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小学生做好读书笔记.docx
3页“做读书笔记虽然费点时间,但是好处颇多: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领会和记忆读过的书的内容;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勤做读书笔记可以丰富知识,积累资料,便于经常复习,温故知新;勤做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读书后用文字记录自己点点滴滴的收获,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那么,怎样指导小学生做读书笔记呢?一、树立榜样,加强意识 1、教师的榜样 要培养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勤做读书笔记如:在教学工作中,我总是陪同学生一道预习课文,即在读书过程中,先不做笔记,专心地看,遇到精彩处,有感悟处,疑问处,在书上画画写写采用批注式笔记,即在正文的空白处用简短的文字做扼要的提示批注,并在正文中做上各种各样的记号,把自己在书中做的笔记给学生展示要求学生要爱惜书,在书中做笔记要清楚整齐,不要把书弄得很脏,不要涂划得连原文都看不清楚了符号不能作得过多,如果整页整页都围上圈,划上线,全都成了重点,就等于没有了重点,符号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每一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自己应该固定下来,不要随意改动二、传授方法,循循善诱 1、摘录式。
这是小学中低段就应开始学习的一种读书笔记方法,其目的在指导学生把课内外阅读中的重点词句,精彩的段落或名言、警句等摘录下来,进行语言的积累在摘录的时候要忠实原文,注意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改动字句和标点,每条摘录笔记应当“少而精”少”指字数较少,“精”指把握内容要点一段话中,前后和中间不需要摘录的文字,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每次读书笔记都要注明是从哪本书里第几页抄录的,作者是谁如果是在报纸、杂志上摘录的,就要把报纸、杂志的名称、日期写上,还要注明文章的标题和作者这样便于以后使用时查对 2、提要式把文章读懂,抓住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条理,给文章分段,小结文章的写法,把有关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列成提纲写笔记,这种笔记训练可结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阅读训练“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来进行,教师可以课本为例,在黑板上编写读书提纲,给学生做示范来学生用提纲法做读书笔记经常用提纲法来做读书笔记,可帮助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积累文章的中心和文章的写法,对学生作文大有帮助 3、心得式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心得式笔记,也叫读后感这是小学高年级的要学会的一种读书笔记,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
写心得笔记,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比如,文章的重点句子,段落来写体会要紧扣原文,突出重点,不能脱离文章的内容空谈感想,要注意联系实际,要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对症下药,便于习作 在教学中,我把做读书笔记的训练总是和作文训练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明白,要写好作文,除了要善于积累生活素材,还要善于积累书面材料,勤做读书笔记,这样才能把作文写好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文“一处秋天的写景”的文章时,在学生找秋天的活动后,组织学生说说自己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学生往往只是三言两语就讲完了,叙述不具体,原因是语言积累贫乏,为了较好地完成习作,教师应布置学生做读书笔记,积累一些描写秋天特点的语句,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在做课堂作文时,不许学生看作文书,允许看读书笔记,要尽量恰如其分地用在作文中这样,学生为了写好作文,都很认真地做读书笔记四、营造氛围,开展竞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认识到了做读书笔记的作用,并对它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才能激发他们做笔记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做读书笔记。
1、每天利用小黑板做“台历式”笔记指导班上书写好,成绩优秀的学生把课内外阅读中看到的精辟的好句子,如:警句、典故、谚语、学习中的疑问和心得记录在“小黑板”这样做,既让学生随意的积累了语言,又营造了热爱学习,勤做笔记的氛围 2、开展语言积累知识竞赛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课外大量阅读,勤做读书笔记,教师可每隔两周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赛题由学生从平时的课外读书笔记中选,内容主要有诗词、成语、格言、名人名言等参赛的学生兴致勃勃,觉得过瘾,有挑战力,非常有意思没参赛的同学纷纷向老师索取赛题,也要尝试练习,这项开放性的竞赛,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做读书笔记的成功和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