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常识PPT精选文档.ppt
54页语文文学常识语文文学常识 一、一、《《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是我国最早的 二、二、《《氓氓》》中中“抱布贸丝抱布贸丝”中的中的“布布”一说为布匹,其实一说为布匹,其实“布布”还为还为古代古代 的名称 诗歌总集诗歌总集 钱币钱币 三、三、《《离骚离骚》》 “ “帝高阳之苗裔兮帝高阳之苗裔兮””中中““高阳高阳””是指是指 A.A.黄帝黄帝 B.B.颛顼颛顼 C.C.帝喾帝喾 D.D.舜舜 B三皇:三皇:燧人燧人( (燧皇燧皇) )、伏羲、伏羲( (羲羲皇皇) )、神农、神农( (农皇农皇) )。
五帝:五帝: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帝、颛顼、帝喾、尧、舜 四、四、《《离骚离骚》》 “ “朕皇考曰伯庸朕皇考曰伯庸””中中““皇考皇考””是对是对 的的美称 已故父亲已故父亲 五、五、““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中中““床床””是指一种是指一种 一种坐具一种坐具 六、六、10791079年苏轼因年苏轼因 被被贬黄州,并写下了著名的贬黄州,并写下了著名的““赤壁三文赤壁三文”” 乌台诗案乌台诗案 七、七、““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中““既望既望””是指是指 。
农历十六农历十六 六、六、““巾帼不让须眉巾帼不让须眉””人们人们为什么称呼女士为为什么称呼女士为““巾帼巾帼””?? 源自古代妇女头饰源自古代妇女头饰七、我们所称的七、我们所称的““一甲子一甲子””是指多少年?是指多少年?六十年六十年八八 、、““耄耋之年耄耋之年””是指是指哪个年龄段?哪个年龄段? 八九十岁八九十岁九、九、《《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谨庠序之教,申之于孝悌之义之教,申之于孝悌之义””中中““庠庠序序””是指是指 学校;商叫序,周叫庠学校;商叫序,周叫庠《《诗诗》《》《书书》《》《礼礼》《》《易易》》《《乐乐》《》《春秋春秋》》 十、韩愈十、韩愈《《师说师说》》“好古文,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中“六艺六艺”是指是指 十一、十一、 古代祭祀时的古代祭祀时的““三牲三牲””是是指哪三种动物?指哪三种动物? 猪牛羊猪牛羊十二、明清科举殿试十二、明清科举殿试前三名分别称什么?前三名分别称什么?状元、榜眼、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十三、曹操十三、曹操《《短歌行短歌行》》““何以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唯有杜康””中的中的““杜康杜康””以以人名代指人名代指““酒酒””杜康是我国杜康是我国酒的发明者酒的发明者十四、科举考试由皇帝亲十四、科举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叫:自主持的考试叫:殿试殿试十五、在人与人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十五、在人与人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书面语,下面属于他人母亲雅等书面语,下面属于他人母亲雅称的是(称的是( )) A A、椿萱、椿萱 B B、萱堂、萱堂 C C、泰山、泰水、泰山、泰水 D D、巾帼、巾帼 【雅称】一种美称。
自家父母称【雅称】一种美称自家父母称““椿萱椿萱””,他人母亲称,他人母亲称““萱堂萱堂””,岳父母称,岳父母称““泰山、泰水泰山、泰水””,妇女称,妇女称““巾帼巾帼””,男,男子称子称““须眉须眉””,同学称,同学称““同窗尊称】也叫敬称自家父母称【尊称】也叫敬称自家父母称““高堂、双亲、膝下高堂、双亲、膝下””,,别家父母称别家父母称““令尊、令堂令尊、令堂””,老师称,老师称““恩师恩师””,他家房居,他家房居称称““尊府尊府””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对对皇太子、亲王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的敬称是殿下殿下 B•16161616、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及笄及笄及笄jījījījī之之之之年年年年””””、、、、““““弱冠之年弱冠之年弱冠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而立之年而立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不惑之年不惑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花甲之年花甲之年花甲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指称的年龄分别是:(指称的年龄分别是:(指称的年龄分别是:( ))))•A A A A、、、、15151515岁、岁、岁、岁、20202020岁、岁、岁、岁、30303030岁、岁、岁、岁、40404040岁、岁、岁、岁、60606060岁岁岁岁•B B B B、女子、女子、女子、女子15151515岁、男子岁、男子岁、男子岁、男子20202020岁、岁、岁、岁、50505050岁、岁、岁、岁、60606060岁、岁、岁、岁、70707070岁岁岁岁•C C C C、女子、女子、女子、女子15151515岁、男子岁、男子岁、男子岁、男子20202020岁、岁、岁、岁、30303030岁、岁、岁、岁、40404040岁、岁、岁、岁、60606060岁岁岁岁•D D D D、、、、13131313岁、岁、岁、岁、20202020岁、岁、岁、岁、30303030岁、岁、岁、岁、50505050岁、岁、岁、岁、60606060岁岁岁岁•解析:解析:解析:解析:及笄及笄及笄及笄jījījījī之年之年之年之年指女子满了指女子满了指女子满了指女子满了151515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古代男子结婚的年龄;古代男子结婚的年龄;古代男子结婚的年龄;古代男子20202020岁岁岁岁行冠礼行冠礼行冠礼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表示已经成年,,表示已经成年,,表示已经成年,而立而立而立而立之年之年之年之年是男子三十岁是男子三十岁是男子三十岁是男子三十岁( ( ( (立,立,立,立,““““立身、立志立身、立志立身、立志立身、立志””””之意之意之意之意) ) ) ),,,,不惑之年不惑之年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是指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是指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是指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是指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花甲之年花甲之年花甲之年花甲之年指老人六十岁。
旧时指老人六十岁旧时指老人六十岁旧时指老人六十岁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一个甲子一个甲子一个甲子 C年龄的称谓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用一种与年古人的年龄有时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垂髫 (tiáo)(tiáo)是三四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四岁的少年豆蔻豆蔻是十三四岁女子是十三四岁女子束发束发是男子十五岁是男子十五岁弱冠弱冠是男子二十岁是男子二十岁而立而立是男子三十岁是男子三十岁不惑不惑是男子四十岁是男子四十岁知天知天命命是男子五十岁是男子五十岁花甲花甲是六十岁是六十岁古稀古稀是是七十岁耄耄(mào)(mào)耋耋(dié)(dié)指八九十岁指八九十岁期期颐颐指一百岁指一百岁•中国古代,交朋友总是有很多说法下面叙述朋友交往中国古代,交朋友总是有很多说法下面叙述朋友交往中国古代,交朋友总是有很多说法下面叙述朋友交往中国古代,交朋友总是有很多说法。
下面叙述朋友交往说法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 ))))•A A、竹马之交、竹马之交、竹马之交、竹马之交————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竹马:小孩竹马:小孩竹马:小孩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当马骑的竹竿当马骑的竹竿当马骑的竹竿•B B、患难之交、患难之交、患难之交、患难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C C、布衣之交、布衣之交、布衣之交、布衣之交————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D D、贫贱之交、贫贱之交、贫贱之交、贫贱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A•解析:解析:解析:解析:•竹马之交竹马之交竹马之交竹马之交――――――――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
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要好的朋友要好的朋友要好的朋友•刎颈之交刎颈之交刎颈之交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忘年之交忘年之交忘年之交忘年之交――――――――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莫逆之交莫逆之交莫逆之交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患难之交患难之交患难之交患难之交――――――――共同经历患难的朋友共同经历患难的朋友共同经历患难的朋友共同经历患难的朋友•布衣之交布衣之交布衣之交布衣之交――――――――平民之间的交往,也指显贵者与没有官平民之间的交往,也指显贵者与没有官平民之间的交往,也指显贵者与没有官平民之间的交往,也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职、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职、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职、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贫贱之交贫贱之交贫贱之交贫贱之交――――――――指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指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
指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指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金兰之交金兰之交金兰之交金兰之交――――――――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金兰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金兰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金兰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金兰: : : : 原指牢固原指牢固原指牢固原指牢固而融洽的友情而融洽的友情而融洽的友情而融洽的友情•忘年之交忘年之交忘年之交忘年之交――――――――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指年龄、辈分不相当而结交为友•忘形之交忘形之交忘形之交忘形之交――――――――指彼此以心相许,不拘身分、形迹的知指彼此以心相许,不拘身分、形迹的知指彼此以心相许,不拘身分、形迹的知指彼此以心相许,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 1717、我国农历采用、我国农历采用““干支干支””纪年,纪年,2008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我国喜迎奥运年是农历戊子年,我国喜迎奥运 20102010年世博会又在我国上海召开年世博会又在我国上海召开20102010年是年是农历农历( ) ( ) A A、丁亥年、丁亥年 B B、己丑年、己丑年 C C、庚寅、庚寅年年 D D、辛卯年、辛卯年 C1..求天干的方法求天干的方法。
用公历年减用公历年减3除除10的余数2.求地支的方法.求地支的方法 用公历年减用公历年减3除除12的余数根据求天干的方法,根据求天干的方法,2011年的余数是年的余数是8,天干为辛;,天干为辛;根据求地支的方法,余数是根据求地支的方法,余数是4,地支是卯;,地支是卯;最后得出最后得出2011年是年辛卯(兔年)年是年辛卯(兔年) •中国古人用中国古人用中国古人用中国古人用““““天色纪时法天色纪时法天色纪时法天色纪时法””””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yú)(yú)(yú)中、日中、中、日中、中、日中、中、日中、日昳日昳日昳日昳(dié)(dié)(dié)(dié)、晡、晡、晡、晡(bū)(bū)(bū)(bū)时、日入、黄昏、人定从夜晚时、日入、黄昏、人定从夜晚时、日入、黄昏、人定从夜晚时、日入、黄昏、人定从夜晚23232323时至凌时至凌时至凌时至凌晨晨晨晨01010101时开始第一个时辰,依次循环。
下面根据天色的变化理解时开始第一个时辰,依次循环下面根据天色的变化理解时开始第一个时辰,依次循环下面根据天色的变化理解时开始第一个时辰,依次循环下面根据天色的变化理解的时辰正确的是:(的时辰正确的是:(的时辰正确的是:(的时辰正确的是:( ))))•①①①①《《《《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句中句中句中句中““““鸡鸡鸡鸡鸣鸣鸣鸣””””是凌晨是凌晨是凌晨是凌晨01010101时至时至时至时至03030303时;时;时;时;•②②②②《《《《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 ” ” 句中句中句中句中““““黄昏黄昏黄昏黄昏””””是晚上是晚上是晚上是晚上19191919时至时至时至时至21212121时,时,时,时,““““人定人定人定人定””””是夜晚是夜晚是夜晚是夜晚23232323时至凌晨时至凌晨时至凌晨时至凌晨01010101时;时;时;时;•③③③③《《《《李愬雪夜入蔡州李愬雪夜入蔡州李愬雪夜入蔡州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夜半雪愈急夜半雪愈急夜半雪愈急””””,句中,句中,句中,句中““““夜半夜半夜半夜半””””是夜是夜是夜是夜晚晚晚晚23232323时至凌晨时至凌晨时至凌晨时至凌晨01010101时;时;时;时;•④④④④《《《《李愬雪夜入蔡州李愬雪夜入蔡州李愬雪夜入蔡州李愬雪夜入蔡州》》》》::::““““晡时,门坏晡时,门坏晡时,门坏晡时,门坏””””,句中,句中,句中,句中““““晡时晡时晡时晡时””””是下是下是下是下午午午午17171717是至是至是至是至19191919时。
时•A A、、、、①②①②①②①② B B、、、、①③①③①③①③ C C、、、、②③②③②③②③ D D、、、、③④③④③④③④B•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夜半时分(夜晚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夜半时分(夜晚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夜半时分(夜晚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夜半时分(夜晚23232323时至凌晨时至凌晨时至凌晨时至凌晨01010101时),计时),计时),计时),计第一个时辰第一个时辰第一个时辰第一个时辰• •鸡鸣,又名荒鸡:鸡叫时候(凌晨鸡鸣,又名荒鸡:鸡叫时候(凌晨鸡鸣,又名荒鸡:鸡叫时候(凌晨鸡鸣,又名荒鸡:鸡叫时候(凌晨01010101时至时至时至时至03030303时)•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夜日交替凌晨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夜日交替凌晨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夜日交替凌晨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夜日交替凌晨03030303时至时至时至时至05050505时)时)时)时)•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太阳初升清晨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太阳初升。
清晨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太阳初升清晨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太阳初升清晨05050505时至时至时至时至07070707时)时)时)时)• •食时,又名早食等:早饭时间,(早晨食时,又名早食等:早饭时间,(早晨食时,又名早食等:早饭时间,(早晨食时,又名早食等:早饭时间,(早晨07070707时至时至时至时至09090909时)• •隅中,又名日禺隅中,又名日禺隅中,又名日禺隅中,又名日禺yúyúyúyú等:临近中午上午等:临近中午上午等:临近中午上午等:临近中午上午09 09 09 09 时至时至时至时至11111111时)•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中午时候(上午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中午时候(上午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中午时候(上午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中午时候(上午11111111时至下午时至下午时至下午时至下午13131313时)• •日昳日昳日昳日昳diédiédiédié,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下午,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下午,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下午,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下午13131313时至时至时至时至15151515时)。
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晚饭时间(下午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晚饭时间(下午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晚饭时间(下午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晚饭时间(下午15151515食至食至食至食至17171717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太阳落山下午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太阳落山下午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太阳落山下午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太阳落山下午17171717是至是至是至是至19191919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天地昏黄晚上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天地昏黄晚上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天地昏黄晚上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天地昏黄晚上19191919时至时至时至时至21212121时)时)时)时)• •人定,又名定昏等:安歇睡眠晚上人定,又名定昏等:安歇睡眠晚上人定,又名定昏等:安歇睡眠晚上人定,又名定昏等:安歇睡眠晚上21212121时至时至时至时至23232323时) •古代有古代有古代有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月相纪日法月相纪日法月相纪日法””””,指用,指用,指用,指用““““朔、望、既望、晦朔、望、既望、晦朔、望、既望、晦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等表示月相等表示月相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
每月第一天叫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朔朔朔””””,月中叫,月中叫,月中叫,月中叫““““望望望望””””,,,,““““望望望望””””后后后后这一天叫这一天叫这一天叫这一天叫““““既望既望既望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每月最后一天叫,每月最后一天叫,每月最后一天叫““““晦晦晦晦””””下面关于下面关于下面关于下面关于““““月相纪月相纪月相纪月相纪日法日法日法日法””””用法分析正确的是:(用法分析正确的是:(用法分析正确的是:(用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①①①《《《《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在丁卯三月之望在丁卯三月之望在丁卯三月之望””””,,,,““““望望望望””””阴历三月十五阴历三月十五阴历三月十五阴历三月十五日•②②②②《《《《庄子庄子庄子庄子• •逍遥游逍遥游逍遥游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朝菌不知晦朔朝菌不知晦朔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朔晦朔晦朔””””,晦:阴历,晦:阴历,晦:阴历,晦:阴历每月初的一天;朔:阴历月末的一天。
每月初的一天;朔:阴历月末的一天每月初的一天;朔:阴历月末的一天每月初的一天;朔:阴历月末的一天•③③③③《《《《赤壁赋赤壁赋赤壁赋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既望既望既望””””就是阴历七就是阴历七就是阴历七就是阴历七月十六日月十六日月十六日月十六日•④“④“④“④“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朔日朔日朔日””””指六月初一至初指六月初一至初指六月初一至初指六月初一至初九•⑤“⑤“⑤“⑤“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朔五日朔五日朔五日朔五日””””指这个月初五指这个月初五指这个月初五指这个月初五•⑥“⑥“⑥“⑥“正月晦日巷死正月晦日巷死正月晦日巷死正月晦日巷死晦日晦日晦日晦日””””,正月末的一天正月末的一天正月末的一天正月末的一天•⑦“⑦“⑦“⑦“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朔四日朔四日朔四日朔四日””””指这个月初指这个月初指这个月初指这个月初四。
四•A A A A、、、、①③④ ①③④ ①③④ ①③④ B B B B、、、、②⑤⑥ ②⑤⑥ ②⑤⑥ ②⑤⑥ C C C C、、、、③④⑦ ③④⑦ ③④⑦ ③④⑦ D D D D、、、、③⑤⑦③⑤⑦③⑤⑦③⑤⑦D•解解析析::•②②《《庄庄子子•逍逍遥遥游游》》::““朝朝菌菌不不知知晦晦朔朔””晦晦朔朔””,,晦晦::阴阴历历每每月月末末的的一一天天;;朔朔::阴阴历历月月初初的的一一天天•④④““今今当当六六月月朔朔日日,,乃乃是是妃妃子子诞诞辰辰朔朔日日””是是指指六六月月初初一一 •古代诗歌中包含着古代重要城镇的文化内涵下列诗古代诗歌中包含着古代重要城镇的文化内涵下列诗古代诗歌中包含着古代重要城镇的文化内涵下列诗古代诗歌中包含着古代重要城镇的文化内涵下列诗句描述古代重要城镇理解正确的是:(句描述古代重要城镇理解正确的是:(句描述古代重要城镇理解正确的是:(句描述古代重要城镇理解正确的是:( ))))•A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姑苏姑苏姑苏” ”指指指指“ “杭州杭州杭州杭州” ”•B B、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锦官城锦官城锦官城锦官城” ”指指指指“ “成都成都成都成都” ”•C C、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金陵金陵金陵金陵” ”指指指指“ “开封开封开封开封” ”•D D、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钱塘钱塘钱塘钱塘” ”指指指指“ “苏州苏州苏州苏州” ”B•解析:解析:解析:解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张继(唐代张继(唐代张继(唐代张继《《《《枫桥夜泊枫桥夜泊枫桥夜泊枫桥夜泊》》》》))))——“——“——“——“姑苏姑苏姑苏姑苏””””是是是是““““苏州苏州苏州苏州””””的典雅别名。
的典雅别名的典雅别名的典雅别名•““““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代杜甫(唐代杜甫(唐代杜甫(唐代杜甫《《《《蜀相蜀相蜀相蜀相》》》》))))——“——“——“——“锦官城锦官城锦官城锦官城””””是是是是““““古代成都的别称古代成都的别称古代成都的别称古代成都的别称””””,,,,因成都蜀锦出名,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因成都蜀锦出名,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因成都蜀锦出名,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因成都蜀锦出名,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而得名生产而得名生产而得名生产而得名•““““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杜甫(杜甫(杜甫《《《《春夜喜春夜喜春夜喜春夜喜雨雨雨雨》》》》))))•““““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李白(李白(李白(李白《《《《金金金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陵城西楼月下吟陵城西楼月下吟陵城西楼月下吟》》》》——“——“——“——“金陵金陵金陵金陵””””是是是是““““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同义词,同义词,同义词,同义词,是指现在的钟山,是指现在的钟山,是指现在的钟山,是指现在的钟山,““““金陵金陵金陵金陵””””是南京古时别名。
是南京古时别名是南京古时别名是南京古时别名•““““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王在晋(王在晋(王在晋《《《《望江台望江台望江台望江台》》》》))))——“——“——“——“钱塘钱塘钱塘钱塘””””是现在号称是现在号称是现在号称是现在号称““““人间天堂人间天堂人间天堂人间天堂” ” ” ” 杭州城的古称谓,也可以指钱塘江杭州城的古称谓,也可以指钱塘江杭州城的古称谓,也可以指钱塘江杭州城的古称谓,也可以指钱塘江•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格者,分别称为:(格者,分别称为:(格者,分别称为:( ))))•A A、乡试、乡试、乡试、乡试————举人举人举人举人 会试会试会试会试————贡士贡士贡士贡士 殿试殿试殿试殿试————进士进士进士进士 院试院试院试院试————秀才秀才秀才秀才 •B B、院试、院试、院试、院试————秀才秀才秀才秀才 乡试乡试乡试乡试————举人举人举人举人 会试会试会试会试————贡士贡士贡士贡士 殿试殿试殿试殿试————进士进士进士进士•C C、会试、会试、会试、会试————贡士贡士贡士贡士 殿试殿试殿试殿试————进士进士进士进士 院试院试院试院试————秀才秀才秀才秀才 乡试乡试乡试乡试————举人举人举人举人 •D D、殿试、殿试、殿试、殿试————进士进士进士进士 院试院试院试院试————秀才秀才秀才秀才 乡试乡试乡试乡试————举人举人举人举人 会试会试会试会试————贡士贡士贡士贡士B•解析: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解析: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也叫章试。
各地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也叫章试各地考生在县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提督学政考生在县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考取者称生员,俗称主持,考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秀才(茂才)或(茂才)或相公明清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相公明清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为省一级考试,由翰林或部院官员试,乡试为省一级考试,由翰林或部院官员主考,考试合格者为主考,考试合格者为举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由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由礼部主考,合格者为礼部主考,合格者为贡士贡士,第一名为会元;,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考试合格者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考试合格者为为进士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第三名叫探花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者称为一名者称为““连中三元连中三元””•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文化遗产的精华,而文化遗产的精华,而文化遗产的精华,而“ “前四史前四史前四史前四史” ”,是二十四史中的,是二十四史中的,是二十四史中的,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
精华 “前四史前四史前四史前四史” ”是指:(是指:(是指:(是指:( ))))•A A、、、、《《《《史记史记史记史记》》》》 、、、、 《《《《汉书汉书汉书汉书》》》》、、、、 《《《《后汉书后汉书后汉书后汉书》》》》 、、、、《《《《三国三国三国三国志志志志》》》》•B B、、、、《《《《国语国语国语国语》》》》 、、、、 《《《《左传左传左传左传》》》》、、、、 《《《《战国策战国策战国策战国策》》》》 、、、、《《《《史记史记史记史记》》》》•C C、、、、《《《《左传左传左传左传》》》》 、、、、 《《《《战国策战国策战国策战国策》》》》、、、、《《《《史记史记史记史记》》》》、、、、 《《《《资治资治资治资治通鉴通鉴通鉴通鉴》》》》•D D、、、、《《《《战国策战国策战国策战国策》》》》 、、、、《《《《史记史记史记史记》》》》 、、、、 《《《《汉书汉书汉书汉书》》》》、、、、 《《《《后汉后汉后汉后汉书书书书》》》》A• •解析:解析:解析:解析:《《《《史记史记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司马迁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司马迁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司马迁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司马迁著种形式司马迁著种形式司马迁著种形式司马迁著《《《《史记史记史记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其史学观念在于,其史学观念在于,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之变,成一家之言之变,成一家之言之变,成一家之言”””” • •《《《《汉书汉书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又称前汉书,东汉班固撰,主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又称前汉书,东汉班固撰,主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又称前汉书,东汉班固撰,主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又称前汉书,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206206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232323年)共二百三十年)共二百三十年)共二百三十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年的史事,是继年的史事,是继年的史事,是继《《《《史记史记史记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 •《《《《后汉书后汉书后汉书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后汉书后汉书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 的作者是范晔 的作者是范晔 的作者是范晔 • •《《《《三国志三国志三国志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的纪传体国别史的纪传体国别史的纪传体国别史• •《《《《国语国语国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 《《《《战国策战国策战国策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国语国语国语》》》》是第一部),又称是第一部),又称是第一部),又称是第一部),又称《《《《国策国策国策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左传左传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记载春秋时期,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记载春秋时期,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记载春秋时期,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史书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史书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史书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史书。
•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称,简称,简称,简称““““通鉴通鉴通鉴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对传统节日习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对传统节日习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对传统节日习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对传统节日习俗描述正确的是:(俗描述正确的是:(俗描述正确的是:(俗描述正确的是:( ))))•A A A A、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重阳节重阳节重阳节重阳节•B B B B、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清明清明清明清明节节节节•C C C C、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春节春节春节春节•D D D D、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端午节端午节端午节端午节D•解析:解析:•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清明清明节节•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先————春节春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重阳节重阳节•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端端午节午节 •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传说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下面成语与人物搭配理解正确的是:(下面成语与人物搭配理解正确的是:( ))•A、投笔从戎、投笔从戎〔〔 祖逖祖逖 〕〕韦编三绝韦编三绝〔〔 苏秦苏秦 〕〕•B、鞠躬尽瘁、鞠躬尽瘁〔〔 诸葛亮诸葛亮 〕〕闻鸡起舞闻鸡起舞〔〔 班超班超〕〕•C、高山流水、高山流水〔〔 俞伯牙俞伯牙 〕〕胯下之辱胯下之辱〔〔 韩信韩信〕〕•D、悬梁刺股、悬梁刺股〔〔 孔子孔子 〕〕洛阳纸贵洛阳纸贵〔〔 左思左思 〕〕c•解析:解析:解析:解析:•投笔从戎: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疆从军打仗,建投笔从戎: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疆从军打仗,建投笔从戎: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疆从军打仗,建投笔从戎: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疆从军打仗,建立功业;立功业;立功业;立功业;•韦编三绝:孔子为读韦编三绝:孔子为读韦编三绝:孔子为读韦编三绝:孔子为读《《《《易易易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比喻读书勤奋;比喻读书勤奋;比喻读书勤奋;比喻读书勤奋;•鞠躬尽瘁:恭敬谨慎地,竭尽劳苦地贡献一切,到死为止,诸葛鞠躬尽瘁:恭敬谨慎地,竭尽劳苦地贡献一切,到死为止,诸葛鞠躬尽瘁:恭敬谨慎地,竭尽劳苦地贡献一切,到死为止,诸葛鞠躬尽瘁:恭敬谨慎地,竭尽劳苦地贡献一切,到死为止,诸葛亮深刻地表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心耿耿;亮深刻地表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心耿耿;亮深刻地表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心耿耿;亮深刻地表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心耿耿;•闻鸡起舞:原意东晋时期将领祖逖闻鸡起舞:原意东晋时期将领祖逖闻鸡起舞:原意东晋时期将领祖逖闻鸡起舞:原意东晋时期将领祖逖tì tì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高山流水:原为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先秦琴师俞伯牙演奏高山流水:原为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先秦琴师俞伯牙演奏高山流水:原为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先秦琴师俞伯牙演奏高山流水:原为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先秦琴师俞伯牙演奏《《《《高高高高山流水山流水山流水山流水》》》》与知音钟子期,现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与知音钟子期,现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与知音钟子期,现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与知音钟子期,现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胯下之辱:秦末韩信忍受从胯下爬过的耻辱;胯下之辱:秦末韩信忍受从胯下爬过的耻辱;胯下之辱:秦末韩信忍受从胯下爬过的耻辱;胯下之辱:秦末韩信忍受从胯下爬过的耻辱;•悬梁刺股:战国时期苏秦把头发束起来吊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悬梁刺股:战国时期苏秦把头发束起来吊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悬梁刺股:战国时期苏秦把头发束起来吊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悬梁刺股:战国时期苏秦把头发束起来吊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形容勤学苦读;腿,形容勤学苦读;腿,形容勤学苦读;腿,形容勤学苦读;•洛阳纸贵:因为抢着抄写晋朝左思写的洛阳纸贵:因为抢着抄写晋朝左思写的洛阳纸贵:因为抢着抄写晋朝左思写的洛阳纸贵:因为抢着抄写晋朝左思写的《《《《三都赋三都赋三都赋三都赋》》》》,以至于洛阳,以至于洛阳,以至于洛阳,以至于洛阳的纸价高起来了。
形容写文章、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的纸价高起来了形容写文章、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的纸价高起来了形容写文章、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的纸价高起来了形容写文章、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下面成语与历史人物搭配理解正确的或短句下面成语与历史人物搭配理解正确的是:(是:( ))•A、卧薪尝胆、卧薪尝胆——项羽项羽 图穷匕见图穷匕见——荆轲荆轲•B、刮骨去毒、刮骨去毒——廉颇廉颇 负荆请罪负荆请罪——关羽关羽•C、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秦始皇秦始皇 精忠报国精忠报国——岳飞岳飞•D、围魏救赵、围魏救赵——孙膑孙膑 破釜沉舟破釜沉舟——越王勾越王勾践践C真题演练真题演练 A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B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继承人,我国古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D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20162016年新课标年新课标1 1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解析:““有司有司””意为意为““有具体职位、做具体工有具体职位、做具体工作的官吏作的官吏””或或““泛指官吏泛指官吏””C A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所,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中宫是皇后所居之所,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的道理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的道理B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C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D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20162016年新课标年新课标2 2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解析:““移疾移疾””意为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意为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说法退的委婉说法DA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B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C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俸禄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俸禄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D D历史上的历史上的““两京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20162016年新课标年新课标3 3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明朝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宴飨、贡举。
掌管解析:明朝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宴飨、贡举掌管土地、户籍的为户部土地、户籍的为户部A 古代古代文化常识文化常识人的称谓人的称谓官吏任免官吏任免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古地理古地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称谓一、称谓【【称字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男20岁、女岁、女15岁岁)取字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 元亮,李白为李太白 【【称号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称谥号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士等死后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欧阳修为欧如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恶谥”称斋名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称籍贯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人称王临川庙号庙号 :始于西汉,止于清朝,: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建元””。
以后每个朝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一般来说,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一般来说,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嘉靖皇帝、康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等熙皇帝等 【【称郡望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其为韩昌黎 【【称官名称官名】把】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杜甫曾任左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 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 【【称官地称官地】指用】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谦称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愚,谦称自己不聪明谦称自己不聪明鄙鄙,谦称自己学,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卑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臣,谦称自己不如对,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方的身份地位高仆仆,谦称自己是对方,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孤(小国之君小国之君)、、寡寡(少德之人少德之人)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下官、末官、小吏等【【敬称敬称】】也叫也叫“尊称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于是用“驾驾”代称皇帝代称皇帝古代臣子不敢直达。
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用陛下代称皇帝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殿下3)对将军对将军的敬称是的敬称是麾下麾下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对使节称节下;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地位的人称阁下阁下【【特殊称谓】(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丁忧”?(3)(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叫““刎颈之交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患难之交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莫逆之交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异性好朋友叫叫““竹马之交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布衣之交””;辈;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忘年交””;不拘;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车笠交””;在道义上;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见过面的朋友) )。
七八十岁 十一、十一、“省省”这一行政区这一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划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元朝元朝十六、十六、《《清明上河清明上河图图》》描述了什么朝描述了什么朝代什么地方清明时代什么地方清明时节的风光?节的风光? 北宋汴京北宋汴京第一部分(完)第一部分(完)谢谢!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