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老南开的活字典黄钰生.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li45****605
  • 文档编号:29793280
  • 上传时间:2018-01-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7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人 物 ·1 5 { 一. ... . . — 一 — . . — . . . —— .———. —} 老南开的活字典黄钰生 臻《大师:民国学人的盛年与黄昏》 张晓唯著 黄钰生(1898--1990),字子 坚,湖北沔阳人,著名教育家、图 书馆学家 黄钰生先生健朗的体格使他 得享92岁高寿,其生命历程从晚清 “戊戌维新”,~1120世纪90年代初 期世界风云变幻之际,差不多跨 越了一个世纪作为活跃在文教领 域的知识分子,其阅世之长、经历 之繁复,当属鲜见的特例他任职 南开大学25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 作为张伯苓校长的主要助手佐理校 政,其职务由“大学部主任”到 “秘书长”,南开校史上许多重大 事件均曾亲历,可谓南开早年历史 的见证人因此,二十多年前,校 方开始编撰校史时,这位“硕果仅 存”的元老级人物就备受珍视 黄钰生,湖北沔阳人,1911 年13岁时来津寄寓舅父卢靖(字木 斋,曾任直隶、奉天提学使)家 中,翌年就读于南开学校1916年 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学校,三年肄 业,“五四”运动中曾作为清华学 生代表之一参与有关活动1919年 秋,官费赴美留学,先在小城艾普 敦的劳伦斯学院学习文学和哲学,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歌散文以及 罗素的哲学对他颇有影响。

      一年之 后,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教育学 和心理学,1923年取得硕士学位, 当他开始撰写博士论文时,国内的 资助经费中断,遂于1925年回国, 旋即就任南开大学文科教授 上述求学经历,可注意者有 三点:其一,黄钰生在南开学校读 书期间,结识与自己同岁而入学 晚一年的周恩来,二人很熟悉,后 来周恩来留学日本时致函冯文潜, 信中还问及:黄子坚到哪去了,学 何专业?黄钰生自述:自己有一个 “红色晚年”,实出自周总理的引 导其二,黄钰生在南开学校的结 业成绩本来名列前茅,却还要考入 清华学校继续深造,除了官费留学 的实际考量外,两所本在同一程度 的学校究竟差别何在?且看黄先生 的回忆: “英语阅读能力,我记得 我从南开毕业时,像西洋通史这样 的书每小时能读七八页,我到清华 学校插班,我发现清华同学每小时 能读十到十一页黄钰生所具有 的南开、清华“双重”学历,为其 日后代表张伯苓校长参与西南联大 的校政管理,无疑增添了各校之间 相互理解和圆融的因素其三,中 途放弃留美学业而应聘南开教职, 固然缘于资助费用不继,恐怕与张 伯苓校长急于用人而诚恳相邀亦大 有关联黄钰生选择教育和心理学 为主修专业,原本即受到张校长办 学经历影响,从稍后黄被“委以重 任”的情形推测,南开校方对“自 家子弟”有意施予定向培养亦未可 知。

      1927年,黄钰生被张伯苓校 长委任为“大学部主任”,1930年 前后(一说1932年)改称“秘书 长”南开大学于1919年成立时初 名南开学校大学部,大学部主任聘 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专业出 身的凌冰博士担任,凌先生任职六 年后辞职,继任者乃化学专家邱宗 岳教授,邱先生两年后卸任,年轻 的黄钰生“出任艰巨”,担任此 职二十余年,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 期旧时大学无副校长设置,教务 长常居校长次席,南京国民政府时 期,大学设立秘书长一职,辅助校 长统管校务,校长外出,往往代行 校长职权,地位显要黄钰生在此 岗位履职的前十年,适逢南开大学 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期间,既有英 勇护校的壮举,也不乏处置失当的 败笔1929年张伯苓校长出国募捐 期问,在续聘教员加薪问题上出现 不当处置,致使多位教授相继辞职 离校,造成教师队伍重大流失身 为大学部主任,黄钰生痛切自责, 及至暮年仍为自己当年的“软弱” 失职而抱憾不已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浪 人在天津策划便衣队暴动,枪炮架 设在南开园周边,形势危急黄钰 生准确把握局势,组织学生暂避一 时,据师生们回忆:当时黄先生 “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七七 事变”后日军疯狂炸毁南开大学, 黄钰生奋力组织指挥师生疏散和物 资转移,最后与教务长杨石先、斋 务主任郭屏藩三人乘小舟含泪告别 战火中的校园。

      半个月后,黄在南 京面见张伯苓校长,交上南开大学 的一大串钥匙,以示回复使命之 意,颇具几分悲壮色彩 物 如果说,抗战以前黄钰生的 活动范 还仅限于南开校内,那么 在此后八年的多校联合办学体制 中他的“事功”扩展到了全国教 育界1938年2月, “长沙临时大 学”向昆明转移,限于战时交通 条件,由三百余名男生组成步行 团,徒步入滇,号称“湘黔滇旅行 团”该团由教师组成委员 会,主席黄钰生,成员有闻一多、 曾昭抡、袁复礼、李继侗等北大、 清华的教授,实际上由师生共同完 成一次长途迁徙据申泮文先生记 述:“旅行团的全部总务事宜,举 凡路线选定、前站、宿营、伙食 等杂务都担在黄钰生一人肩上 他把全团旅行经费数万元巨款用布 带缠在腰间,手扶竹杖,与学生们 一道,一步一步地量到昆明他自 嘲说,我这是‘腰缠万贯’下西南 啊!”申先生盼记述轻松幽默,实 则步行团所经之地多为贫穷落后区 域,途中所遇困难超出想象漫漫 三千里路,跋山涉水,餐风饮露, 投宿破庙茅屋,或与牲畜共处,甚 而饥寒疲惫作为领队者,黄钰生 重任在身,也曾遇到误解和抱怨, 最终大家协力同心,历经六十余 日,顺利抵达昆明清华同学蔡孝 敏晚年在台湾撰文,尚清晰记得 “旅行团将抵昆明前一日,黄太太 (梅夫人)特由昆明赶来迎接,全 团称羡”。

      远在美国的胡适对旅行 团事迹大加赞赏,视为“教育史上 的壮举”黄钰生曾在贵州玉屏购 得当地名产竹手杖一根,他精心刻 上“行年四十,行路三千”八字, 以纪念这段不凡经历 众所周知,西南联大由i校 校长组成常委会,协调管理联大校 政清华校长梅贻琦常驻昆明,主 持日常校务;北大校长蒋梦麟在联 大前期决策若干重大事项,作用独 特,后期兼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 时常离校;南开校长张伯苓常驻重 庆,有关大学事宜委托黄钰生代行 职责最初三位校长的分工为:梅 负责教务,蒋负责总务,张负责建 设因此,黄钰生到达昆明不久, 即出任联大“建设长”不难想 象,数千外省学生和教师齐集西南 边城,校舍和宿舍的营建该是何等 紧迫!可以说,昆明大西门外约 八万平方米联大新校舍的落成,凝 聚着黄钰生的大量心血和付出同 时,他还兼任联大多个委员会的 委员,参与各类校务活动1938年 秋,西南联大增设与原有文、理、 工、法商四个学院平行的师范学 院,黄钰生回归“本行”,担任院 长整整八年该院依托联大雄厚师 资,得天独厚,既得到国民政府教 育部的关注,更载负着云南当地人 的热望,且组织机构自成体系,故 而师院及其附属中小学曾被称为 “校中之校”。

      身为院长,黄钰生精心组织 教学,热诚邀聘联大教师到师院兼 课兼职,出现在该院课程表中的任 课教师,赫然留有张奚若、冯友 兰、贺麟、燕树棠、罗常培、杨武 之、陈岱孙、张清常、李广田等教 授的大名,朱自清、江泽涵、刘崇 铉等还曾兼任系主任黄钰生积极 与云南省政府合作,定期由师院举 办当地中学教师进修班、专修班, 培养和轮训大量师资,有力改变了 云南的教育现状他特别倾力于师 院附属中学的建设,移植“南开经 验”严格管理,成效显著据他晚 年忆述:“那几年,附中声誉渐 好,省政府主席想送他的女儿来上 学,我们坚持先考试后入学原则, 表示考及格才收后来这孩子到别 的中学去读书了附中的优良校 风和教学质量堪称当地中学教育之 翘楚,杨振宁博士即是该校优秀毕 业生之一黄钰生后来总结说,自 己一生中“最感得意的是在昆明办 联大附中这一段”抗战胜利后两 南联大解散,师范学院及其附属学 校整个建制留在了昆明,成为云南 的教育重镇,人们感怀黄院长的办 学业绩,称誉他将“无限遗爱永留 西南边陲” 1946年春,复员返津的南开 大学正式改为国立,黄钰生仍任秘 书长他曾一度兼任天津市教育局 长,上任仅四个月即辞职返校,全力 投入复校活动:收回八里台原校舍 约五十七万平方米,接收六里台敌 产中日学校等处约七万平方米,为 日后学校发展预留了空间。

      1948年 冬,黄钰生放弃南京当局实施“抢 救计划”送来的南飞机票,与南开 师生一道迎接新时代的到来1951 年张伯苓校长在滓病危,黄钰生会 同其家属,执笔写下“遗嘱”,后 公诸报端;张校长逝世后举行追悼 会,致悼词者仍是黄先生,他力求 公允评价已故校长的努力令人印象 深刻1952年“i反”“五反”运动 中,黄钰生被诬指“贪污”,虽查无 实据,却在随后的“院系调整”中被 调离南开大学,转任天津图书馆馆 长,时年55岁 当时的天津图书馆远非今[】 规模之可比,刚刚由j个小馆合并 而成,藏书仅二十余万册诚如论 者所言:“在当时一般人心目中, 这个调动有着谪贬的意味可是后 来的事实证明,这反而给予他更好 地发挥他另一方面的素养与才能的 机会如果没有这次看来不愉快的 遭遇,就不会有后j三十五年他在罔 书馆事业上的贡献,因此不妨说, 他是‘因祸得福’晚年黄钰生 被塑造为老一辈知识分子追求进步 的典范,而在一般人看来,他老人 家随和平易、风趣幽默,近乎“人 瑞”随遇而安的平和心态,应是 他历经风霜而仍得高寿的另一因 由不过,外在的荣耀并不能涵盖 内心深处的某些遗憾,近几十岁时 他写信给一位老校友称: 我很少照镜子,要照得到的 也只是一个模糊朦胧的形象。

      我总 结我的一生有这么几句:学问事 业两无成就,而错误累累;学不专 精,而诸多旁骛;标榜超然,而左 右摇晃在行为上,我是一个循规 蹈矩的人,而在内心里,我是一个 重感情而轻理智的人我往往自 负,而又时时自谴我的理想很 多,而又无一实现我是在这些错 综复杂的矛盾中度过了这行将就灭 的一生 看得出,这是一位老知识分 子的内心剖白,冷静深沉,未可单 纯以谦虚目之他为自己平生没有 留下一本著作而深感遗憾,在《悼 念郑天挺先生》一文中他写道: “在学问上,我差他何止千丈,他 赡博精湛,我了无成就我对他钦 佩羡慕,对我自己遗恨无穷其 实,黄先生早年曾编著“心理学讲 义”手稿,印发给学生用于教学, 他一再修订,却不肯发表,友人建 议他送书局印行,他总是说还需要 修改补充不料,这部书稿后来毁 于日军轰炸南开园的火海之中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以亲 历者身份对南开大学早期校史的回 忆和评述前文提及他在南开学 校(中学)毕业后复考清华学校, 感受两校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差距 一节,实则他对于南开的理科教学 却非常称道,引为自豪:“南开是 一向注重理科教学的,它的仪器设 备,在中学学校中是较早较好的, 理化教学,不但教师作演示,而且 学生们也要亲手做试验……张(伯 苓)校长关心理科要比关心文科 多一些,南开中学,乃至南开大 学,都是这样。

      关于早期南开大 学理学院的评价,黄先生说得更 为明确,他认为,自1920年后的十 年问,随着姜立夫、邱宗岳、饶毓 泰、杨石先、陈礼、李继侗、张克 忠、刘晋年和卢祖诒等人的相继受 聘来校,“南开大学的理学院,论 师资、论图书仪器、论课程、论其 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与1927年 开始的清华大学相比,毫无逊色, 有的地方高或过之而鲜有不及我 的这番论断,曾和陈省身谈过,陈 以为然,而且我和他谈话时,是他 先提出来的”数学大师陈省身与 黄钰生一样具有南开、清华“双 重”学历,不过,陈先生是在南开 大学毕业后进入清华做研究,他们 的学业过程有所不同,感受却颇为 一致至于文科,黄钰生认为,虽 然有过很好的教师,但文学院在早 期南开素弱,这与张伯苓校长不够 重视有关,他回忆道: “对于设立 中国文学系,我和冯文潜不知道向 张校长面谏过多少次,始终未被采 纳 1929年,南开大学曾有过一 次“教师危机”,蒋廷黻、李继 侗、饶毓泰、萧公权等教授纷纷辞 职他就迄今有关载述多偏重“外 部诱因”(如清华校长罗家伦高薪 招贤),而对“内因”则尽量回避 或模糊处理,显得语焉不详黄钰 生是该事件的“直接责任人”,他 在晚年至少两次撰文忆述此事,引 以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