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3课标实验版选修1《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1.ppt

57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8209822
  • 上传时间:2018-07-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86MB
  • / 5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龙门石窟开凿于公 元493年,北魏孝文帝 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 魏、西魏、北齐、隋、 唐、北宋诸朝,开凿时 间长达四百多年据统 计,现存窟龛2300多个 ,造像十万余尊,碑刻 题记2800多块,佛塔70 余座导入新课云冈石窟位于山 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 山北崖现存主要洞 窟45个,大小窟龛 252个,石雕造像 51000余躯,是我国 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 群之一主要洞窟, 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 十八年(公元494年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 前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 )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 化,实行汉化,禁胡服﹑ ﹑胡语, 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 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 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 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 起了重要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 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 体;鲜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中教学目标理解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 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

      运用探究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促 进了北方以鲜卑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消除了 民族隔阂,为国家由分裂到统一奠定了基础培 养学生概括分析史实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论证和 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制作图表,形象地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及其意义,分析一下北魏时期的 图片,认真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探 究北魏孝文帝改革给中国封建社会带来了 怎样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促进 了民族大融合,进而认识到孝文帝是古代 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 民族的千古功臣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 历史意义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的加速本课主要内容1.农牧业的发展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生产工具的改 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经济 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发展原因一: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二是民族大融合的影响;三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 兴修等 北魏农业改革2.手工业的成就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在:民间、官府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较大发展,北方青瓷的出现。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农业、商业的 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北魏绣品敦煌 莫高 窟发 现的 满地 施绣 的佛 说法 图残 片3.商业活动的活跃商业的主要表现是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与朝鲜半岛诸 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其原因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孝文帝铸造铜 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北魏的贵族的大 都经商,一方面说明了商业的活跃,另一方面 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 进一步加强 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商队4.孝文帝改革的作用生活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 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 魏政权封建化进程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 ,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 统一奠定基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推动着上层建筑和意 识形态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 文化与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 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儒学既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的自律,维护了 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教材介绍了孝 文帝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建孔庙并亲自祭拜 ,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 ,培养人才的史实。

      龙门的魏碑书法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所谓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礼”(祭祀、朝 食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 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强调和固定 孔子对礼乐制度加以系统地理论说明,提出 “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用以提 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进一步 成为礼仪文化,历代统治者沿用这一制度来维 护统治 鲜卑人乐俑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介绍了孝文帝仿汉官制,制定北魏官制 修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分的落后残酷 的法律,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施行 北 魏 文 官 俑孝文帝改革适应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反过来 ,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特别 是改革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 定了基础其次鲜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 风俗习惯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 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 化之中1.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生活习惯的汉化 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者变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 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而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

      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证明了鲜卑族文化精 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 鲜卑族原有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之 中,特别是鲜卑族畜牧生产的经验和技能, 在北方汉人中得到传播,对北方的经济生产 起着一定的影响孝文帝时,有诗歌描写汉 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 叠双”,无论从服饰上或从风度上,都显示 了汉人受鲜卑文化的影响2.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 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 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 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 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 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 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 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 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 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 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 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 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 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 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 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 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 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 革眼光。

      汉 人 胡 食 画 像 砖鲜 卑 族 遗 址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 下积极地、主动地、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 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从 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 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 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 、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鲜 卑 族 饰 品 文 物 鲜 卑 族 风 帽 俑 内 蒙 古 嘎 仙 洞 古 遗 址 课堂小结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孝文帝改 革后的影响: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 封建化,民族地交流与融合这三个方 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孝文帝 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及租调制,把 农民与土地紧密结合起来,使鲜卑的牧 民转化为农民,扩大和巩固了自耕农队 伍,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促进了民 族融合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鲜卑族统治者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如兴儒学、恢复汉族 礼乐制度、定官制、修律令等,大大加速了政权 封建化进程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和经济、政 治的变化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密切 、交流频繁,风俗习惯逐渐趋同化,汉族的风俗 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 原有的文化精华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

      材料:北魏的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 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 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 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 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北魏的许多 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课堂练习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北魏都城洛阳孝文帝时铸造的 铜钱——太和五 铢北魏商业和贸易繁荣;鲜卑族 逐渐汉化例如:北魏的洛阳,城 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 洛阳三市”1)小组成员小乙充分利 用课本资源收集了所示的研究 性学习材料,他这些材料可用 来说明什么问题?你能在材料 中帮他找出依据吗?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北魏政府开明的商业政策;农业 手工业的发展等(3)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你们 小组的研究结论改革促进北魏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的 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 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 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洛阳伽蓝记》卷二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你觉得是北魏洛阳的什么景象 让南梁大臣陈庆之感叹不已?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繁荣;文化和 制度的封建化程度。

      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 制统治模式的转化 (2)士族制度在洛阳的的盛行说明 北魏统治模式发生怎样变化? 北魏鲜卑族人着装画像3.材料反映了北方鲜卑族哪 些社会习俗变化? 北魏人出行图衣着,出行等社会习俗的变更4.有人认为:“孝文帝改革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 化不值得肯定,抛弃了他们民族原来的特长,他的 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 线所以改革不值得肯定”试评述这种史学观点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 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 的进步为标准,而不能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 论道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 合,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北方拓 跋族汇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 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 该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 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5.对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 但也不乏不同声音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 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 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北魏分裂为东魏 、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之手。

      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 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 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 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大魏国 的重要原因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 汉人的繁文缛节,丢掉的恰恰是拓拔的长处—— 勇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问题:你同意上述见解吗?谈谈你的看法答:(1)同意在孝文帝统治期间,他通过改革,学习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用汉人的文化改造了鲜卑族,这些措施使鲜 卑族丢弃了本民族的特色,导致了鲜卑族军 事力量的衰退和统治力量的削弱,加速了北 魏的衰亡2)不同意迁都洛阳后,鲜卑族在孝 文帝改革的推动下,其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 的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 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为重 要的是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为隋唐 时期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 定了基础因此,对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 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改革家探究学习总结1.北魏孝文帝实施改革后,北魏的社会经 济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北魏社会 历史的发展又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经济的转型及社会历史 的发展的影响。

      思路引领:农业恢复、发展推动了 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经济的变化对政 治、民族融合影响巨大答案提示:社会经济的变化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 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手工业活跃: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 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商业活动活跃: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 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届高考补充篇目:《青玉案 元夕》课件.ppt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pptx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有法言之有理+.ppt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课件.pptx 《念奴娇·过洞庭》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1.pptx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7.1《短歌行》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5.13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x 古诗文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古诗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_《庖丁解牛》课件-【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上册.pptx 【高中语文】《庖丁解牛》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句效果分析题对策+课件.pptx 2024年新课标1卷古诗鉴赏题解析分析+课件.pptx 6.2《劝学》课件-【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上册.pptx 【高中语文】《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高中语文】《登泰山记》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第七单元+整书阅读《红楼梦》之钗黛之争+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11.1《谏逐客书》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