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07892973
  • 上传时间:2023-12-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9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试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 年 8 月 23 日,正当欧洲上空战争乌云密布之际, 纳粹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该条约的签 订震动了欧洲和世界,尔后更是成为西方和苏联史学争论的 热点问题纵观二战史,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无疑是二战 爆发前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本文拟从分析苏联在苏德战争 爆发前的对外政策入手,就该条约及其对二战所产生的重大 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一、 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出现是与当时的欧洲政局,尤 其是 1938 年 9 月慕尼黑会议后的局势发展密不可分的二 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亚洲和欧洲先后形成了两个主要战争策 源地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相继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 牙挑起战端, 世界已处于大战边缘 面对法西斯的战争威胁, 以英法为首的西方国家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1938 年,以英国 首相张伯伦为代表的绥靖主义者在慕尼黑会议上牺牲了奥 地利,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他们满以为慕尼黑条约的签订 为西方争得了 “时代的和平”1.,然而却在实际上大大刺激 了希特勒的侵略胃口,为纳粹德国发动战争创造了客观上的 条件以慕尼黑会议为分水岭,战前的苏联外交政策事实上也 经历了两大阶段。

      在慕尼黑会议之前,苏联奉行的是集体安 全政策,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苏联的努力未能扭转 趋向战争的世界局势与苏联的愿望相反,作为集体安全体 系主要成员国的英法两国却日益走上了绥靖主义的道路慕 尼黑协定正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最大产物应该说在慕尼 黑被出卖不仅是捷克斯洛伐克,苏联也同时被出卖了由于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苏联所倡导的集团安全已成为一纸空 文,苏联为集体安全所做出的努力已在事实上宣告失败慕尼黑会议后,苏联的外交政策开始向保障自身安全转 变 1939 年 3 月 10 日,斯大林在苏共十八大总结报告中郑 重宣布:“党在对外政策方面的任务是: 1、今后还要执行维 护和平和加强同所有国家的事务联系的政策; 2、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惯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国卷入冲突 中去;”2.该报告清楚地向全世界表明了苏联外交政策的新 方针我们不难看出,上述两条基本任务的精神实质是十分 清晰的,它不是争取集体安全的再次呼吁,而是决心不首先 卷入战争的声明,并暗示了准备德国修好的可能性然而,在苏共十八大刚刚结束之际, 3月 15日就发生了 希特勒撕毁慕尼黑协定,德军进入布拉格事件张伯伦随即 发表了貌似强硬的伯明翰演说。

      一时间,欧洲的政局似乎出 现了新的转机面对新形势,苏联暂时延宕了外交新政策的 实施,重新对集体安全政策表现出一定的热情 3 月 19日, 李维诺夫建议召开六国会议(苏、法、英、罗马尼亚、波兰、 土耳其),以协商制止希特勒侵略的措施但张伯伦政府借 口条件不成熟,拒绝了苏联的建议虽然英国当局拒绝了苏联的建议,但此时的英国政府也 已开始转变对外政策 1939 年 3月 31 日,张伯伦在英国下 院宣布,如果波兰受到侵略,英法将全力支持 4 月初,英 国和波兰宣布缔结永久性军事同盟,法国也重申忠于法波同 盟义务英法还通过互换照会的形式,正式形成同盟,并发 表声明,将对比利时、荷兰、罗马尼亚等国进行援助与此 同时,英法也开始同苏联进行外交接触1939 年 4 月 15 日,英法同苏联开始进行谈判但三国 谈判一开始就陷入僵局,终因英法缺少诚意,同时也因苏联 政府对英法的不信任,加之波兰的顽固态度和德国破坏等原 因,并以失败告终正当英法代表在莫斯科的谈判陷入僵局之际,苏联和德 国的谈判却在顺利地进行 1939 年 5 月,德国就开始多次向 苏联试探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可能性 8月 17日,德国驻苏 大使舒伦堡要求会见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称德国准备同苏联 缔结互不侵犯条约。

      8月 18日,希特勒指示里宾特洛甫争取 立即前往莫斯科 8 月 19 日,苏德签订《贸易信贷协定》 此时,希特勒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动 8 月 20 日,希特勒直接 打电报给斯大林,要求苏联接待里宾特洛甫访苏缔结互不侵 犯条约 8 月 21日,英法苏三国谈判破裂斯大林当日即电 复希特勒,同意里宾特洛甫访苏 8 月 22 日,里宾特洛甫带 着希特勒亲笔签发的全权证书飞往莫斯科 8 月 23 日,德国 外长抵达莫斯科,并与斯大林和莫洛特夫进行了会谈仅经 过短短一天的讨价还价,当晚双方即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 条约》二、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 他国家在彼此间进行武力活动,任何侵略行为或任何攻击; 如第三国对缔约一方加以战争行动时,缔约的另一方不得给 予第三国任何援助;双方就彼此间有关问题,保持接触,互 相咨询,交换情报;双方应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间的一切争 端;条约有效期为10年3.苏德双方还另外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互加 议定书在该协定书中,两国划分了各自在波罗的海和波兰 的势力范围德国对苏联作了较大让步从二战后来的发展情况分析,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 其秘密协定书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该条约的签订在客 观上不可避免地加速了二战爆发的进程法西斯的侵略本性 驱使希特勒疯狂地向世界和平挑战,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助 长了其嚣张气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但 我们同样也发现,在加速二战进程的诸多因素中, 《苏德互 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在实质上成为战争爆发最强列的催化 剂德国虽然急于发动战争,但由于一次大战由于两线作战 导致战争失败的阴影一直是希特勒和德国军方的心病为摆 脱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重蹈一战的复撤因此,德国在发动 战争前的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要通过政治途径避免两线作 战慕尼黑协定后,希特勒利用英法的绥靖政策向西方步步 紧逼,同时千方百计阻止英、法、苏三国结成同盟,不惜代 价主动拉拢苏联,以争取其保持中立在此背景下, 《苏德 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必然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它解除 了纳粹德国东西受敌的后顾之忧,希特勒和德国军方可以放 心大胆地发动战争了笔者认为尽管苏联政府多次拯救和平的努力再三遭到 英法冷遇,三国谈判风雨飘摇,但截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 订之时, 苏联的建议也未完全被英法所拒绝 原因非常简单, 即英法虽然费尽心机讨好纳粹德国,但绥靖本身只是一种暂 时的让步和妥协。

      既然“德国走近资本主义筵席的时候,席 位已被占光”4.,那么它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的矛盾必 然就是你死我活的到 1939 年 8 月,英法推行绥靖主义的 筹码已输得精光,他们与德国间的矛盾已激化到了极点与此同时,张伯伦政府的绥靖政策也遭到国内强硬派的 猛烈抨击一些有识之士一再强调法西斯扩张的严重危险, 办主联苏抗德丘吉尔一针见血地指出 : “没有强大的东战线,我们在西欧的利益就不能有令人满意的防卫, 而没俄国, 也就不会有强大的东战线 ”持反对意见的自由党、工党议 员称:“议会走廓里的情绪是张伯伦要么下台,要么彻底改 变他的政策⑥在张伯伦的内阁中,一些大臣也主张联苏 抗德舆论界的反映同样对张伯伦不利,据 1939 年英国民 意测验表明, 居民中赞成和苏联缔结互助条约的民众占 87% ⑦同时 法国还把高度机密的兵力数字告诉了苏联 这说明, 英法对谈判不仅没有关门之意,而且还出现了一线转机对 于这一点,苏联政府自己也不否认,至 8 月中旬,“英、法 苏条约的签订仍有可能 ”⑧世界反响两样强烈,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会议上,有 28个国家的代表要求法、 英、波、苏“建立真正和密切的合作” ⑨再看纳粹德国, 不到万不得已,他是决不会为英法的 利益火中取栗, 让其坐收渔翁之利的。

      希特勒并不想充当 “拯 救欧洲免遭共产主义统治”的救星,而是要做做整个世界的 霸主希特勒没有买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账,他认为“对 英法的战争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战争 ” ⑩这很清楚地表 明,战争将不会首先从东方打响苏联自己也十会清楚,德 国迫切希望立即进行谈判, “死乞白赖地向苏联建议缔结互 不侵犯条约11)他为了达到目的,是不惜付出英、法所不 能付出的高价的因此,在世界上以苏、英、法和德国为代表的三种力量 形成鼎立的格局中,苏联处于某种程度上的主动地位他既 可将与德国签订条约的态势作为威慑力量,逼迫英、法放弃 绥靖立场,又可像当年签订布列斯特条约时那样,敌人不下 最后通牒,“就一直坚持下12)在此之前,则充分利用帝 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推动三国谈判,为建立统一战线作最后 的努力这样,起码可以在道义上赢得世界人民的同情和谅 解但苏联却从所谓“国家安全”的战略出发,与纳粹德国 匆匆签订了条约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后果是致命的,不仅宣告英、 法、苏三国结盟的可能性告吹,而且还使德国摆脱了东西两 线作战的后顾之忧现在,德国可以放手进攻波兰了苏联 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坦率承认:苏德条约“ 保证了德国能对其东方高枕无忧。

      13)很快,希特勒对波兰大举进攻,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就这样揭开了曾几何时,在中苏史学界有人把苏德条约的签订作为苏 联外交的英明决策,称之为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帝国主义矛盾 的典范这实在很难令人信服笔者认为,三十年代后期, 在欧洲各大国之间紧张微妙的角逐中,真正的赢家是纳粹 德,因为他最终达到了避免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外交目 的因此,根本谈不上是苏联外交的胜利,恰恰是希特勒破 坏了苏联和英、法间原本可能建立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所谓利用帝国主义的矛盾之说当然也就无从谈起苏德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初期的对外政 策蒙上阴影当年张伯伦在幕尼黑会议回国时曾高唱 “一代和平” 时, 真可谓踌躇满志了但随着 1939 年德国突袭波兰的炸弹的 呼啸声,绥靖主义者吞下了自己培育的苦果苏联曾一度高举反法西斯主义的大旗,并作出了一些努 力多年以来,斯大林一直在痛骂“法西斯野兽”圍,而且 号召一切热爱和平的国家团结起来制止纳粹侵略而这一次 他竟然也伙同德国干起这样的行当来了 “苏联政府大可为 自己辩护,苏联只不过做了一年前英国和法国在慕尼黑所做 的同样的事情:以牺牲小国为代价,买得了和平和整军经武 以备对付德国的时间。

      15)如果说自从加入国际联盟以来, 苏联曾树立了一定的道义上的力量那么,现在那种道义上 的资本已经丢失干净了苏联政府在事后一再向全世界人民表白:他们丝毫也没 有怀疑过,希特勒迟早会向苏联进犯的16)但谁也不会忘记, 莫洛托夫在《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报告》中是怎么郑重 宣布:“德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具有惊人的积极作用, 已将苏德间的战争危机化为乌有,并将欧洲可能发生战争的 区域缩小,故对全世界的和平实有贡献 ”(17)然而,当苏联笃信一纸空文, “认真遵守”互不侵犯条约时, 1941 年 6 月 22 日,希特勒却在吞灭了西欧后,突然扭转头来,出其不意 地向苏联发动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进军” 18)当苏联的领导人因希特勒的背信弃义而恼怒时,可曾想到缔约当 初,宣称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于苏联的伟大意义如果说我们对希特勒的强盗行径已司空见惯,那么曾经 说过的对帝国主义不能“太天真”的苏联领导人,竟然会向“根本不知人类道德为何的人去释道, ”(19)亲眼目睹了英法悲剧的苏联政府,竟然在事实上落入了希特勒所精心安排 的圈套中苏联当局在尝到德国法西斯所给的一点甜头后,竟然走 向了一条亲德抗英的歧途,给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带来了不可 估量的损失。

      在法西斯已经点燃了战火,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的时 候,抗击和消灭法西斯就成为时代赋与人类的的共同任务 苏联政府直至到联共十八大上还把德日划为侵略国,把英法 划为“非侵略国”(20)二战结束后,斯大林论述战争性质时 也一再指出“它一开始就具有反法西斯的,解放的战争性 质” 21 这就清楚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