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三教师用书.doc
89页第一单元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欣赏小说从内容上来说,本单元所选的三篇小说,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既有展示中国古代大家族生活的《林黛玉进贾府》,也有表现现代中国妇女命运的《祝福》;还有塑造现代西方硬汉形象的《老人与海》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给人以人生的启示与精神的陶冶从表现手法上来说,这三篇小说也各有特点《林黛玉进贾府》和《祝福》以现实主义的细腻笔法,真实而客观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物风貌作为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的序幕之一,它通过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形象生动;而《祝福》则从一个启蒙知识分子“我”的视角,以倒叙的手法,追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祥林嫂悲剧的一生,情节曲折完整,人物相貌、语言描写生动传神《老人与海》重在阐发对人生的思考,无论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像桑地亚哥,表面上看只是一个运气不佳的渔夫,但在作品的象征层面则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抓住人物形象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艺术特色人物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都要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现,即使是现代派小说,也离不开人物的心理和命运的刻画因此,欣赏小说要注意把握人物形象本单元的四篇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很成功,如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祥林嫂、桑地亚哥等,无不栩栩如生,各具典型意义学习时要注意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剖析,把握这些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感受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技艺二、注意品味语言小说从本质上来说是语言的艺术,无论塑造人物还是交代环境都离不开语言学习时要抓住这一要素,注意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像王熙凤的语言,就非常符合她的身份和性格而小说的叙述语言则带有作家本人的语言风格,如海明威小说的简洁明快、意丰语简等,就显示了他独特的创作个性三、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文学作品是以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类的内心世界的,天然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而且越是伟大的小说,越是具有无比的丰富性,后世读者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它进行阐释而由于个人生活环境、人生经历、性格倾向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一个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学时要尊重学生个人的理解,从他们各自的感受出发来引导他们逐渐领会小说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学会鉴赏文学作品 1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全书共120回,后40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本文节选自第三回《红楼梦》的前五回属于全书的序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本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一个从未进过贾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随着林黛玉踏入贾府,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贾府这个簪缨世家的气派:宁、荣两府是奉皇帝之命“敕造”的,“荣禧堂”的匾额是皇帝御笔所赐,室内陈设的“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显示着对君王的忠诚与尊敬,来往的宾客也都是“座上珠玑昭日月”的豪门贵族,表明贾家的尊贵地位就连仆妇们的吃穿用度、交接礼节,也不是寻常人家可比这是作品中人物所生活的环境,也正是在这样的典型环境里,他们形成了各自的性格除了环境描写,这一节最主要的作用是介绍了几个主要人物这一节中人物的出场,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林黛玉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生性敏感,言行小心谨慎。
自从母亲(贾敏)去世以后,林黛玉在家“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兄弟姊妹扶持”,于是投奔外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过去就“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吃穿用度,不同凡响现在置身其中,“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比如邢夫人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这既表明了对邢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处处留心再如在王夫人房中,她不接受王夫人让她东坐,因料定那是贾政之位,是绝不应该坐的,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在贾母房中吃饭时,为座位事黛玉更是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做了解释,她才肯入座林黛玉时时处处持这种谨慎态度,是她将要寄人篱下的思想反映这是课文所反映的黛玉性格中的重要一面至于课文中关于黛玉的外貌、神态、风韵的描写,则反映了她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的特点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她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课文从四个方面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出场,肖像,会见黛玉,回王夫人。
作者写王熙凤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难怪林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相比,这张张狂狂的来者,实在是“放诞无礼”贾母说“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作为贾府里的“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不多,这除了说明王熙凤的性格泼辣以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接下来,作品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外貌,并且通过外貌的描写,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肖像描写包含服饰和容貌两个内容在服饰方面,选取头饰、裙饰和服装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华贵之气;在容貌方面,则着重写她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后边隐藏着的精明和狡黠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举止言谈中表现得很充分她见黛玉先是恭维──因为她知道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所以不惜恭维到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最后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这个情感的转变。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初次露面,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示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课文写王熙凤回王夫人虽然是几笔带过,但它却进一步说明王熙凤的善于机变逢迎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课文对贾宝玉的描写,有三个重点:出场前的侧面勾勒,出场后的肖像描写,《西江月》两首词的总结在宝玉出场以前,作品首先通过侧面描写介绍了一般人对宝玉的看法和他在贾府中的地位贾府内外有许多人都对宝玉持贬斥的态度:王夫人说他是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黛玉也曾听母亲说过,她这个“衔玉而诞”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这些贬斥说明贾宝玉的所作所为是与封建的正统观念相抵触的,是与世俗的常情格格不入的,他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一个“叛逆者”但由于他“自幼”受“老太太疼爱”,他在贾府便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了然而,贾宝玉出场后的肖像描写,却与别人的议论形成反差在黛玉看来,宝玉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任性率真的年轻公子,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惫懒与懵懂,而且感到非常眼熟,产生了亲切感。
后人的两首《西江月》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真实写照他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因此,被人们看做是“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他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因此被人们看做是“行为偏僻性乖张”;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因此被人们看做是“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之人其实这正是作者用正文反作的方法,对贾宝玉的赞颂二、问题探究1.贾府的人个个“敛声屏气”,为什么独有王熙凤“放诞无礼”?这是作者透过林黛玉的眼光、感受,给王熙凤的一个总的评价她的第一次出场可谓与众不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穿戴则是珠光宝气,绚烂华艳,说起话来更是八面玲珑,乖巧机变她的“放诞无礼”是由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决定的她是贾家大太太邢夫人的儿媳,又是二太太王夫人的内侄女,在这个大家族中的地位非常特殊作为贾府的管事少奶奶,她独掌这个封建世家内务的大权,决定着众多人物的命运更重要的,她以自己的机智诙谐、口齿伶俐、善于逢迎,赢得了在大家族中处于最高地位的老祖宗贾母的信任和欢心,因此可以大权独揽,地位稳固而她自己的性格又是泼辣能干,精明过人,所以得以在这个肃穆森严的大家族中纵横捭阖,为所欲为。
2.在世人的眼里,贾宝玉是个怎样的人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在这回的出场中,作者首先借王夫人之口,对他的性格特点做了一番渲染,称他是“孽根祸胎”,家里的“混世魔王”,叮咛林黛玉不要理他,而黛玉也听母亲说过这位表哥“顽劣异常”而两首《西江月》更以批判的眼光对宝玉进行了贬斥这些描写,实际上在明确地告诉读者,作者要塑造的是一位不同于其他贵胄公子的封建叛逆者的形象,是一位与当时的正统世界格格不入的人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宝玉的叛逆性格只能以“似傻如狂”“行为乖张”的形式表现出来,然而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却包含着对封建道德规范的蔑视,对仕途经济的人生道路和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反抗,寄寓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理想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红楼梦》的语言是汉语运用到炉火纯青程度的典范它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会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粹,又经过作家的高度提炼加工,形成了生动形象、准确精练、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与感染力的文学语言其叙述语言是接近口语的通俗浅显的北方官话,用词准确生动,新鲜传神,如林黛玉初进贾府被贾母一把搂在怀里,众人无不掩面而泣的情形,非常富有感染力,令人读来感同身受而《红楼梦》中的人物语言更是达到了个性化的高度,每个人物的语言都能准确显示出各自的身份和地位,形神兼备,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历来为人所称道。
如本文中王熙凤的放诞机变、八面玲珑,林黛玉的小心谨慎,贾宝玉的任性率真等,无不得到具体体现关于练习一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出贾府是个怎样的大家庭?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林黛玉来到贾府,与众人见面透过她的眼睛,我们看到,贾府是一个社会地位和气派非比寻常的豪门旺族,是皇帝信任和赏识的簪缨世家,礼节繁复,等级森严,仆从如云,吃穿用度豪奢通过这些描写,小说交代了作品人物所生活的典型环境二 同为小说的主要人物,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有什么不同?作者介绍这两个人物各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设题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小说艺术表现手法的高明与丰富参考答案:王熙凤和贾宝玉是贾府的中心人物,也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他们的出场却有很大不同王熙凤出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同时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林黛玉的感受,突出了王熙凤的与众不同又通过服饰、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细致入微地刻画这一人物的精明能干和善于逢迎而对贾宝玉,则更多的采用了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先通过众人之口,从反面入手,突出了这一人物的顽劣异常,不合常规,致使黛玉心生“蠢物”印象。
及至见到真人,却是一位清秀俊朗的年轻公子,欲扬先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通过他的对话与“发狂摔玉”的行为,突出了这一人物的真性情与在贾府中特殊的地位三 品味下列人物的语言,分析他们的不同身份和性格王熙凤:1.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