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益生菌用于水产 (2).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9813906
  • 上传时间:2022-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52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调水作用快速发展的水产业集约化生产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在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模式下,养殖水体自身污染非常严重,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养殖过程中饵料利用率较低,养殖过程中大量的残饵、生物代谢物、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积累于养殖池底,这些有机物在嫌气细菌的作用下会腐败分解产生大量对水产养殖动物有毒的物质,导致养殖水体的理化环境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另一方面,人类生活污水、各种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等的超量排放,污染了养殖用水水源,造成养殖水质下降,养殖环境恶化病原微生物种类增多和传播速度加快,养殖生物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发生中等程度以上的养殖病害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20%以上,年损失产量超过146多万吨在海水养殖业和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养殖上尤为严重随着 水 产 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池的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高有机物的大量投放使残饵、鱼虾的排泄物等富营养因子共存于一个水体,加上池塘自净与调节能力的降低养殖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生物耗氧量(BOD),氨氮、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指标严重超标,池塘水质恶化,鱼虾病害频频发生有机物污染、氨氮、亚硝态氮积累是池塘养殖水体恶化,鱼虾病害发生和品质下降的主要诱因。

      利用水体有益微生物实施生物修复是目前研究与开发的热点,筛选获得净水功能和制剂生产性能优良的优势芽孢杆菌菌株或其组合是创制高效微生态净水产品的关键益生菌—复合水产微生态制剂是指由许多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构成、可以直接使用的活菌制剂,它具有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低成本、效果显著等特点,有效地克服抗生素、激素、防腐剂、农药、化肥等化学农业所产生的种种副作用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大部份养殖用户已逐步由过去,等养殖对象生病——滥用鱼药(受到鱼病高峰期爆发性死亡等突发性事件影响),转变为:预防为主导的新型养殖模式——水体环境修复在养殖水体中有益菌与有害菌同时存在,当水体恶化时,实际是有害菌占有绝对优势,从而导致不适合养殖对象的生存水质的恶化是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水体恶化,水体菌相藻相的不平衡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形成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各种综合因素引发的我们平时如能做到利用微生态制剂(即有益菌)定期调节水质、改良底质,就能防止养殖对象水体环境的恶化,从而让养殖对象少生病或不生病在生产上各类养殖业主使用水产微生态制剂时却会发现:有的使用效果明显;有的客户初期效果明显,但反弹快;另一部份客户使用效果却没有。

      根据我们现场调查和与养殖业主交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生产厂家生产水平莨莠不齐益生菌无论内服还是外用的确有确定的效果从2007年全国第一次水产微生态协作会议统计,全国生产销售水产微生态制剂的厂家有上百家,其中具有正规的生产设备及发酵工艺厂家并不太多加上目前国家对微生态制剂缺少统一的标准,从而造成一种门槛低易进入的观念一个小作坊就可生产水产微生态制剂另一方面养殖用户普通对于兽药认证GMP标志较为熟悉,但实际兽药GMP生产与微生态制剂生产工艺截然不同往往在购买时,误认为具有此认证的也具有生产微生态制剂资格,其实不然微生态制剂的生产需要菌种培养设备、多个菌种种子罐、复合发酵罐等设备构成不具备此设备的生产厂家有可能是通过购买源液、稀释、勾兑简单生产,从而导致各类客户购买、使用效果不明显甚至由于生产工艺简单杂菌含量较多反而起到反作用等等二、科学使用益生菌制剂是第二个重点环节复合微有益菌的使用,需要科学的使用,否则会造成效果不明显或是反作用如肉眼观看水体浑浊、不良时,某种意义上来分析水体中含有悬浮物、有害有机质、饵料残物、粪便等过多,因用以芽孢为主导菌进行分解但生产上会出现,养殖对象三到五天左右时间却出现浮头等现象产生,从而让客户感到不满意。

      产生的原因有可能是没有进行事先的水体常规检测,实际此水体中溶解氧偏低而芽孢每三十秒繁殖一次,耗氧量较大同时氧气不足只能降低氨氮,不能降亚硝酸盐如:使用单一光合细菌需要光照,有机物丰富,在光照不充足、水质偏酸性的环境中使用,效果肯定不明显又如:对于水体明显发生发黑、池底老化状况的水体,必先用生物底改,再辅以乳酸菌、放线菌为主导菌种进行调水在实际使用如不先进行最大限度的改底,就算有效果由于底部有害机质及饵料残物、养殖对象粪便等长期在底部,调水时没有以分机能力较强的芽孢为主导复合菌种进行最大限底的分解从而导致一但出现下雨等天气影响,水体的搅拌动,底部有害物质又渗入到水体中部及上部促使水体环境变恶劣(如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及摄食三、正确认识水产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调水作用 (一)水产养殖中的调水包括肥水和净水肥水的含义,一般有以下几种: A、营养盐类含量高 B、有机物含量高   C、可消化有益藻类含量高 我们所说的肥水的要求实际上指水体中可消化利用的浮游植物含量高,即水色浓 距检测,浮游植物量<5mg/L时,一般水面无色,5~10mg/L时有清淡的水色(透明度>50cm),10~20mg/L时水色较浓,大于20mg/L时,水色很浓,透明度<40cm。

          为了达到理想的养殖用“肥水”,在养殖初始阶段,一般往水中投入较多的有机肥和化肥、生物肥化肥的效果比较速效,但肥效短;有机肥的肥效长,但肥效慢现在,一般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的营养成分大多数都是有机大分子(蛋白、脂肪、糖类、难溶性有机酸等),不能直接被藻类吸收,必须经过水中的细菌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肽类最终矿化成无机盐(磷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才能被植物吸收在养殖初期,水中的细菌数量还比较少,因此在此时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用于分解水中的有机大分子,经氧化、氨化、光合磷酸化、解磷、固氮等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转化成易被藻类利用的无机盐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于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来自两方面的内容:A、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中的活菌,可以在水中产生多种分解酶,将有机肥中的大分子分解成为小分子,但这一过程发生在芽孢杆菌激活扩繁之后B、制剂中枯草芽孢杆菌代谢产生的酶类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中有丰富的多种酶类,比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多糖酶等等这些酶类在进入水中之后就开始发挥分解有机肥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水体中添加芽孢杆菌制剂可使水体变绿(水肥)的时间提前3天左右随着水温的升高,提前的速度还会更快 同时芽孢杆菌制剂的载体类型对于肥水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A、载体的可溶性整个制剂的溶解性越好,肥水的效果越好溶解好的载体可以在水中有均匀的分布,增加制剂与有机肥以及大分子接触的机会,提高制剂中的酶与菌体分解的效果同时溶解性好,可以使菌体在水中的分布不会出现局部浓度高而刺激原生动物与轮虫的增长       B 载体的有机与无机性常用的无机载体有麦饭石粉、沸石粉、膨润土、小苏打等有机载体有麸皮、次粉、玉米粉、糠、淀粉、葡萄糖等总的来说,无机载体内含多种常量和微量营养素,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小苏打则含有藻类生长繁殖所需要的碳源 有机载体在水中分解为藻类能利用的元素需要很长的时间,而进一步分解为水生动物的食物则比较容易,易于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淀粉与葡萄糖价格比较贵,一般较少采用因此在养殖早期,为了促进藻类的生长与繁殖,促进肥水,一般不采用有机载体,而采用无机载体    在早春或养殖水域的培水期,要利用微生物制剂促进肥水,采用无机载体或可溶性载体,避免出现施肥多,水生动物多,原生动物、轮虫与枝角类提前出现,大量吞食新生藻类而导致藻类繁殖不起来,施肥不见“水肥”,水质恶化,鱼虾放养后出现缺氧而导致养殖失败 (二)  枯草芽孢杆菌对藻相平衡的影响      鲜、活、肥、爽是水产养殖业主追求的水质目标。

      平时所说的老水一是指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水色发黑;二是指水色过浓,透明度过低(<10cm),浮游生物量过大,藻类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PH值居高不下(9~10)实际上,以上两种含义是水质老化的两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如出现后一种情况,很快就会出现第一种情况都是藻类过度繁殖后大量消耗水中营养和碳酸盐,而使养分不足,而出现藻群大量集体死亡的情况出现水老的情况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A、水温偏高,藻类生长过快B、水过肥,有机含量高,营养过剩,但不是藻类能够利用的营养,相反此时藻类能够利用的营养相对不足C、 PH值偏高(9~10)综合来说,就是水中的能量和营养传递机制出了问题要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就要根据水域环境的物质流与能量流特点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每一个养殖环境中,都存在一个由无机物、非生命有机物与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原生动物四大生物种群所组成的生态体系这一体系的动向,直接左右着池塘水质的变化有机物质包括饲料残饵、水生动物及各种生物的排泄物、水生植物尸体等,它们与池塘中的生物种群有着密切的关系养殖水域中的有机物,只有及时得到自身的净化与处理,生物群体之间才能维持平衡态势早期池塘中,它们各具有相应的群体数量。

      以浮游植物为一方,浮游动物和原生动物为第二方,细菌为第三方,当它们在池塘中的结构是正常的、合理的话,就共同维持了养殖环境有机体系的平衡 其平衡的内在实质是:浮游动物:浮游植物=1:100万,或者说浮游动物占浮游植物的1/100万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第三方的细菌种群,就对这个比例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它可以分解有机物为小分子,释放出无机盐,被藻类生长利用,从而促进藻类生长繁殖;又可以作为原生动物和轮虫、枝角类的食物,促进浮游动物的生长  养殖水域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A、空气中微生物B、水生动物肠道中排出的细菌C、土壤中的细菌由于水体的相对厌氧与水生动物肠道的相对厌氧, 在水中的细菌以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为主特别是在投放水生动物以后,来源于水生动物肠道中排出的细菌就成了养殖水体中细菌的主要来源 对于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氧化能力,通常是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厌氧菌有机物如果氧化不彻底,就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的代谢产物因此自然条件下水体中的微生物菌群不能担负在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方式即使采用充氧曝气方式,但因水中菌群好氧分解能力不足,而使这种水体自净方式显得非常脆弱      水生动物的粪便中有大量的肠道厌氧细菌(可占粪便总体积的1/3~1/2),他们降解水中有机物的能力不强。

      但可作为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的食物,营养价值却比水中的有机颗粒高很多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实验证明一些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对于轮虫和原生动物具有非常重要的营养价值于建平(1989、1990)研究发现在无菌状态下,面包酵母对于轮虫没有饵料价值,而当添加了由轮虫培养池外分离的芽孢杆菌、假单胞菌以后大大增强了面包酵母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实验表明,用枯草芽孢杆菌的菌体与发酵鸡粪和氨基酸发酵液按一定的比例饲喂臂尾轮虫,轮虫的生长效果很好,繁殖速度快这是因为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2据推算每个轮虫每小时至少可从细菌体内摄取2.7×10-13维生素B12克因此,自 开始喂料起,浮游动物数量的上升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趋势    为了尽量维持1:100万这一平衡关系,我们就需要对水域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控制,投入分解粪便、残饵能力强的需氧菌——芽孢杆菌,对水中有机物进行彻底、及时的降解,以满足藻群生长的物质需求枯草芽孢杆菌是理想的选择之一枯草芽孢杆菌的调水作用主要发生在藻类生长的平衡期在这段时间,新生长的藻类和死亡的藻类基本是平衡的此时投入枯草芽孢杆菌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分解死亡藻类、残饵、粪便,及时促进新生藻类的出现。

      这时芽孢杆菌制剂的投放有几个应该引起关注的点:A、芽孢杆菌的数量投放量要比肥水时大得多原因有(1)此时水中有机物的含量非常高,量少了效果不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