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家庭培育对策刍议.docx
9页媒介素养家庭培育对策刍议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影响着青少年学生惯习的形成父母的影响,可以造就子女不同的媒体使用习惯而当代家长对孩子的媒介素养的培养是在社会转型、文化知识传承模式发生深刻改变,出现了父辈向子辈学习新知的“文化反哺”局面的历史大势下进行的面临代际观念差距拉大、子辈社会化渠道增加、父辈权威进一步消解、子辈更为独立自主,进而代际冲突频发的局面现实生活中,家庭中两辈人的媒介使用、媒介观念和媒介素养均存在不少差异,但代际间的沟通却并不理想那么父辈如何才能更好地在家庭中对子辈媒介素养进行培育?笔者认为或可做到以下几点:一、树立现代的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理念1、明确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要使家庭媒介教育往良性的方向运行,首先必须明确家庭媒介教育的目标因为只有围绕核心目标,家庭媒介教育才不会偏离正确航向1)培养分析批判能力自从现代电子媒介诞生以来,人与媒介的关系变得复杂微妙起来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媒介的消费量已日趋饱和而大众媒介提供海量的信息,使媒介素养欠缺的人疲于吸收而不是乐于思考究竟是媒介为人所用,还是人为媒介所役,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媒介面前,人们在运用媒介时是否具有自主意识。
媒介素养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在媒介信息的强说服力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保持自己对问题的个人思考而这其实就需要人们具有以批判的眼光对待媒介及媒介信息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的分析评估和批判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便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这自然也成为家庭媒介教育的目标从现实情况看,父母更为担扰的是媒介上大量的不宜信息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古语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我们认为对当代父母而言,要较有效地防止这些不良影响的出现,同样需要培养孩子在良莠不齐的信息面前的鉴别力教导孩子如何辨识媒介信息、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媒介信息,这才是既能使孩子养成独立分析批判能力,又有助于他们自动防御不良媒介信息的科学有效之策2)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在21世纪的今天,孩子时刻浸润在报纸、电视和网络等诸多现代媒介包围之中大众媒介在为孩子提供丰富信息来源,开拓孩子眼界的同时,也存在侵占孩子正常学习时间,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损害孩子健康的可能于是一般而言,父母都会对孩子的媒介使用进行管理现实生活中,父母一般都会非常注重对孩子使用媒介的时间或内容进行控制但是,对于父母的好意,孩子那怕是从心理上能接受,却在使用媒介的实际活动中难以践行。
从发展心理学看来,青少年学生身处成长期,他们身体机能的发展推动了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行为逐渐由他人导向向自我导向过渡,个体自身成为促进社会化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会“突破在价值观念上对成人的依附,发展良心,道德性及价值判断的标准,从而发展人格的独立性逐渐脱离对他人的依附转向独立自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仅出于“管理”孩子的目的,单方面自行制定媒介使用规则,这样往往会招来自主意识日渐增强的孩子的不满没有孩子参与的规则协议,通常是孩子被迫遵守的或是不能遵守的命令而已于是,违规的孩子便会和制定规则的父母屡屡发生冲突因此,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通过父母的引导和培育,最终使孩子自己具有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媒介使用的能力,此方为上策这也是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应达到的目标之一2、更新教育理念教育子女是一门学问,并非学历高就一定是好父母父母教育子女的水平与父母学历并不完全成正比只有那些具备家庭教育素质的家长,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父母,而合格的父母首先必要更新教育理念首先,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不能再只是追求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而忽视其它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们应转变以往那种看电视使用网络只会耽误孩子学习的观念:一、允许孩子接触媒介。
因为媒介可以在除学习外带给孩子接触到更多人生百态的机会,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的良机禁止孩子接触网络等媒介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获得信息的权利和成长的机会,应摒弃这种传统的绝对的保护主义思维模式二、允许孩子有分寸地使用媒介来娱乐消谴应该说,大部份父母都不会绝对限制孩子对媒介的使用,但是父母们一般希望孩子利用媒介来帮助学习,而不希望孩子用来娱乐其实娱乐是人类的一大需要从青少年权利观点来看,孩子的这一需求是应该得到保证的家长不必完全要求孩子为了学业而使用媒介,而应着重引导他们分配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其实对时间的自我控制管理,与孩子的自我负责的责任心有关,而自我控制管理能力其实也是孩子的全面发展的素质其次,家长要与孩子平等相待,一、把孩子放置于对等地位去相待,给孩子以尊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独立的人格正是独立思考的根本所在,使孩子具备在独立思考上分析媒介信息并作出自己判断的能力正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二、与孩子平等相待,利于孩子主动地接受家长的教育家长与孩子的平等相待能增进亲子间的良性互动,在互动中双方增进了了解在这基础上进行施教,家长的被动给予便常常转变为沟通基础上双方的主动吸收,取得的效果将可能更佳。
三、与孩子平等相待,利于孩子发表见解也只有在平等相睦的氛围中,在家长的鼓励下,孩子才会对家长敞开心胸畅所欲言在我们拘传统家庭教育中,家长常要求孩子循规蹈矩,而不是鼓励孩子去求新求异,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他们眼中的好孩子大都是“听话”的孩子凡事惟上(父母)惟权(威)的“听话”的孩子,是难以拥有批判的意识和提出异于父母观点的勇气,其分析批判能力定会大打折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是因为“青”在“蓝”的基础上有了创新和发展因而,家长应富有包容心,不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在施教过陧中鼓励孩子质疑,培养孩子勇于提问、开拓创新、分析批判的精神和能力 二、家长应提高自身社会化程度 社会化从来就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在社会处于发展转型时期,个人要想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必须有意识地继续社会化就家庭领域而言,父母自身社会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到孩子教育的成效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提出“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治其国,先治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要实现良好的家庭媒介教育,家长无论是在思想修养、文化知识和媒介知识技能方面都必须继续社会化以提高其素养当家长具备了更多的素养后,他们就更能有的放矢地指引孩子使用媒介,也更能“管”到点子上。
因此,为了使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父母必须进行继续社会化影响儿童青少年社会化的各机构同样可以成为成人继续社会化的途径为继续社会化,家长应向媒介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甚至还可重返课堂中去学习此外,还应向孩子学习通过向孩子学习的方式来使家长的媒介素养,尤其是新媒介素养得到提升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无论知识文化传承和社会化的内容有何不同,其传递方向、教化者与被教化者的角色总是相对固定不变的:就知识文化传承的方向而言,总是由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传承与此相应,在家庭内部,父辈总是扮演教化者的角色,子辈总是扮演被教化者的角色但在当今社会变迁迅猛的时代,以“文化反哺”为特征的新的知识文化传承方式正在改变过去完全由家长灌输给孩子知识文化的纵向传递模式在网络社会和数字化时代,父辈丧失教化的绝对权力,子辈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在电子计算机面前,父母心甘情愿地“拜”子女为师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成年人,为了孩子们更好的发展,我们应了解他们的各种活动和教育性的精神食粮,让我们欣赏孩子们显露的天赋的适应技能,对一些在适应后现代文化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自己也可向孩子寻求解答如果家长能放低架子,虚心平等地向比自己更熟知新事物、新媒介和新环境的孩子学习,便能从孩子处获得新知、开阔眼界、启迪思维,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重获从容应对的胆量和能力,其对孩子媒]介使用的指引也将能站到更高的起点。
三、营建良好家庭文化氛圈家长坚持继续社会化,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后,良好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施行,还必须要以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做保障从广义上说,家庭文化包括物质条件和家庭背景等因素现代城市家庭在物质条件方面基本上都是比较宽裕的良好家庭文化氛围的营建则应需更多地着力于家庭成员的思想态度、文化修养等方面的提高上家庭文化狭义上指的是家庭成员的思想、态度、行为方式等因素一位教育家说过,“如果一个家庭喜好音乐,这不意味着孩子必然成为音乐家;但如果一个家庭不喜好音乐,其孩子绝不可能成为音乐家”大多数情况下,家庭文化以较为隐蔽的方式,寓教于无声之中父母对孩子媒介素养的培养也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论道而不说教,使人“渐于此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营建良好家庭文化氛围对培育孩子良好的媒介素养水平是必要的创造良好家庭教育的文化氛围,首先,要营造和睦民主的家庭气氛这样既能利于家庭成员平等地互动,也有助于孩子责任心和个性的养成其次,父母要树立健康的媒介使用观念这样才能在言传身教下使孩子树立良好的媒介使用观念,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再次,家庭要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的意识这既利于发展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拓宽他们的娱乐休闲途径,使他们不会老沉迷于电视网络中;更利于培育父母和孩子间良性亲子互动。
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亲子互动将有助于父母和孩子间媒介使用活动互动的开展最后,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其实就是营建良好的家庭情感环境在好的情感环境下,家长可以通过其特有的精神力量给青少年精神陶冶,唤起高尚的道德情感,促使他们追求真善美的德行和品格因为,一个互动良好的家庭往往具有充分的情感投入与表达,家庭成员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表达出对对方的真切关心父母和孩子均能互换角色,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父母能谅解孩子在媒介使用中的偶尔违规,孩子也能理解父母对自己媒介使用的管教四、倡导亲子共视共网家长如果能通过与孩子一起上网,关心他们在网络上所从事的活动,或许会对孩子的网络使用行为及网络媒介素养产生较正面的影响效果父母参与到孩子的媒介使用活动中,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家庭成员媒介素养的提高具体说来,当与孩子一起使用媒介时,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发挥作用:一、共网共视中要讲授媒介知识具体说来,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时,问题不在于父母让孩子看多少,真正的问题在于父母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孩子理解他们所看到的媒介内容及其意义因此,与孩子观看电视节目时,父母可教给孩子一些媒介的知识对于新兴的媒介网络,建议家长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网络知识,这样才能有助于在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中较好地培育孩子的媒介素养。
二、共视共网中要常讨论媒介内容父母和孩子一起观看电视将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对话交流提供一个机会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对电视内容的看法,帮助他们提高对电视节目的理解能力和批评能力正如Art. Silverblatt所指出的:“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对他们正在观看的节目进行评论或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孩子们也可以从父母对节目的认识看法中获益最后,关于电视节目的讨论还将延伸到别的领域的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总之,双方的互动将有益于培养孩子形成批判的思维而对于网络来说,父母多参与孩子的网络使用活动,了解他们遭遇的困难,与孩子多讨论并提供协助,培养孩子发现和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如此,可帮助培养儿童对于网络的正确态度及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水平三、共视共网中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对儿童教导、命令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讲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快乐和发怒、怎样对待朋友和人、怎样笑、怎样读书,这一切,对儿童都有重要意义家庭媒介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家长在家庭媒介使用中,用自己的言语举止、行为习惯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在扮演媒介使用“第一老师”的角色时,家长则需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好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