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辽宁省第二届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基本功比赛所引发的几点思考.docx
10页由“辽宁省第二届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基本功比赛”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于学友[内 容 提 要]2013年9月26日-29日,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辽宁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沈阳音乐学院承办的 “第二届辽宁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比赛暨‘自弹自唱’与‘合唱指挥’课程教学研讨会”在沈阳音乐学院举行此次比赛在于检验和推进我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水平,虽然参赛院校的部分选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通过这次比赛,也发现了“自弹自唱”这门课程在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等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本文拟从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特点和“自弹自唱”科目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比赛重点科目的必要性入手,对“自弹自唱”教学的基本要求及本次比赛中部分选手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以引发的思考和解决方法进行论述[Keys]音乐教育/自弹自唱/学科建设/课程设置J6[来自wWw.lW5u.CoM]27.0 :A :1001-5736(2013)04-0132-3一“自弹自唱”是一种综合音乐技能的展现方式,它综合了钢琴、声乐、乐理、视唱、和声、即兴伴奏、曲式、歌曲创作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内容,但并不是这些课程的叠加与重复。
自弹自唱”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是音乐教育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也是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1999年,国家教育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首次将“自弹自唱”作为“五项全能”的比赛项目之一这不仅对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更明确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和侧重点从第一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之后,全国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都将“自弹自唱”作为课程构建和课程设置的重点,各院校都先后开设“自弹自唱”课程并成立了相关的教研室,以培养学生“自弹自唱”、“即兴伴奏”能力作为教研室主要教学工作在国家教育部先后举办的七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中,作为五项全能科目之一的“自弹自唱”,既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崭露头角、一鸣惊人的机遇,同时也成为许多院校参赛选手挥之不去的梦魇之项自弹自唱”选手在展现个人综合能力和对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程度的同时,也影射了选手所在院校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而通过比赛来促进各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整体水平的进步,相互取长补短、积累经验、完善自身的不足才是比赛的主旨和目的所在。
本着这一原则,为了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加快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共同推动音乐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辽宁省教育厅于2013年9月26日-29日在沈阳音乐学院举办了“辽宁省第二届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基本功比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这次比赛所显现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二此次比赛所遇到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即参赛选手在自选曲目与抽签曲目方面的巨大反差大部分选手的自选曲目都发挥较好,而绝大多数选手在抽签曲目都发挥的不尽如人意,甚至于判若两人这种反差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临场发挥——“即兴”演奏演唱能力的欠缺,但深究其内因,却体现了诸多课程教学内容的偏颇和所学内容相互割裂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缺失在“自弹自唱”抽签曲目比赛环节中,参赛选手需抽一首简谱歌曲(基本是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曲目),抽到曲目后,准备10分钟然后要有表现的演唱(唱词),同时,自己要配以规范的伴奏,自弹自唱在十分钟的准备时间内,选手要从一份简谱歌曲中提炼、分析、总结出大量信息,这不仅需要选手对于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全面掌握,更需要选手将所学的各门知识内容有机加以整合这其中包括乐曲的速度、音准、节拍、表情、风格、调式特征——(基本乐理与视唱知识范畴);歌曲的段落结构划分、曲式结构特征、歌词内涵与音乐所要表的形象特征等——(作品分析范畴);歌曲钢琴伴奏织体的设计与布局、不同段落伴奏音型的选择与对比——(即兴伴奏范畴);和弦的选择和连接——(和声与键盘和声范畴);对一些间插句、连结句的创作——(创作的范畴);最后通过选手要钢琴演奏、声乐演唱来完成——(钢琴演奏、声乐演唱范畴)。
这些因素在许多选手抽签曲目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其中,缺乏系统的整合训练在“抽签曲目”这一环节中暴露无遗基于此,笔者将此次比赛中参赛选手所出现的一些不足以及其深层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1.简谱识读许多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从小学习钢琴,对于五线谱相对熟悉,而对于简谱,除了在高考和乐理课中进行过简单的译谱练习外,平常几乎从不涉及也没有过专门的练习,因此在拿到简谱时,很多学生连准确唱出旋律都有困难,更不用说面对着简谱“自弹自唱”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为国家输送高质量、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现在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简谱版较多,可以试想,连简谱识读都有困难的学生今后如何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此次“自弹自唱”基本功比赛中,许多选手面对“抽签曲目”发挥失常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对于简谱不能迅速识读试想一下,在有限的十分钟之内,如果连简谱旋律都未能谙熟于心,又怎么会考虑到诸如乐曲结构、风格特征、钢琴伴奏织体、和弦选配等其他因素,更谈不到能有表情的演唱和演奏了2.视唱能力虽然在高考入学专业课加试中,视唱练耳考试会将视唱与听音同时写入考试大纲,但由于报名人数多和视唱考试单人面试的特殊形式,全国很多高校在入学考试时的视唱考试项目往往被压缩至较低分值甚至干脆不考。
很多学生进入大一时,虽然听力笔试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视唱部分则十分薄弱尽管在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乐理与视唱练耳一直作为必修课程,但由于高考视唱练耳考试中“重听力、轻视唱”的积习所致,许多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课依旧将侧重点放在音程、和弦、节奏、旋律听记等听力方面的练习,视唱练习少之又少,而期末考试中视唱部分所占分值的比例也很低在这次比赛中,许多选手在抽选曲目中出现的走音、节奏错误、甚至无法连贯弹奏和演唱等问题,都是多年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视唱练习没有加以足够重视的结果所致这不仅仅与选手自身的学习方式和态度有关,更与音乐类高考加试的制度弊端和本科课程设置以及课程的教学导向性有直接关系3.声乐作品的涉猎范围许多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声乐作品的涉猎范围往往存在思想上的误区,他们对一些美声、民族声乐的大型作品特别重视,而对一些小型声乐作品、民歌和儿童歌曲则嗤之以鼻殊不知,一些小型声乐作品在演唱技巧、风格处理和咬字发音等方面的要求和难度是丝毫不逊色于大型作品的而且,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所要面对的是中小学学生,这些学生所需要学习的正是一些小型的民歌和儿歌在此次比赛中,一些发挥失常的选手正是抱有上述的错误观点,所以才在“自弹自唱”抽签曲目环节中出现了问题。
一些选手在平时的声乐课学习和期中、期末考试中,都选择较大型的声乐作品进行演唱,对小型乐曲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所以在抽选曲目中,面对仅仅是几个乐句或者是两个乐段规模的小型声乐作品手足无措,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4.键盘和声配置目前,大部分音乐教育专业和声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四部和声写作与和声分析,没有开设键盘和声课程而音乐教育专业应侧重于培养学生键盘和声的应用能力与和声分析能力这不仅体现了音乐教育专业更加倾向于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更说明了键盘和声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今后走向中小学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学生平时在作四部和声习题时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而在即兴伴奏时,需要考虑和弦、选择织体音型、准确的在钢琴上演奏出来并同时正确地演唱旋律这一连串的思维过程要在瞬间完成,如果用秒来计算也不为过因此、键盘和声的学习和训练不仅需要相当长的实践过程来加强应变能力,更需要正确的方法和熟练地掌握各种织体音型在此次比赛中,一些学生在“自弹自唱”抽签曲目时,钢琴即兴伴奏的和声配置能使用主、下属、属和弦并能够演奏出来就很好了,还有的选手是脑子里知道配什么和弦,可手在键盘上找不到位置大多数选手的和声配置杂乱无章,甚至连他们自己在配什么和弦都不清楚,这些现象都充分暴露了键盘和声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欠缺和不足,因此也亟待解决。
5.钢琴即兴伴奏与编配可以说,“自弹自唱”的关键取决于钢琴即兴伴奏与编配能力很多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程度并不低,部分学生入学时就已经能演奏像肖邦、李斯特、贝多芬等作曲家的难度较高的钢琴作品但有些学生自己也发现,钢琴程度有时和即兴伴奏水平并不成正比并不是说钢琴程度高就能够拿来一首单旋律的歌曲马上在钢琴上编配出高质量的伴奏这就说明,李斯特或肖邦的某一首练习曲要经过一段时间刻苦练习后才可以很流畅的演奏,即兴伴奏同样也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真正做到“即兴”在此次比赛中,许多参赛选手在为抽签曲目编配伴奏时,不仅暴露了平时缺乏系统学习和练习的问题,还反映了选手并没有将平时所学的其他科目与即兴伴奏融会贯通的加以整合如伴奏织体单一,伴奏织体与音型从头至尾没有任何变化;键盘和声的实践能力贫乏,除了正三和弦外,很少使用副三和弦以及七和弦更有些选手,只考虑“即兴”,而丝毫没有规范性如:乐曲的和声布局、音型布局、曲式结构的划分、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协调关系、人声与琴声在间奏时此消彼长的平衡等等由此可见,钢琴即兴伴奏与编配即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多门课程交叉融合的过程,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经验三以上是在这次比赛中,参赛选手所暴露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参赛选手临场发挥失常所致,更有课程设置、任课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当务之急,我们在总结问题的同时,更应该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切实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构建、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的改进,才是解决问题,提高“自弹自唱”整体水品的关键所在1.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革在“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中,首先要加强简谱读谱能力的训练,不能仅仅局限在五线谱与简谱的书面互译练习,更要加强简谱的视唱(视奏)训练,即真正做到拿到简谱马上能在钢琴上弹奏并准确唱出旋律的调式和音高、节拍等;其次,视唱练耳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首调”和“固定调”训练的概念,有的教师和学生并没有从音乐教育专业本身的特点出发,忽略了本专业综合性、实用性的特点而过分强调“固定调”训练,忽略“首调”思维对于简谱快速识读的辅助作用,这也是一些选手在“自弹自唱”抽签曲目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谱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读谱逻辑思维有些学生拿到乐谱后不考虑乐曲的速度、风格、节拍、调式特征、节奏特征、旋律特征,这样的读谱习惯直接影响着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演唱。
以上几点不仅仅需要视唱练耳和乐理教师的努力,更需要钢琴教师、声乐教师、即兴伴奏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协助和努力音乐教育专业和声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如何体现和声应用能力与键盘和声的实用性是音乐教育专业和声教学中要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实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具体步骤之一但理论与实践怎样结合,如何将所学到的和声理论应用到即兴伴奏中,是需要和声教师、即兴伴奏教师、歌曲创作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完成的增加键盘和声即兴演奏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作业量,提高平时和期末考试中键盘和声部分的考试分值比例,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于键盘和声的重视程度,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的加强虽然说“自弹自唱”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展现,是考察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目前的现状是,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歌曲写作、作品分析、钢琴、声乐各课程的教材和课程内容在学生完成学习后,能否具备完备的“自弹自唱”能力?我们当然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高素质和超强的能力将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地在“自弹自唱”中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