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调查报告12新稿NEW-16开.docx
38页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调查报告2013年12月一、 调査概述 11. 背景分析 12. 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调查宏观报告 33. 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调查内容 4二、 江苏省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评价分析 91. 江苏省农村居民受教育情况分析 92. 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与文化素质的关系分析 113. 提高江苏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建议 13三、 江苏省农村居民接受文化培训情况分析评价 151. 受访者培训现状 152. 江苏农村居民文化培训发展概况 173. 农村居民参加培训意愿 194. 江苏农村居民培训状况存在的问题 205. 提高江苏农村居民培训程度的建议 22四、 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知识构成状况分析与评价 251. 发展现状及问题 252. 原因分析 263. 完善江苏农村居民知识结构的建议 29五、 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知识需求情况分析与评价 311. 文化知识需求调查现状 312. 文化知识需求的问题及发展 353. 加强江苏农村居民文化知识需求的建议 37六、 反思与总结 39—、调查概述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1)①显示,在我国的13.70536875亿人口中,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亿人,占总人口数的50.32%。
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农村居民始终是实现这一进程的主体目前,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 在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促进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提高, 是一个系统而重要的过程在影响农村进步的诸多因素中,农村居民文化素 质的提升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1. 背景分析随着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2000-2009年全国人均产值从7858元增长至 25575元,年均增长指数为114.01%,全国农村人均总消费从1670.13元增长 至3993.45元,年均增长指数为110.17o而2000-2009年,全国农村人均文化 消费从186.72元增长至340.56元,增长绝对值153.84元,年均增长指数为 106.91由此可看出,全国人均产值和全国农村人均总消费的增长指数均大于 全国农村人均文化消费农村偏远地区的居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高于经济发 达的大都市%这从侧面说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对文化消 费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说明了文化发展在农村地区还有很大的潜力然而我国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文化素质水平仍然相当落后 (低)删除文化素质低下和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严重受阻,一 方面,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导致他们在外出前基本上未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 不了解工业生产和服务行业的基本规划,在进城以后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技 术简单的工作,收入水平低下,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2006年的调查, 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村居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966元,一半以上的农村居民工 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其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19.67%,月收入在500-800 ®中国统计局.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高红凯.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目卓纳新,黄向阳.以文化建设破解农村城镇化难题[J].农业考古,2009. 03:206-20& 元的占了被调查的农村居民工总数的33.66%,只有一成的农村居民工的月收 入超过了 1500元铁同时,统计表明,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 年,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而且全国文盲、 半文盲有92%在农村。
在农村劳动力中,主要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农村居民整体素质偏低与世界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已达11年相比,相差 近4年,与发达的美、英、德等国家农业劳动力受教育已达20年相比,更是 相差甚远我国农村居民获得文化知识和获得培训的途径很少,也限制了农 村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全国只有570万人, 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1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接受过农业职业 教育的只占5%我国农村居民对知识的需求不高,主要因为农村居民的收入 限制以及教育的低回报率除京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农村居民收入较高 之外,其余地区农村居民收入都相当低,较低的收入让农村居民更偏向于物 质消费2009年以非农劳动为主的农村居民教育回报率为4.47%,以农业劳 动为主的农村居民教育回报率为2.71%°)如此低的教育回报率也让农村居民 失去学习的动力根据中国农村居民素质研究课题组的调查:自1985—2004 年的20年里,不识字或是识字很少的农村居民比重由27.9%下降到7.5%;小 学教育程度农村居民所占比重由37.1%下降到29.2%;受(到)改成(过)初 中教育的农村居民比重由27.7%±升到50.4%;受到初中以上教育的农村居民 比重达到12.9% (2004年尸。
这些说明我国农村居民在文化素质方面有了很大 改观,而他们文化素质中的科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水平仍然比 较低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省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 国4285元,笃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省份,在农村居民文化 素质这一方面有着(目前看来)删除较为良好的状况据统计,江苏1998年 18高红凯.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李美长.新型农村居民素质培养与创新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 08:3699-3700+3703.®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2012—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农村居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30.19人,到了 2006 年降为21.55人;而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从1998年的每百人10.67人上 升到2006年的13.22人,具有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从1998年的每百人 0.56人上升到2006年的2.44人①,这表明近几年来江苏省农村居民的文化程 度逐渐提高2. 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调查宏观报告随着非农居民比重的扩大,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江苏农村居民 的平均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处于全国前列。
根据调查,虽然江苏农村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在增长,但是农村居民的文化性支出在总支出中占比仍然很小, 且文化支出以娱乐型为主政府文化建设的投入并没有满足农村居民对文化 的需求,也没有提升和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的消费数额以及类型本报告 针对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区(和)改成(的)多个县镇农村居民(的) 改成(进行)调查,分别(对)改成(在)苏北、苏南、苏中三地,每地选 将近300份样本,共近1000份样本,对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查找问题并提出对应解决措施及建议本课题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与统计数据,在将反映江苏农村居民文化 素质相关数据与具有代表性省份乃至全国的数据比较中,论证相应的观点, 搜集知网中关于农村居民文化素质21篇论文,特别是将发表在核心期刊上6 篇论文相关数据作为比较数据,从而获得基本的判断本课题采取了政策咨询,相关人员的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了为 期5个月的跟踪研究,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问卷调查中,调查收回有效问卷889份,包括苏北294份,苏中311 份,苏南284份被调查对象的三个地区男女比例分别是苏北男占36.6%, 女占63.4%;苏中男占47.9%,女占52.1%;苏南男占45.6%,女占54.4%。
男女比例大致为1 : 1,调查对象的代表性较强调查对象的职业在分布上有®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2007—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 很大的斧异,苏北的受访者以务农为主;苏中受访者的职业在务农、务农+务 工、个体户、养殖专业户、行政干部这四类分布较为均匀,个体户在苏中农 村居民职业分布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而行政干部在三个地区所占比例最大; 苏南受访者的职业中个体户所占比例也是最大本报告针对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这一研究对象,从四个角度进行研 究一是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角度,结合调查数据进行情况分析,同时 对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与文化素质的关系进行分析二是立足点为农村居民 接受培训状况,针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以初中水平为主,受访者的 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等现象,研究了农村居民参与职业培训的意愿,以及对职 业培训的接受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与解决措施三是从文、 史、哲、艺、科学这五个方面进行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知识结构的分析,结 合环境、文化水平、职业、个人信仰及爱好几个影响因素进行现状及原因分 析四是从农村居民文化需求情况角度进行分析,立足需求情况、需求类别、 需求差异性等几个角度研究文化需求情况对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的影响及对 策。
最后,本报告对本年度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发展的调查研究进行了总结与 反思3. 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调查内容C1)农村居民定义农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这里的“农村居民”, 是指按行政建制划分的县辖乡村人口,相当于人口统计上的“农村人口”, 包括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其中农业人口是指按照现行的农村管理制度拥 有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村民,相当于户籍制度划分中的“农村居民”农业人 口(农村居民)现在已经分化为非农业劳动者和农业劳动者,农业劳动者主 要是指承包集体所有的耕地进行家庭经营、以农业为惟一或主要职业和收入 来源的农村居民,是具有农村户口身份特征并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群体,反 之则为非农业劳动者①C2)文化素质定义素质是人或物在某个方面所具有的特质和基本条件,是用来描述事物状 态的范畴所谓文化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教育、实 践和锻炼所获得的文化知识、技能水平与求知程度的综合农村居民文化素 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本质上说,是农村居民在行为过程中所具备的智能、 技能、体能、思维方式、道德水准及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C3)农村居民群体分层第一、农村留守人员的三类农村居民群体第一类为农村管理者,这一类群体从事农村行政工作,居民的年龄组成 为18岁-55岁,既包括大学生村官,又包括村中老干部。
作为村中的管理阶 层,这部分居民的平均文化素质较高,体现在受教育年限长,普遍拥有高中 及以上文化知识水平,知识结构较为丰富,参加过职业培训等他们有良好 的阅读和书写能力,对学习文化知识有较高的积极性第二类为留守农村居 民,以务农为主,以务农兼务工为辅居民的年龄组成多为40岁以上中老年 人,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这类人员性别组成中女性占50%以上这类居民的 文化素质低,学历以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居多,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人数非 常稀少,普遍受教育年限较短几乎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教育培训,对学习的 积极性低,甚至认为已经没有学习的必要性这部分的农村居民90%以上都 有阅读和书写的能力,小部分受访者在做问卷时需要通过对话问答的方式完 成由调查发现,这类农村居民有部分为有劳动能力的空巢老人,这部分受 访者表示自己的儿女在城市中定居,自己居住在农村,子女只是在暑假等假 期会带孩子在农村度过第三类农村居民为留守无业和无劳动能力者,包括 未完成学业的人,完成学业后无工作的人和无劳动能力的老人这类人的文i,J奂平清.农村居民的社会分化及社会整合的政策调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02:19-25. 化素质差异较大。
第二、集市务工的两类农村居民群体一类为务工群体,年龄组成在18岁到50岁之间,性别分布均衡这类 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学历主要为初中文化水平,体现在受教育年限短, 文化结构单一上这类农村居民参加培训的次数很少,只有较少的受访者表 示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