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灰雀》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docx
8页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灰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定位课标分析【第二学段目标】【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3.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阅读与鉴赏】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表达与交流】1.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4.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梳理与探究】1.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
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2.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 感悟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第二学段学业质量标准】【识字与写字】能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在阅读中主动识字;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使用硬笔规范、端正、 整洁地书写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注意积累和梳理语言材料,能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汉字进行分类,愿意与他人交流分类的理由,感受汉字和汉语的魅力;能分类梳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词句,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学习成果,参加集体展示活动。
阅读与鉴赏】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能发现作品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并根据需要进行摘录;能借助上下文语境,说出关键语句、 标点符号、图表在表达中的作用;能复述读过的故事,概括文本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并与他人交流;乐于和他人分享阅读所得,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有意识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表达与交流】 乐于在班级活动中交流展示,能根据需要用普通话交谈,认真倾听,把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尝试根据语文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阅读常见的图文结合的材料,注意图文关联,初步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能用表现事物特征的词语描摹形象,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乐于书面表达,观察周围世界,能把自己觉得有趣或印象深刻、受到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主动搜集信息,尝试用流程图和文字记录学习活动的主要过程,并向他人展示学习成果。
梳理与探究】 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乐于观察、提问、交流,能参与简单的活动策划、组织工作;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集、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教材分析【文本位置和结构】课文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但他不直接批评,而是通过交谈,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园本课重点是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学习内容分析】关注对话:要以对话为重点,研读课文,通过阅读人物对话,揣摩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关注朗读:这篇课文的人物对话很有特色两个人物的心理活动不同,对话中所要表达的内涵不同,语气也不同教学时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练习朗读在体会了人物内心想法之后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以便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朗读,读出恰当的语气总之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关注积累运用:文章刻画人物形象主要利用人物的语言和神态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受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
关系建构】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全套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安排默读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尝试不出声、不指读本单元对默读提出近一步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灰雀》要求默读时揣摩人物的心理;《手术台就是阵地》要求默读时思考课题的含义语文园地中的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默读的基本方法学情分析一、 已知(知识、策略、生活经验)1.三年级正处于从低年级过渡进入中年级阶段,学生已经打下了一定的语文学习的基础, 掌握了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课堂上重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其听说读写的能力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使学生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 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2.灰雀这种鸟孩子们经常见到未知:1. 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2. 学生对揣摩人物心理的方法没有建构三、困难与障碍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四、突破措施1.借助重点词语让学生感受人物的心理2.插图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单元学习目标1.认识32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1个字,会写29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司马光》3.能借助注释理解《司马光》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语言差异 4. 能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5. 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6.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7.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追问8.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9.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10.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11.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睁、旺” 等6个生宇,大致理解和 “目” 有关的词语的意思12.能辨析“陆续、继续、连续” 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句子13.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14.朗读、背通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 蕴含的道理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关键句子,体会灰雀的可爱,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学习重难点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课前准备图片、课件评价任务设计单元总任务课时评价任务教学活动设计环节/目标学教活动评价活动预设与补救环节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3)播放灰雀图片,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图中的小鸟吗?你看它有红红的胸脯,尖尖的小嘴,多么可爱啊!这就是——灰雀!关于灰雀,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灰雀)学生齐读课题学生回答预设:学生没有见过补救:出示图片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目标1.2)1.(出示课件4)请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除了灰雀还写了谁,他们做了什么2.学习生字词1)(出示课件5)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教师相机正音:“宁、仰、诚”都是后鼻音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比如,“渣”可以在“面包渣、豆腐渣”等词语中识记3)进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6)3.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出示课件7、8)(1)引导学生说说除了灰雀外,课文中还写了谁,他们做了什么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梳理:除了灰雀外,故事的主要人物——列宁、男孩,他们做了的事情——灰雀不见了、列宁找灰雀、男孩放回灰雀。
形成如下人物关系图:(3)请学生借助人物关系图,简单说说灰雀、列宁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预设: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灰雀当中的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2.交流课文大意3.梳理人物关系图预设:不能完整说出课文大意补救:1. 根据人物关系图2. 镂空形式梳理环节三研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一)研读文句,感受灰雀的惹人喜爱1.(出示课件9)请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之处2.(出示课件10)根据学生回答,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3.(出示课件11)引导理解,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之处:围绕“粉红”“深红”感受灰雀的颜色美丽;围绕“来回跳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