D.在 pH=13的 NaOH 溶液中, OH-数目为 0.1NA【答案】 C 5、1 mL 密度为 0.93 g ·cm―3的氨水恰好中和0.005 mol H2SO4生成 (NH4)2SO4, 若要配制上述浓度的氨水 , 在 1 L 水中需要溶解标准状况下的氨气( ) A.294.7 L B.378.0 L C.2 240.0 L D.1 120.0 L 【答案】 A 【解析】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思维流程如下: 2 0.005 mol H2SO4与 0.01 mol NH3恰好生成 (NH4)2SO4, 则该氨水的浓度为10 mol ·L-1设 1 L 水中需要溶解标准状况下的氨气的体积为VL,则 10=1 000V 22.4 17V1 00022.4 0.93解得 ,V≈294.7 。
6、已知 1.505×1023个某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 g B.32 g C. 64 g/mol D.32 g /mol 【答案】 D 7、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mL 水含有的电子数为0.1NAB.1L 0.1mol/L硅酸钠溶液中含有0.1NA个 SiO2﹣ 3C.标准状况下,11.2 LCO2和 SO2混合气体中含NA个氧原子D.足量的铁粉与1mol Cl2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答案】 C 【解析】 A .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 mL水的物质的量远大于0.01mol ,故 A错误; B.溶液中SiO32﹣水解,其离子浓度小于1mol/L ,SiO32﹣的物质的量小于 1mol/L×1L=1mol, 故 SiO32﹣数目小于 1mol×N Amol﹣1=N A,故 B错误;C.标况下, 11.2 LCO2和 S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 ,二者每个分子都含2 个氧原子,氧原子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故含有氧原子数目为1mol×NAmol﹣1=N A,故 C正确; D .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中氯气起氧化剂作用,氯元素化合价由0 价降低为﹣ 1 价,故转移电子数目为1mol×2×NAmol﹣1=2N A,故 D错误;8、V L Fe2(SO4)3溶液中含Fe3+mg, 溶液中 SO2- 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56A. mol/LV3B. mol/L56mVC.mol/L 56mV3D. mol/L112mV 【答案】 D 【解析】:溶液中2-3+ 4-133 g3(SO )=(Fe)==mol,2211256 g.molmmnn2- 2--14 4(SO )3 /112 mol3(SO )== mol LL112nmmcVVV。
9、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钾铝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c() =0.105 3 mol·L-1、c(Al3+) =0.055 mol ·L-1,溶液的pH=2.0( 假设溶液中硫酸完全电离为H+和 SO 42-) ,则 c(K+) 为()A.0.045mol ·L-1B.0.035 mol ·L-1C.0.055 mol ·L-1D.0.040 mol ·L- 1【答案】 B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分析,本题重点考察的是化学计量在化学计算的应用10、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甲醇中含有C-H 键的数目为4NAB.25℃, pH=13的 NaOH 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C.Na2O2与足量 H2O反应产生0.2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D.标准状况下,2.24L 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答案】 C 【解析】 A . 1mol 甲醇中含有3mol 碳氢键,含有C-H 键的数目为3NA,故 A错误;B. 没有告诉pH=13的 NaOH溶液的体积, 无法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故 B错误;C.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生成 0.2mol 氧气, 转移了 0.4mol 电子,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故 C正确;D.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 己烷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 C.11、在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下列气体,其质量最大的是()A. SO2 B.N2 C. CO2 D.CH4【答案】 A 12、有一真空瓶的质量为m1g,该瓶充入氧气后总质量为m2g,在相同状况下,若充入某气体A后,总质量为m3g,则此 A的摩尔质量为()A.( m3/ m1) ×32 g·mol-1B.[( m3- m1)/( m2- m1)] ×32 g·mol-1C.( m2/ m1) ×32 g·mol-1D.[( m2- m1)/( m3- m1)] ×32 g·mol-1【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气体摩尔质量的应用以及计算。
13、在t℃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 ·mL-1,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有NH+ 4的物质的量是b 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w=a/( ρV-a) ×100%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1000a/35Vmol ·L-1C.溶液中c(OH-) =1000b/V mol ·L- 1+c(H+) D.向上述溶液中加入V mL 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w【答案】 C 【解析】溶质的质量分数w=a/ ρV×100% ,A项错误;氨水中的溶质在计算时以NH3为准,而不是以 NH3· H2O为准,将w=a/ ρV×100% 代入公式c=1 000ρw/M, 化简可得c=1000a/17V ,B错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氨水的密度,因此加入的水的质量大于原溶液质量,所以溶液质量分数就小于0.5 ω,D错14、 NA为阿伏加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78g 过氧化钠晶体中,含2NA个阴离子B.足量的铜与含2mol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可生成NA个 SO2分子4 C.200mL5mol·L-1Na 2CO3溶液中,含NA个 CO32-D.1molCH3+中含有电子数为8NA【答案】 D 【解析】 A项:过氧化钠中的2 个氧原子是一个整体;B项浓硫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减低最终一定有稀硫酸不能反应;C项碳酸根离子会水解。
15、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 和 5a% 的 H2SO4溶液按等体积混合均匀后,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A.3a% B. 6a% C.>3a% D.ρ1,所以 ρ1+ρ22 也即 x>3a16、下面是用98% 的浓 H2SO4(ρ=1.84g/cm3)配制成0.5mol/L的稀 H2SO4500mL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1)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 ______________要写计算过程)(2)如果实验室有15mL 、20mL 、50mL量筒,应选用 _______mL量筒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所配溶液浓度将_________(偏高、偏低、无影响)3)将量取的浓H2SO4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100mL水的 _______里,并不断搅拌,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______的上述溶液沿______________注入 ___________________中,并用 50mL蒸馏水洗涤烧杯2~3 次,洗涤液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并摇匀。
5)加水至距刻度 ___________时,改用 ______________加水, 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答案】 1) 13.6mL( 计算过程4 分 ) (2)15,偏低( 3)烧杯,混合均匀,使热量迅速扩散(2 分)(4)冷却至室温, 玻璃棒, 500mL容量瓶, 注入容量瓶 (5)1~2cm,胶头滴管(其余各 1 分)17、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两套实验装置.5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b. c.仪器 a~ e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填序号)(2)若利用装置I 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处.冷凝水由(填 f 或 g)口通入,口流出.(3)现需配制0.1mol · L﹣1NaOH溶液 450mL ,装置 II 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①图中的错误是. (写一条)除了图中给出的仪器和托盘天平外,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_ .②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 的质量为 g.③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 30mL水洗涤烧杯2~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 ) ,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④配制 0.1mol · L﹣1NaOH 溶液的实验中,如果出现以下操作: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B.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C.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D.未洗涤溶解NaOH 的烧杯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F.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G .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上述操作中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有(填写字母).【答案】(1)c;(2)酒精灯;蒸馏烧瓶支管口;g;f;(3)①未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胶头滴管;② 2.0 ;③ BCAFED ;④ AB.【解析】解:(1)a 为蒸馏烧瓶,b 为冷凝管, c 为容量瓶,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容量瓶;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