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版专用初中语文古诗鉴赏.doc
53页赏析诗词之法赏析诗词之法 抓住意象,理解诗词内容;结合经历,体会作者感情 怎样做古诗词鉴赏题怎样做古诗词鉴赏题 具体的说,可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入手: 一((一)) .把握诗歌主旨.把握诗歌主旨 (1)反抗异族入侵、报效国家(1)反抗异族入侵、报效国家如杜甫的《春望》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 (2)谴责统治者昏庸,(2)谴责统治者昏庸,如杜牧的《泊秦淮》 ; (3)同情老百姓疾苦,(3)同情老百姓疾苦,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白居易的《观刈麦》 ; (4)表现亲情、友情、爱情,(4)表现亲情、友情、爱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商隐《无题》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 (5)表达作者高尚情操或蕴含的道理(哲理)(5)表达作者高尚情操或蕴含的道理(哲理)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 、陶渊明的《饮酒》 、杜甫《望岳》 、 王安石《登飞来峰》 、苏轼的《水调歌头》 ; (6)热爱大自然,赞美河山美丽,(6)热爱大自然,赞美河山美丽,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 (二)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二)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 1、忧国伤时:、忧国伤时: ①①反映社会的黑暗反映社会的黑暗:杜甫《石壕吏》②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③③同情人民同情人民 的疾苦: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以及为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以及为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建功报国 ①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龟虽寿〉②保家为功的决心:家为功的决心:③③报国无门的忧伤:报国无门的忧伤:④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山河沦丧的痛苦:文天祥 〈过零丁洋〉夏完淳《别云间》 杜甫《春望》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⑥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⑦⑦理理 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思乡怀人、思乡怀人 ①①羁旅愁思:羁旅愁思:②②思亲念友:思亲念友:③③边关思乡: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④闺中怀人闺中怀人: 4、长亭送别、长亭送别 ①①依依不舍的留念:依依不舍的留念:②②坦陈心志的告白坦陈心志的告白: 5、生活杂感、生活杂感 ①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孟浩苹《过故人庄》②②昔盛今衰的感慨:昔盛今衰的感慨:③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借古讽今的情怀: ④④青春易逝的伤感:青春易逝的伤感:⑤⑤仕途失仕途失 意的苦闷:意的苦闷:⑥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思想感情的主要考查点:(三)思想感情的主要考查点: ①①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 ②②抒情方法: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等抒情方法: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等 二二. ((一)鉴赏艺术形式)鉴赏艺术形式 (1)直抒情怀,(1)直抒情怀,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 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 (2)情景交融,(2)情景交融,如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 在最高层 ” (3)巧用修辞(如比喻、对比等)(3)巧用修辞(如比喻、对比等) ,,如李白的《行路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 时,直挂蚤济沧海 ”龚自珍《己亥杂诗》的结尾“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4)含蓄凝练,表面一层意思,其实还有一层深意,(4)含蓄凝练,表面一层意思,其实还有一层深意,如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 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没有《观书有感》的题目提市,恐怕不少人还真以为作者在写一个美 丽的池塘呢 (5)在用词方面有特点,(5)在用词方面有特点,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句子中几个加点词语在表现早春的“早”方面就有其独到之处,用得很准确 此外,还有一点不要忽略的,就是对一些重要的作家、作榀,要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生于什么年代,当时的此外,还有一点不要忽略的,就是对一些重要的作家、作榀,要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生于什么年代,当时的 社会情况如何(时代背景、写作背景)社会情况如何(时代背景、写作背景) ,作者本人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如何,在作榀风格方面有什么特点,作者本人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如何,在作榀风格方面有什么特点…… 这些也有助于我们对作榀的理解。
这些也有助于我们对作榀的理解 (二)诗歌表现思想内容的形式:(二)诗歌表现思想内容的形式: ①①借景物抒情:律诗、绝句大多是先描写景物,后抒发情怀;借景物抒情:律诗、绝句大多是先描写景物,后抒发情怀; ②②借人物言志:词曲往往是咏物怀古,即借事物,借人物来表明心志思想内容也就在抒情言志的诗句里得借人物言志:词曲往往是咏物怀古,即借事物,借人物来表明心志思想内容也就在抒情言志的诗句里得 到集中的体现到集中的体现 (三)1 作榀风格: 含蓄,直率;婉转,自然;雄奇,平淡;沉郁,风趣;隐约,明朗;繁丰,简练;刚健,柔婉;清新,绮丽; 严密,疏放;深沉,平易;虚伶,朴实;高妙,浅俗;豪放,谨严 2 作家风格: 曹操诗风:苍凉雄健; 岑参诗风:雄浑奇拔; 王维诗风:恬淡生动; 孟浩苹诗风: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李白诗风:清新飘逸洒脱;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韩愈诗风:汽势磅礴、奇特新颖;李贺诗风:忧郁激愤;白居易诗风:平白清新、明丽清纯;刘禹锡诗风: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清丽俊逸、绮丽缠绵;杜牧诗风:含蓄绰约; 李煜词风:伤感细腻、清新秀丽,深沉凄婉辛弃疾词风:汽势雄壮、激昂豪放 范仲淹词风:苍凉悲壮;苏轼:旷达豪迈;陆游诗风: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三 1 按照诗歌的题材(表达思想感情的材料,所写的是哪方面内容)按照诗歌的题材(表达思想感情的材料,所写的是哪方面内容) ,我们将诗歌为以下几种类型(包括其意,我们将诗歌为以下几种类型(包括其意 境特点):境特点): 山水诗:清新优美,以山川风物为诗歌内容 田园诗:恬淡宁谧 ,以田园生活为诗歌内容 咏史诗:雄浑壮阔,以历史兴衰、前朝旧事、怀古讽今为诗歌内容 送别诗:依依不舍,以临行送别为诗歌内容 。
边塞诗:悲凉慷慨,以边塞军旅生活为诗歌内容 讽喻诗:沉郁激愤 羁旅行役诗:深沉凄凉 豪放派:词的思想内容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 婉约派:词写得比较婉曲,比较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 2 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 主要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1)表达方式: ①描写(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景—静景,近景—远景) ②议论 ③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衬托、用典、设问、反问) (3)表现手法:①直抒胸臆②借景抒情③托物言志(象征)④衬托 ⑤借古讽今(用典)⑥虚实相生⑧借形象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 3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 2、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 3、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A、区别比喻和打比方比喻通过将一件事物形容为另外一件事物,主要用在记叙文中用来形象、生动地表现 事物,而打比方主要用在说明文中通过事物的相似点用来说明事物的特征虽然有相似点,但是应用文体、 意义不尽相同 B、区别分类别和排比分类别就是将有部分共性的事物分门别类进行比较,可以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事物, 主要用在说明文中;而排比要三个以上内容、结构、语汽相似的词语、句子、段落等进行排列。
一般用在记 叙文、议论文体中,起加强汽势的作用 C、注意对比和作比较的不同前者主要是用于记叙文中,在特定的环境下将两相进行比较来突酬⊥表现作者 所要侧重的方面后者主要用在说明文中将两者或以上进行辨别,说明事物不同面的特征 D、注意表时间的数字年代和月份不是说明文如 2009 年 4 月 13 日,这里面的数字不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E、注意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和记叙文语言风格的区别前者一般比较平实、准确,但有时为了吸引读者也可以 用生动的语言后者可以是¤嘶波三折”、生动形象、扑朔迷离 F、注意引用在说明文和其他文体的不同作用前者是强调科学性和准确性,如《中国石拱桥》中引用唐朝张 嘉贞对赵州桥的概说“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而后者主要是为了体现权威性、文学性如朱自清的 《春》中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句子,就是为了加强读者对春风温暖特征的感悟 G、注意说明文中语言、数字的准确性和记叙文中语言模糊性的区别 以上八个注意事项如果在考试中能加以注意,就可以避免很多错误了7 7 上上 1 1 观沧海观沧海 【【三国三国】】曹操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萧,洪波涌起秋风萧萧,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歌以咏志 1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本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 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 2 最能总领全文的一个字是 (观) 3 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 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 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 (动静结合)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 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 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4 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 “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 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
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 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壮丽景象,体现了诗 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5 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博大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 6①“水何澹澹”的“何”体现了作者面对大海的惊奇,因为他看到了山岛的(巍峨)树木的 (茂盛)波浪的(汹涌) ②“涌”字用得很好,试作赏析 “涌”字准确地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显示了它雄壮的气势 ③ “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 (或主观感受) ,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④简要赏析画线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见义,是诗人 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表达了 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7 7 上上 2 2 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唐唐】】王湾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一句最能突出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