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土地资源退化与保护-课件.ppt

29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610945761
  • 上传时间:2025-05-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17.50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土地资源退化与保护,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土地资源的退化与防治,土地资源的保护,Slide,2,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1.土地生态系统,土地生态系统,是由土地中的生物、环境等要素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是包括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的一个立体系统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1)多层次结构的复合系统-即结构的整体性;,(2)开放的动态系统,系统的开放性,;,(3)区域分异性;,(4)平衡和稳定总是相对的、暂时的-系统的可变性Slide,3,2.,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失衡、复衡,土地生态系统平衡,在土地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保存着相互依存的相对稳定状态;,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种类、各个种群的数量比例以及物流和能流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土地生态系统的失衡,土地生态系统,特别是已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生态系统,是开放性的系统,由于人们的经济活动,使一部分物质和能量离开了原来的生态环境(如某地生产的农产品或林、牧产品被运到另一个地方去销售?),这就,失去,了生态上的平衡土地生态系统的复衡,按生态平衡的观点,在原产地应及时对土地加以投入(补充),土地生态系统才能重新达到新的平衡。

      难度很大Slide,4,2.土地利用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干扰,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1)生物侵入;,(2)生物多样性损失;,(3)土地利用加剧生物侵入和生物多样性损失;,以农业扩张及其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土地利用,是陆地生态系统生物侵入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1)土地利用对碳循环的影响;,(2)土地利用对水循环的影响;,(3)土地利用对氮循环的影响;,(3)土地利用对其他循环的影响(磷、氧化硫);,Slide,5,3.土地生态重建,一般是指对那些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使其利用率低、质量差、产出不高的土地生态系统采取工程、生物和农业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改良、治理、建设,也就是对影响和制约土地生态系统潜在生产力发挥的各种限制性因素的改造过程水土流失地的治理;,盐碱地的治理;,风沙地的治理,受污染土地的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荒山荒地的开发与治理;,工矿废弃地和因灾废弃地的治理与复垦;,基本农田建设;,山水田林路村企的综合治理等包括,Slide,6,根据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土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类型及其结构,4、土地生态设计:,稳定并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能力,达 到,保持良好的环境保护效益,是依据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各类土地系统的合理利用方式进行选择和优化。

      把各种土地功能类型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并侧重于各种功能型土地的空间相互关系分析的分室研究法土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分类研究法;,生态设计的研究设计方法,土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分为,生产型;消费型;保护型;调合型,土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分类研究法,分室,研究法,是根据各个土地个体其生态功能属性上的差异而进行的群类划分,是选择优化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依据之一,也是土地生态设计分室研究的前提工作通过分析各种功能类型土地系统在地段之间相互作用和协调规律,而进行土地生态设计的方法一般是用土地生态设计的模型来体现的Slide,8,土地资源的退化与防治,1.土地退化的涵义,人类不当的土地利用,不利自然因素,导 致,土地功能的衰减,土地生态系统简单无序,土地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原因:,Slide,9,2.土地资源退化的类型,一级土地资源退化类型,二级土地退化类型,水土流失,水蚀 冻融侵蚀 重力侵蚀,沙化,悬移风蚀沙化,推移沙化,次生盐碱化,次生盐化,次生碱化,污染,无机物污染,农药污染,有机废物污染,化学肥料污染,污泥、矿渣和粉煤灰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寄生虫、病原茵和病毒污染,性质恶化,土壤板结,次生潜育化,土壤酸化,贫瘠化,各种养分元素的贫瘠化,建设用地,各类农业、非农业建设占用,土地资源的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概念,也叫土壤侵蚀,是关于地表物质在地质外营力作用下的分离、破坏和运移。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水土流失的概况,据世界观察学会估计,表土流失量每年为,230亿吨仅水土流失,全世界每年就要失去耕地5-7万km2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所有的大流域都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总体上存在四个特点:流失面积大,波及范围广;发展速度快;侵蚀摸数高;泥沙流失量大;危害严重一般分为两类: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气候(降与量、降雨强度等)、地形(坡度、坡长等)、土壤(土壤质地、土壤结构等)、植被(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等)等、,人为因素主要是,陡坡开垦,、,毁林开荒,以及,不合理的耕作,一般来说人为因素是土地资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人为因素极大地加速了土地资源水土流失的进程3)水土流失的成因,土地资源的沙化,1)土地资源沙化的概念,2)土地资源沙化的概况,指由于风蚀、水蚀等原因引起地面物质中的细粒部分(或)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的丧失,从而出现地表物质粗化的过程土地资源沙漠化是当今世界影响生物生产的一个重要的土地资源问题而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607*10 6km2,受气候特点的影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土地就有,1.368*10 6km2,,约占沙漠化总面积的,85%。

      可见,我国沙漠化的程度非常严重;另外,沙漠化的发展速度还在进一步加快2)土地资源沙化的成因,土地资源沙化的成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从沙化土地资源特征而言,造成沙漠化的自然因素(如干旱多风、暴雨、疏松的表土物质、坡度、植被等)仅仅是土地资源沙化的条件,而人的活动以及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土地资源沙化的诱发因子也可以说人的活动和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加速了土地资源沙化的进程土地资源的次生盐碱化,是指由于人对耕地资源的不正确利用,造成的非盐碱化耕地的盐碱化,以及耕地由轻盐碱化转化为重盐碱化的过程2)土地资源盐碱化的概况(略),1)土地资源次生盐碱化的概念,3)土地资源盐碱化的成因(见书P231),土地资源的贫瘠化,1)土地资源贫瘠化的概念,是指土地资源作为生物生产的过程中,生物对养分的吸收量大于土地资源利用者的养分投入量,使土壤养分的总量及有效性不断降低的过程衡量土地资源是否贫瘠化,可直接用作物生长的养分吸收量与养分的投入量之间关系的,养分平衡指数,为标准去判断见,P231),2)土地资源贫瘠化的概况,我国,1980-1990年初期,耕地资源的N、P、K三种养分的平衡指数为:N基本平衡,P亏缺虽有好转但仍亏缺农作物需求量的14%,钾素明显不足,投入量仅是需求量的一半。

      就总平衡指数来看耕地平衡有所好转,10年中已由0.77上升到0.83.,2)土地资源贫瘠化的成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施肥量不足以弥补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或养分的淋失量过大引起;,二是非种植作物的生物固定等引起Slide,17,3.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漠化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防治,土地污染防治,措施:,(,1)综合分析,找出退化原因,掌握解决措施;,(2)对土地利用限制因素的改造治理;(如坡改梯),(3)对已遭受破坏而不能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和改造如污染、盐渍化等),一,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进行土地治理;,三,综合措施与主导措施相结合;,四,改造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土地资源退化的治理应遵循以下原则,Slide,19,第三节 土地资源保护,1.基本农田保护,1.1 基本农田的含义:,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1.2 基本农田保护的意义:,(,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需要,;,(2)减轻人地矛盾;,(3)减少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非农建设占用)占用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20,1.3 基本农田区规划:,耕 地 现 状 分 析,规 划 变 量 分 析,耕地需求和供给综合平衡,确定基本农田数量控制指标,分行政单位落实到实地地块,规划的管理与监督工作,Slide,21,1.4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质量管理:,耕地质量,(1),耕地总体质量,=,耕地地力水平,+,耕地环境质量,(2),耕地质量总体下降的原因,耕地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而产生耕地退化,耕地环境污染严重,新增耕地质量劣于被占用的耕地质量,耕地地力与耕地分等定级,(1),耕地地力:,土地用于农作物栽培使用时,在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

      2),耕地地力分等定级:,基本依据,具体标准,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质量管理,监督保持和培肥地力,Slide,22,农,用,地,分,等,定,级,内,容,Slide,23,耕地环境,是,影响耕地生产能力自然因素,包 括,大气,水,土壤,野生生物,研究对象,是否被污染,污染的程度,污染的范围,研究内容,保护措施,(,1)设置保护机构,(2)实行耕地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3)健全事故查处制度,(4)建立报告和检查制度,Slide,24,2.土地整理,土地整理简单地说就是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整和治理在,一,定,区,域,内,以,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为依据,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技术为手段,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以,达到,意义,(1),土地整理是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2),土地整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3),土地整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4),土地整理是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25,土地整理的任务,在农村,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通过对土地,进行整理,解决城市发展用地,改善城镇生活居住条件,减少城镇外延占地,在城镇,Slide,26,土地整理的内容,农地整理,(,1)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2)调整农田整治及道路、沟渠等基本建设,(3)农地改造,(4)复垦废弃土地、开发宜农荒地,(5)农村建设用地整理,(6)规划地界、确定权属,(7)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城镇用,地整理,(,1)内部挖潜,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建成区内的闲散地,(2)对已被利用的土地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城市功能,(3)在用途、布局与产出率等方面重新进行优化配置,Slide,27,3.土地复垦,指对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狭义,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

      土地复垦规定,指对生态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通过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过程土地复垦的对象:被,占用的农业用地和已被破坏的土地土地复垦的标准,接近破坏前的自然适宜性和土地生产力水平面,通过复垦改造为具有新适宜性的另一种土地资源,;,恢复植被,保持其环境功能,;,广义,Slide,28,土地复垦技术体系,主要,是针对破坏或退化的土地资源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土地复垦分为三个阶段:,(1)复垦规划,(2)复垦工程实施,(3)复垦后的改善与管理,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2024/10/16,2024/10/16,Wednesday,October 16,2024,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4/10/16,2024/10/16,2024/10/16,10/16/2024 12:34:47 AM,11,、越是没有本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