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文写作中修辞方式的运用.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知进****失
  • 文档编号:233160558
  • 上传时间:2022-01-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8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前言 1一、公文语言的特性 1(一)准确性 1(二)规范性 1(三)实用性 2(四)简洁性 2(五)得体性 2二、公文写作中修辞方式的运用原则 3(一)符合题旨原则 3(二)切合语境原则 3(三)合乎逻辑原则 3三、公文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方式 4(一)排比 4(二)对偶 4(三)比喻 4(四)引用 4(五)借代 5四、公文写作中修辞方式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5(一)修辞方式的运用具有限制性 5(二)修辞方式的运用应注意客观有效 6(三)不同文种使用的修辞方式不同 6结论 7参考文献 8摘 要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务、互相联系、解决问题所使用的重要工具公文在工作中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公文写作的水平对行政工作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公文写作虽然有严肃性、权威性的特点,但公文写作并不是不可以使用修辞方式,修辞在公文写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能够提高公文语言的表达效果从公文的特点出发观察公文语言的特性,主要有规范性、准确性、简洁性、得体性公文与一般的文学作品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公文写作中具有限制性,在公文写作中运用修辞格应符合公文的语体风格,并且不同文种也有不同的修辞方式。

      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修辞格,才能提高公文的写作水平和质量关键词:公文写作;特征;修辞前 言公文是国家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加强联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公文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各个单位向下发布指令,向上进行报告,领导、单位之间进行沟通都需要使用公文,公文语言水平决定了公文的质量修辞是语言表达时常用的一种手法,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在符合题旨情景的情况下,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提高表达效果,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意思公文写作也需要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来提高公文语言的表达效果,从而提高公务的处理效率1、 公文语言的特性公文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由于它的用途以及体裁特质,公文语言与其它文体有着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具有准确性、规范性、简洁性、实用性等特性一)准确性公文是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向他人指导工作、传达信息的主要工具,公文写作必须要将想要表达的信息和观点准确无误、没有歧义地传达给受众因此,准确性是公文语言的第一要求公文写作的语言必须符合客观事实,符合逻辑思维,内涵界限明确,符合修辞的规范公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词的准确性公文语言的用词必须要做到能够精准地表达意思,既不要使用过于绝对化的词,例如“最”、“第一”等,也不能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

      比如“几个学校的老师”,既可以理解为“不同学校的几位老师”,也可以理解为“同一个学校的几位老师”,应将“几个”改为“几位”,避免歧义二是内容要真实公文就是要把说明的事实说清楚,要符合实际情况,不可有虚假消息,要做到实事求是三是用词要注意词义汉语词汇极其丰富,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很多词来表达,我们必须要把握这些词的差别,确保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比如“考核”与“核查”,“考核”是考查审核的意思,使用对象可以是某个人,如“考核干部”;而“核查”是指对一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确认,使用对象是一项工作,使用时要注意两个词的区别2) 规范性公文是机关单位发言的重要载体,公文代表着机关单位,所以公文具有法定性、权威性、严肃性的特点,所以公文写作的语言也要符合公文的规范要求公文语言应使用书面语和约定俗成的模式化用语,而不能使用方言或者口头语,也不能过于带有情感色彩[[1]陈小琴.公文写作语言特点[J].剑南文学,2011,(04):103.]在公文写作中,适当地运用修辞格的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注意语言的严谨性,要符合公文的语言习惯,不能过于具有文学色彩称谓词、领叙词、商洽词、谦敬词、结尾词等都有一定的规范模式。

      例如称谓词应使用“本部”、“本局”、“我处”、“贵省”等,领叙词有“根据”、“关于”、“兹因”等,谦敬词“承蒙”、“不胜感激”等,结尾词“特此报告”、“特此通知”等等3) 实用性公文与文学作品不同,文学作品会有很多结构形式、语言风格阅读文学作品,会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开阔人们的眼界;而公文是为了传递信息、传达思想、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这就决定了公文写作的语言必须要具有实用性公文语言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公文用词的朴实,语言风格的朴实公文语言不需要过于华丽的辞藻和句式,风格上也不追求与众不同,结构上也不要求波澜起伏,而要通俗易懂公文要注重一个“用”字,关键在“用”,要注重实实在在某贸易公司在出口服装函件中写到:“我公司出口的女服装,品种繁多,有美如垂柳的长裙和睡衣,有艳如玫瑰的旗袍和裙衫”这句话给人感觉华而不实,不符合公文的实用性4) 简洁性简洁性也是公文语言的一个重要特色,公文是否简洁代表着这篇公文的质量如何公文的作用就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所以公文具有较强的现行效用公文语言的简洁并不代表着语句简单,而是用最少数的、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有用、最全面的内容公文语言的简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篇幅要简短。

      一篇公文就叙述一件事,解决一件事,首先在内容上面就要简洁,不拖拉冗长公文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篇幅太长,给受众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势必会影响工作效率二是句式简短要多用简单句、短句,忌用复杂句公文要准确有效的传达信息,如果经常用复杂句,就会增添人们阅读公文的负担,可能就会影响到人们对公文意思的正确理解,从而就可能会影响工作的准确性、有效性多用短句,则有利于人们对公文内容的正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使用“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三个短词并列,简洁明了,更为清楚地向公众表达了工作的要求5) 得体性语言的得体性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如何的重要标准得体即合适、恰当从穿衣打扮上来说,我们要讲究得体,就是要求我们在合适的场合穿合适的衣服,设计合适的妆容;这并不代表着一个人穿得有多好,打扮得有多么精致,而在于“合适”,简简单单但得体大方语言更是如此,该说什么话,要看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场合,要在合适的场合讲合适的话,这就是得体。

      公文语言要讲究得体,即公文语言要适合公文的特殊性,要符合公文的习惯规范等公文语言要讲究得体,就必须符合公文的行文关系,符合公文所处的语言环境[[2]李彬.浅谈公文的语言艺术[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2):93.]公文语言要符合公文的行文类型要求,不同的行文关系用语也不一样,下行文就是带有指导、命令等语气,上行文则主要是报告、请示等语气,而平行文则是地位相当的机关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就不能带有任何不平等的语气公文语言还要适应一定的语境,对于不同的事情,语言自然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语言2、 公文写作中修辞方式的运用原则公文语言虽然具有简洁性、准确性、规范性等特性,但并不意味着公文写作的语言不应该加以修饰合理地使用修辞方式,会增加公文语言的表达效果但在公文写作中运用修辞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 符合题旨原则公文作为一种应用文,具有强烈的应用性、目的性我们在叙述文中经常要求4W1H,即who,when,where,what,how,即谁,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怎样做的叙述一件事情就要说清楚,说明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事件的中心思想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0.]就是要求我们运用修辞要符合文章的中心意思,围绕主题思想一切都要以主题思想为中心,脱离主题,修辞就失去了修辞的意义修辞的运用本身就是为了让人们更清楚,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修辞运用得不恰当,不仅仅会影响公文写作的水平,反而会人们不能清楚地理解中心意思,影响工作效率2) 切合语境原则语言表达都要适合一定的语境语境即语言环境,也就是进行语言表达时,人们所处的状况和状态,包括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不管是书面语表达还是口头语交流,都要考虑到特定的语境公文也是一种特殊的书面表达,公文写作的语言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语境,那么在公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就必须要遵循切合语境原则修辞运用的水平如何并不是看用语言怎样华丽,而是要看语言能否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思,是否符合文中特定的语言环境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才能增强公文语言的生动性,才能增强公文语言的表达效果3) 合乎逻辑原则公文写作中修辞方式的运用不仅要符合公文的语言环境以及具体实际,还要符合上下文结构的逻辑关系合乎逻辑就是要思维明确、推理合乎规则,语言前后层层深入,有递进感。

      公文写作的语言必须要合乎逻辑,段落之间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逻辑严密[[4]纪江明.论基于文学修辞语言的公文写作艺术方法[J].经济研究导刊,2008,(08):202.]所以在公文写作中运用修辞方式要遵循合乎逻辑原则,只有逻辑明确,才能让读者高效地抓住重点,理解文章中心意思,才能高效地完成某项工作,解决某个问题,否则,即使运用再华丽的辞藻,用再多种的修辞手法,文章没有逻辑性,也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3、 公文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方式文学作品中,修辞方式的运用非常常见,而且修辞方式的种类也有很多公文写作虽然有其本身的严肃性和威严性,但是公文写作并不代表着不能使语言生动,为了使公文语言具有更强的表达效果,也应该使用一些合适的修辞方式1) 排比排比是指结构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排比能够使语句朗朗上口,有利于突出重点,便于受众抓住重点排比是公文写作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修辞手法,有利于公文更具有表现力、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必须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确保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艰苦奋斗作风,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三个必须使这段话富有节奏感,使语言更加有气势,更加有渲染力,有利于让听众体会到重点2) 对偶对偶就是使用相同数字、相同结构、语义相关或者相反的两个对称语句并举从美学方面来说,对偶使语句更加美观,结构形式整齐,节奏鲜明,带给人们美的感受比如“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四个词语并列,使用对偶手法强调了我们的工作要求,更强烈地表达出脱贫的任务艰巨,以及我们实现脱贫目标的决心3) 比喻比喻是用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恰当地使用比喻能够有效地揭示事物的特征,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表达效果更加明显,能够让受众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比如“反腐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老虎”比作那些权利非常大的人,把“苍蝇”比作那些权利较小,影响较小的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反腐涉及范围的全面以及反腐力度的强烈4) 引用引用也是公文写作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引用是借用已有的现成的文字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公文中使用引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引用上级机关下发的公文材料,二是引用领导人的讲话等引用方式有直引和意引两种直引是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引用方式,是直接引用有关原文,能够使语言更加具有依据性、权威性,更能使人们信服;意引则是对原文进行归纳后,进行概括综述,它具有简化行文、突出重点的功效。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