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检测方法(三种).ppt

42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607667072
  • 上传时间:2025-05-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77M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检测方法(三种),,林在生,,,,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检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它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参照执行2、卫生指标,,(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新风量卫生要求,,场所,,新风量,,(m,3,/h.人),饭店、宾馆,3~5星级,≥30,,1~2星级,≥20,,非星级,≥20,饭馆(餐厅),,≥20,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20,游艺厅、舞厅,,≥30,酒吧、茶座、咖啡厅,,≥10,体育馆,,≥20,商场(店)、书店,,≥20,旅客列车车厢、轮船客舱,,≥20,飞机客舱,,≥25,,(3)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送风卫生要求,项    目,要    求,PM10,≤0.08 mg/m,3,细菌总数,≤500 cfu/m,3,真菌总数,≤500 cfu/m,3,b,-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4),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风管内表面卫生要求,项    目,要    求,积尘量,≤20 g/m,2,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细菌总数,≤100 cfu/cm,2,真菌总数,≤100 cfu/cm,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的检测方法——风管法,即直接在系统的新风管上测定新风量一、新风量检测方法,,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处于正常运行或规定的工况条件下,通过测量新风管某一断面的面积及该断面的平均风速,计算出该断面的新风量如果一套系统有多个新风管,每个新风管均要测定风量,全部新风管风量之和即为该套系统的总新风量(立方米/小时),根据系统服务区域内的人数,便可得出新风量结果(立方米/人·小时)Q=3600A.,V,,,式中,Q---新风量,m3/h,,A---风管断面面积,m,2,,,V,---风管断面的平均风速,m/s,,(一),原理,,(二)主要仪器,,,1、皮托管法,,(1)标准皮托管: ,或S型皮托管 2)微压计:精确度应不低于2%,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 Pa洒精密度计、洒精、蒸馏水等)3)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C2、风速计法,,(,1)热电风速仪:最小读数应不大于。

      2)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C三)检测断面和测点,,,,1、检测断面:,,应选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避开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下游方向距离Ld大于6倍当量直径D,上游方向距离Lu大于3倍当量直径D,如果无法实现,也应尽量达到Ld≥2D,Lu≥D/2,对矩形风管,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2、测点位置和数量,,,(1)圆形风管:,将风管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测点选在各环面积中心线与垂直的两条直径线的交点上,同心环数及测点数的确定见表直径小于米、流速分布比较均匀的风管,可取风管中心一点作为测点气流分布对称和比较均匀的风管,可只取一个方向的测点进行检测圆形断面测孔位置 长方形断面测孔位置,,,圆形风管的环数及测点数,风管直径(米),环数(个),测点数(两个方向共计),≤1,1~2,4~8,>1~2,2~3,8~12,>2~3,3~4,12~16,,(2)矩形风管:将风管断面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小块,各块中心即为测点等面积小块的数量和测点数的确定见下表,,,表: 矩形风管的分块及测点数,风管断面面积(m,2,),等面积小块数(个),测点数(个),≤1,2×2,4,>1~4,3×3,9,>4~9,3×4,12,>9~16,4×4,16,,(四)检测步骤,,1,、风管截面面积测量,,,测定风管检测断面面积(F),分环或分块确定检测点,,2、皮托管法测定风速与风量,,(1)动压、静压和全压,,,在管道内流动的气体同时受到两种压力的作用,即静压(Ps)和动压(Pd)。

      静压是单位体积气体所具有的热能,它表现为气体在各个方向上作用于管壁的压力管道内气体的压力比大气压力大的,静压为正;比大气压力小的,静压为负动压是单位体积气体所具有的动能,是使气体流动的压力由于动压仅作用于气体流动的方向,动压值为正值静压和动压的代数和称为全压(Pt),是气体在管壁中流动时具有的总能量全压和静压一样为相对压力,有正负之分,管道处于正压情况,管道处于负压情况,,(2)倾斜式微压计,,,倾斜式微压计,其精确度应不低于2%,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Pa,需经过标定它的构造:一端为截面积较大的容器,另一端为可调节角度的玻璃管,管上有刻度测压时,将微压计容器开口与测定系统中压力较高的一端相连,斜管与系统压力较低的一端相连,作用于两个液面上的压力差,使液柱沿斜管上升,压力p按下式计算:,,P=ρh=ρ(h,1,+h,2,),,P=L(sinα+A,1/,A2,)ρ,,当A2﹥﹥A1时, ≌0,,ρ=L·sina=KL,,式中,,α,—,,斜管与水平夹角;,,A,1,— 斜管截面积;,,A,2,— 容器截面积;,,h — 斜管中心液面与容器截面中心液面高度差A,1,/A,2,,倾斜式微压计,皮托管与倾斜式微压计连接方法,,(3)测量步骤,,① 准备工作:,,ⅰ将微压计调至水平位置,,ⅱ检查微压计液柱中有无气泡,如有气泡应将气泡赶出,,ⅲ检查微压计是否漏气.向微压计的正压端(或负压端)入口 吹气(或吸气),迅速封闭该入口,如微压计的液柱位置不变,则表明该通路不漏气,,,②,动压的测量,ⅰ,.,将微压计液面调整到零度,,ⅱ,.,用橡皮管将全压出口与微压计的正压端连接,静压管的 出口与微压计的负压端连接,此时微压计的读数应为零,,ⅲ. 在皮托管上标出各测点应插入采样孔的位置,,ⅳ,. 将皮托管插入采样管。

      使用标准皮托管时,在插入风管前,捏死皮托管和微压计的通路,以避免微压计中的液体被吸入连接管中,使压力测量产生错误,,ⅴ,. 在各测量点是皮托管的全压测孔正对着气流方向,其偏差不得超过10°,测出各点的动压,分别记录在表中重复测量一次,取平均值,,ⅵ,. 测量完毕后,检查微压计的液面是否回到零点,,,,,一般情况下可在风管中心的一点测量将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插入风管中心测点处,封闭测孔,待温度稳定后读数③新风温度(t)的测量,:,,(,4)新风量(Q)的计算:,,新风管某一断面的新风量按下式计算,,p,×,,F—,风管截面面积(m2),,pd—各测点动压均值,Pa,,—各测点动压平方根平均值,,t—新风管道中空气温度,℃,,K,p,—皮托管系数,,×,,3.风速计法测定风速与风量,,,当测量的动压Pd值小于4Pa时,可用热电风速仪测量风速,,,①,准备工作:调节风速仪的零点与满度,,②风管内平均风速(V)的测定:将风速仪放入风管内,测定各测点风速,以全部测点风速算术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③ 新风量(Q)的计算:新风管某一断面的新风量按下式计算,,,Q=3600A.,V,,,式中 : Q---新风量,m3/h,,A---风量断面面积,m2,,,V,---风管断面的平均风速,m/s,,,,,二、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方法,(一)基本概念,,,1、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质量中值直径为10um 颗粒物。

      2、质量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量(mg/m,3,)3、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与仪器测定的相对质量浓度的比值二)仪器,,1、仪器类型:,PM10检测仪器为便携式直读仪器,,,2、仪器要求,,,①,检测仪器颗粒物捕集特性应满足Da50=10,,m ,,,0.1 的要求Da50 — 仪器捕集效率为50%时所对应的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g — 仪器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②,检测仪器测定的重现性误差:平均相对标准差小于7%③,检测仪器与称重法比较,总不确定度(ROU)不应大于25%ROU=∣b∣+2∣MVC∣,,式中:b — 重量法与仪器法配对测定PM10结果相对误差的算术平均值,,MVC — 仪器法测定PM10结果之间相对误差的几何平均值,,④,仪器测定范围0.01~10mg/m,3,⑤,检测仪器示值不是质量浓度的,须给出符合要求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3、仪器使用前,应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检验与标定三)检测点布置,,,1、检测点在送风口散流器下风方向15~20cm处,根据检测点数量采用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置。

      2、送风口面积小于,2,的设置3个检测点,送风口面积在,2,以上的设置 5个检测点(见下图)检测点布置,,(四)检测时间与频次,1、 检测应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正常运转条件下进行2 、每个检测点检测3次3 、每个数据测定时间根据送风中PM10浓度、仪器灵敏度、仪器测定范围确定五)测定步骤,,,现场测定: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现场测定六)检测数据处理,,1、对于非质量浓度示值的测定值,按仪器说明书要求将每次检测示值转换为质量浓度C,=,R,×,K,,式中:C — 质量浓度,mg/m,3,,R — 仪器有效示值(扣除本底值、基底值等后的示值),,K — 仪器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2、 送风口送风中PM10浓度的计算,,第k个送风口的送风中PM10浓度(Cak)按下式计算:,,式中:Cij – 第j个测点、第i次检测值;,,n – 测点个数3 、送风中PM10浓度的计算,一个系统(a)的送风中PM10浓度(Ca)按该系统全部检测的送风口PM10浓度(Cak)的算术平均值给出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空调系统送风颗粒物(PM10)检测原始记录,,文件编号:FJCDCNTWS009-2009,第 页共 页,,,,,,,,,受检现场,,,,,,,样品编号,,空调主机位置,,,,,,,测定日期,,检测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2006)附录C,,,,,环境状况,温度 ℃,使用器材,,微电脑激光粉尘仪 LD-5C,,,,,,相对湿度 %,房间号,测点,PM10质量浓度(mg/m,3,),,,测点PM10,,平均质量浓度(mg/m,3,),送风中PM10,,平均质量浓度,,(mg/m,3,),办公区PM10,,平均质量浓度(mg/m,3,),风口尺寸,,(mm),,,I,II,III,,,,,,1,,,,,,,,,2,,,,,,,,,3,,,,,,,,,三、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检验方法,空调风管积尘量分为日常检测和风管清洗效果(风管清洗后)检测。

      日常检测是评价空调系统的卫生状态和污染状态,风管清洗效果检测是评价空调风管经过机械清洗后所达到的清洁程度一) 原理,采集风管内表面规定面积的全部积尘,以称重方法得出风管内表面单位面积的积尘量,表示风管清洗后的清洁程度或空调风管的污染程度二)采样时间,,,日常检测可在任何时间进行,风管清洗效果检测应在清洗后7天内进行三)采样与分析方法,1、人工擦拭法采样,,(1)器材,,①正方形擦拭取样框,内部为边长100mm×100mm和200mm×200mm两种②无纺布或其它不易失重的材料,,③密封袋,,④天平,精度,,⑤一次性塑料手套,,(2)准备,①将无纺布裁成100mm×100mm和200mm×200mm,,2种正方形的布块,每2片放入一个密封袋中为1套②将每套无纺布或采样用的材料放在105,,C恒温箱内干燥2小时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4小时,或直接放入干燥器中存放24小时后,用天平称量出初重③将每套无纺布或采样用的材料放入密封袋用天平称量2次,取其平均值为擦拭前的重量(初重)3)取样点,①风管清洗后的清洁程度检验,,在清洗后确定检测的每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主风管中(如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至少选择5个代表性采样点。

      ②风管污染程度的检验,,,在确定检测的每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主风管上(如新风、送风和回风管)至少选择5个代表性采样点;如果无法在主风管采样时,可抽取全部送风口的5-10%且不少于5个作为采样点4)采样,①在主风管采样时将维修孔、清洁孔打开或现场开孔在送风口采样时将风口拆下②根据风管断面大小选择取样框,并将取样框放在风管的检测位置上③用2片无纺布将取样框内风管内壁上的灰尘擦拭干净,如果需要再用2片,直到擦拭干净为止当风管内积尘较多时,可先用其它工具将取样框内风管表面的大量积尘取到密封袋中,然后再用无纺布擦拭④在风管的采样位置确定采样面积,并将采样面积内风管内壁上的残留灰尘全部取出⑤ 将采样后的积尘样品放回原密封袋中保管,并进行编号2、机器人采样,(1)设备与器材,,①定量采样机器人:积尘采样结果与人工擦拭法的相对误差≤20%;在相同的积尘条件下,采集样品的平均相对误差≤10%②称量天平,精度;,,③密封袋,,④一次性塑料手套,,⑤其它:恒温箱 、干燥器、酒精灯、镊子、绵球等2)准备,根据采样机器人采样原理,将所有的收集风管积尘的用品进行编号、恒重、称量3)采样点,采样点的选择与人工采样法采样点的选择一样。

      4)采样,,①将采样机器人由风管开孔处放入风管内,使机器人行至取样点处开始取样,取样完毕将样品完好带至风管外②机器人采样操作按说明书进行③将采样后的积尘样品放回原密封袋中保管,并进行编号四)实验室分析,1、 将样品按人工采样法(2)准备的内容处理、称量,得出终重2 、将各采样点的积尘样品终重与初重之差作为各采样点的残留灰尘重量3 、根据每个采样点残留灰尘重量和采样面积换算成每平方米风管内表面的残留灰尘量五) 结果表示方法,取各个采样点残留灰尘量的平均值为风管清洁程度的判定指标,以g/m,2,表示六)影像资料的制备,,采用机器人对每个监测点所代表的风管区域内表面情况进行录像,并将其制作成录像带或光盘等影像资料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集中空调系统管道积尘采样表,,文件编号:FJCDCNTWS008-2009 第 页共 页,,样品编号,,,受检现场,,,,,,,,空调主机位置,,,,,检测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2006)附录H,,,,,,,,,,测定时间,,,,,采样方法,□ 人工擦拭法采样 □ 机器人采样,,,,,,,,,,环境状况,,温度 ℃ 相对湿度 %,,,使用器材,□ 赛多利斯BT/BS系列电子天平 卫生—074 □ 定量采样机器人,,□ 正方形擦拭取样框( □ 面积 100mm×100mm □ 面积200 mm×200mm ) □ 无纺布 □ 密封袋 □ 一次性塑料手套,,,,,,,,,,,,,,,采样地点,采样袋号码,采样前总量X1(g),,采样前总量X2(g),,平均值X(g),采样后总量Y1(g),采样后总量Y2(g),平均值Y(g),净重(g),,采样面积(m,2,),积尘量(g/m,2,),积尘量平均值(g/m,2,),备注,,,,,,,,,,,,,,,,,,,,,,,,,,,,,,,,,计算公式,净重(g)=采样后总量平均值(Y)-采样前总量平均值(X) 积尘量(g/m,2,)=净重(g)/采样面积(m,2,),,,,,,,,,,,,,,,检测者: 校核者,:,,谢 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