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沙基承载系数表.pdf
3页地基极限荷载是指地基土体完全发生剪切破坏时所承受的荷载,目前对于地基极限荷载的计算理 论仅限于整体剪切破坏型式对于局部剪切破坏及刺入剪切破坏,尚无可靠的计算方法,通常是先按 整体剪切破坏型式进行计算,再作某种修正极限荷载的求解有两类途径:一类是根据土体的极限平衡原理,另一类是根据模型试验先假定 在极限荷载作用时土中滑动面的形状,然后根据滑动土体的静力平衡条件求解极限荷载这类方法又 由于假设的滑动面形状不同,导出了多种形式的计算公式太沙基公式太沙基在 1943 年提出了确定条形浅基础的极限荷载公式太沙基认为当基础的长宽比l/ b≥5 及基础埋深 d≤b 时,就可视为条形浅基,基底以上土体看作是作用在基础两侧的均布荷载q=γd 太沙基假定基础底面是粗糙的,地基的滑动面形状如图 7-4 所示,可分为三个区:图 7-4 I 区--- 基础底面下的土楔ABC ,由于假定基底是粗糙的,具有很大的摩擦力,因此AB不会发生 剪切位移,该区内土体处于弹性压密状态,它像一个“弹性核”随基础一起向下移动;II 区--- 滑动面按对数螺旋线变化,在C点处螺旋线的切线垂直,D 、E点处螺旋线的切线与水平线成 45°-φ/2 角;III区--- 被动朗金区 (底角与水平线成 45°-φ/2 角的等腰三角形 )。
根据弹性土楔的静力平衡条件,可求得地基的极限荷载:式中: C--- 土的粘聚力, KPa ;q--- 基础两侧土压力q=γ0d,若地基土是均质,则基础两侧土压力q=γd;若地基土是非均质,则 γ0是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d--- 基底埋深, m ;b--- 基础宽度, m ;Nr、Nq、Nc--- 无量纲承载力系数,可根据内摩擦角从表 7-2 查出以上公式只适用于地基土整体剪切破坏情况,即地基土较密实,其P-S 曲线有明显的转折点,破 坏前沉降不大等情况对于松软土质,地基破坏是局部剪切破坏,沉降较大,其极限荷载较小太沙基建议采用较少的φ′,C′值代入公式计算极限荷载,即得:此时极限荷载公式为:式中 Nr′、Nc′、Nq′是相应于局部剪切破坏情况的承载力系数,根据降低后的摩擦角φ′查表7-2 表 7-2 太沙基公式承载力系数表φ0°5°10°15°20°25°30°35°40°45°Nr0 0.51 1.20 1.80 4.0 11.0 21.8 45.4 125 326 Nq1.0 1.64 2.69 4.45 7.42 12.7 22.5 41.4 81.3 173.3 Nc5.71 7.32 9.58 12.9 17.6 25.1 37.2 57.7 95.7 172.2 上述公式只适用于条形基础, 对方形和圆形基础, 太沙基建议按下列修正公式计算地基极限荷载:方形基础: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圆形基础: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式中 r 为圆形基础的半径,其余符号同前。
对于矩形基础 ( 宽为 b,长为 l ) ,可近似按 b/l值,在条形基础 ( b/l=0 ) 与方形基础 ( b/l=1 ) 的承 载力之间用插入法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