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检测题.docx
5页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恩格斯认为“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这句话的含义是指文艺复兴没有A.把古代文化全部复兴 B.将古代文化发扬光大C.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D.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2.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他多才多艺,在艺术和科学领域都有杰出贡献,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著名的绘画代表作品是3.“……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在内留下这段遗言的航海家应该是 A.达·伽马 B.迪亚士 C.哥伦布 D.麦哲伦4.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nn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1500年前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历史的开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5.马克思说“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他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制度的胜利,他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他们本身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这里“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 A.争取民族独立 B.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C.进行技术革新 D.进行殖民扩张6.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美国独立战争最显著的特征是 A.摆脱殖民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政权C.推翻封建统治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7.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矗立着自由女神像女神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一铜板,铜板上刻着“1776.7.4”1776年7月4日发生的事件是A.通过《独立宣言》 B.波士顿倾茶事件 C.约克镇战役 D.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8.下列事件,发生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期间的有 ①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②雅各宾派掌握政权 ③拿破仑颁布《法典》 ④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9.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魔鬼!有人说他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是一个“暴发户”。
这里的“他”是指 A.查理一世 B.拿破仑 C.查理二世 D.路易十六10.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19世纪中期“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原因是 A.煤的储存丰富 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采掘技术提高 D.煤的出口量激增11.右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英国工业革命 D.早期殖民掠夺12.下图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请问这是A.英国宪章运动B.马克思主义诞生C.法国巴黎公社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13.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向全世界宣告:无产阶级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全人类近年来美国教育部把《共产党宣言》公布为“美国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通过阅读该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到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②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14.“起采,饥寒交遇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欧仁·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成为被压迫人民的战歌,传遍欧洲,响彻世界。
我们要了解其创作背景,应该知道的历史是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15.奥巴马在2008年11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当选为第56届美国总统,他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能够当选美国总统,最得益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黑奴贸易 B.美国独立战争 C.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D.第二次工业革命16、《大国崛起》中说:“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从17世纪初开始,这个落后的封建小国紧锁门户,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但是,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弃旧图新”指明治维新 B.“西方文明的冲击”指外国的入侵C.闭关锁国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D.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和平崛起17.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中不包括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中国太平天国运动18.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其中“爱迪生点燃世界”的创造是 A.改良蒸汽机 B.研制汽车 C.发明白炽灯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间为争夺霸权形成了两大敌对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三国同盟的是A.德国B.意大利C.奥匈帝国D.英国20.-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最终引爆了“火药桶”的“火星”是A.三国同盟建立 B.三国协约建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这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22.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23.宪章运动是历史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4.1861年4月美国南方一些州组成“南部同盟”,这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线25.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大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26.19世纪中期,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是英国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7.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_______。
1825年,英国工程师_______发明了火车机车28.独立战争后,美国制定了_______,确立起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1848年,《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9.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的枪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_______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6分)17-19世纪,欧美等国先后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纷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世界历史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高喊“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还制定了法律,并推广到欧洲其它国家。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哪一文件为这种“新的政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2分)(2)材料二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独立的领袖是谁?请你写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2分)(3)材料三中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法国制定的这部影响了欧洲的法律是什么?(2分)3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材料二: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的变革”指什么?这场变革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2分)(2)材料二中“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请你写出当时发明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交通运输工具。
2分)(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仆么问题?(1分)(4)根据以下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分)3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独立和自出根檀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编自《图说天下》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改革使俄罗斯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 ——【日】大久保利通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南北对峙”的焦点是什么?这位“伟大的总统”是谁?(2分)(2)材料二中的“改革计划”指的是?领导这次改革的沙皇的是谁?(2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1分)(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