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数学上册《2.2 平面图形的旋转》课件 青岛版.ppt
13页2.2图形的旋转u 旋转的内涵:图形绕一定点沿顺时针或逆 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u 旋转的性质: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 成的角相等;对应点到旋转 中心的距离相等. 1.u 作图工具:尺、规、笔.u 基本作图技能: 作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作一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作一角等于已知角. 2.简单的旋转作图u 旋转中心,用点表示;旋转方向分为顺时针方 向和逆时针方向.u 角度,用量角器度量,或通过画角度等于已知 角. 3.u 点的旋转作法:以旋转中心为圆心,旋 转 中心到待旋转点的距离为 半径画圆,连接旋转中心 到待旋转点的半径,过旋 转中心按指定方向作另一 半径,使与前一半径的夹 角等于已知角,该半径交 于圆上的点即为所求作.u 线段的旋转作法:将线段两端点分别旋 转,然后将两个旋转后 的点连成线段,即为原 线段旋转后的线段. 4.项目已知未知备注源图形点A源位置点A旋转中心点O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角度60目标图形点目标位置点B (求作)AO点的旋转作法例1 将A点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分析:作法: 1. 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画圆; 2. 连接OA, 用量角器或三角板(限 特殊角)作出AOB,与圆周交 于B点;3. B点即为所求作.B 5.项目已知未知备注源图形线段AB源位置线段AB旋转中心点O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角度60目标图形线段目标位置线段CD (求作)AO线段的旋转作法例2 将线段AB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分析:作法:1. 将点A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得 2. 点C;2. 将点B绕点O顺时针旋转60 ,得点D ;3. 连接CD, 则线段CD即为所求作.CBD 6.项目已知未知备注源图形ABC源位置ABC旋转中心点C旋转方向根据A与D的对应关系判断为顺时针旋转角度ACD目标图形三角形目标位置DEC (求作)图形的旋转作法例3 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得对应点为点D. 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分析:作法一:1. 连接CD;2. 以CB为一边,作BCE,使得BCE=ACD ;3. 在射线CB上截取CE,使得CE=CB;4. 连接DE,则DEC即为所求作.CABDE 7.项目已知未知备注源图形ABC源位置ABC旋转中心点C旋转方向根据A与D的对应关系判断为顺时针旋转角度ACD目标图形三角形目标位置DEC (求作)图形的旋转作法例3 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得对应点为点D. 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分析:作法二:1. 连接CD;2. 以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圆 ;3. 延长CA,交C与M,延长CD,交C与N;4. 在C上截取BE=MN,则E点为B点的 对应点;5. 连接CE, DE,则DEC即为所求作.CABDEMN还有其它作法吗? 8.开始旋转要素分析控制点选择控制点旋转旋转后控制点连线(旋转后作图)结束 有时,旋转中心以及旋转方向与角度不是显式告知的,需要化未知为已知. 线段的端点、多边形顶点、折线的连接点、线段与曲线的连接点、圆或圆弧或扇形的圆心. 注意连接顺序,有时需要用圆规进行作图(根据圆心控制点以及已知半径). 9.练习1 将下图中大写字母N绕它右下侧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作出旋转后的图案. 10.1. 旋转作图除了要知道待平移图形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外,还需要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三个要素;2.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有时需要根据旋转的性质化未知为已知;3. 点和线段的旋转根据旋转的定义与性质实现作图;4. 一般图形的旋转首先通过选取若干个控制点化归为点和线段的旋转;然后运用旋转的性质进行作图. 11. 习题 第1题、第2题 12.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