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司法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59521211
  • 上传时间:2023-10-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5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司法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司法逻辑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2130058(二)课程英文名称:Legal Logic Science(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四)课程性质:《法律逻辑学》是法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法律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自觉地运用法律逻辑进行思维、分析与论证,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增强司法论证的逻辑力量,为今后的司法工作打下良好的逻辑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其他各门具体学科提供必要的逻辑分析与论证工具五)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上内容的概念、特征、类型、规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法律逻辑解决具体法律问题通过对法律领域中特有逻辑现象与逻辑问题的研究与学习,提高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逻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词项逻辑、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及逻辑基本规律等同时,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学生还应该了解侦查逻辑、法律规范逻辑、法律论辩逻辑等特殊的法律逻辑问题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32学时学分数: 2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 教 学 内 容讲授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 绪论2 2第二章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4 6第三章 词项逻辑(上)6 12第四章 词项逻辑(下)6 18第五章 命题逻辑(上)4 22第六章 命题逻辑(下)2 24第七章 谓词逻辑2 26第八章 归纳逻辑2 28第九章 类比推理和溯因推理2 30第十章 法律辩论逻辑2 32合 计32 32(八)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

      要较好应用因材施教等教学基本原则,充分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且特别要求教师课后对学生的,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教学要点:绪论是本课程的导言和引论,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法律逻辑学这门课程的大致轮廓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法律逻辑的浓厚兴趣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一、思维、语言与逻辑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三、逻辑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逻辑学的特点与作用法律一、法律逻辑学的特点 二、法律逻辑学作用考核要求:1、识记:法律逻辑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2、理解:为什么说逻辑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科学第二章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教学要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循和运用逻辑思维规律的能力,以保证思维和表达合乎逻辑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概述一、  什么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二、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客观性第二节、    同一律一、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与逻辑要求二、  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三、  同一律在司法工作中的作用 第三节 矛盾律一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与逻辑要求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三、矛盾律在司法工作中的作用第四节 排中律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与逻辑要求二、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二、排中律在司法工作中的作用考核要求;1、识记:(1)同一律的内容和公式。

      (2)同一律的要求3)理解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2、识记:(1)矛盾律的内容和公式 (2)矛盾律的要求3)理解违反矛盾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3、识记:(1)排中律的内容和公式 (2)排中律的要求3)理解违反排中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4、综合应用:根据)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有关知识进行某些简单的逻辑分析第三章       词项逻辑教学要点: 要了解什么是词项、理解词项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要识别不同种类的词项理解词项外延之间的各种关系,掌握词项间属种关系的逻辑特征;要能正确掌握定义、划分、限制、概括的逻辑方法学会识别并正确纠正常见的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词项概述一、词项及其特征二、语词、词项和概念三、法律概念的特征 第二节 词项的种类一、单独词项、普遍词项、和空词项二、集合词项和非集合词项三、正词项和负词项第三节、词项外延间的关系一、相容关系二、不相容关系第三节、  限制和概括一、            词项间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二、            词项的限制三、            词项的概括第五节       定义一、什么是定义二、下定义的方法三、定义的规则第六节       划分一、什么是划分二、划分的方法三、划分的规则考核要求; 1、识记:(1)词项、词项的内涵和外延(2)词项间的五种基本关系及其欧拉图(3)定义、定义的结构和方法(4)划分、划分的结构和方法。

      5)词项的限制和概括 2、理解:(1)识别若干词项的关系2)判定若干词项之间关系欧拉图是否正确3)定义的三条规则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4)划分的规则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5)词项的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第四章  词项逻辑(下)教学要点:命题是由概念组成的,判断又是推理的基础,因此本章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通过讲授有关简单判断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应用简单判断和准确地对简单判断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复合判断和推理的知识提供必要条件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命题概述一、命题及其逻辑特征二、命题、语句和判断三、命题的种类 第二节、直言命题 一、直言命题及其结构 二、直言命题的种类三、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 四、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第三节、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 一、直言命题对当关系推理 二、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 第四节、三段论一、什么是三段论二、三段论的格与式三、  三段论的规则 四,审判三段论及其特征考核要求;1、识记(1)命题及其逻辑特征2)命题、语句和判断联系与区别3)直言命题的种类及主、谓项的周延性(4)直言命题间A、E、I、O的真假关系。

      5)直言命题对当关系推理和变形推理6)三段论的格与式及其规则2、理解应用:(1)由一个直言命题的真假确定其余三个同素材的性质判断的真假2)用三段论的基本规则证明各格的特殊规则 第五章、命题逻辑(上)教学要点:学习本章,着重弄懂各种复合推理的规则、要求及有效形式使学生能在法律使用中正确运用各种复合判断、规范模态判断进行逻辑推理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复合命题概述一、什么是复合命题二、复合命题连接词三、复合命题的种类和特征四、法律条文中的复合命题第二节、复合命题推理一、复合命题推理概述二、联言推理三、选言推理四、假言推理五、其它复合命题推理考核要求;1、识记:(1)复合命题的种类和特征2)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的正确有效式2、理解应用:(1)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的规则2)运用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的知识解答分析案件材料 第六章、命题逻辑(下)教学要点:了解复合命题推理的规律性,和命题逻辑的演算系统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    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系统NP一、形式语言L二、推导规则与形式推演第二节、命题逻辑语义有效性的判定方法一、真值函项和重言式二、真值表法三、归谬赋值法考核要求;1、识记:推导规则与NP形式推演 2、应用:命题逻辑NP系统推导规则进行案例推演。

      第七章 谓词逻辑 教学要点:了解个体词、谓词和量词,掌握谓词逻辑的自然推理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谓词逻辑概述 一、什么是谓词逻辑二、个体词、谓词和量词三、谓词公式的生成与解释 第二节、谓词逻辑的自然推理一、LNP系统的形式语言二、LNP系统的推理规则三、定理及其证明考核要求;1、识记个体词、谓词和量词 2、理解运用:运用LNP系统的有关知识证明推理和定理是否成立 第八章、归纳逻辑教学要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归纳推理的能力,并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论证能力创造必要条件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归纳逻辑的概述一、归纳逻辑及其特征二、归纳逻辑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三、归纳逻辑的种类 第二节、简单枚举推理一、什么是简单枚举推理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逻辑特征 第三节、求因果归纳推理 一、求因果归纳推理的逻辑特征二、穆勒五法考核要求;第九章 类比推理与溯因推理教学要点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类比推理的能力,认识类比推理在法律工作中的作用,掌握提高类比推理结论可靠程度的条件和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类比推理 一、什么是类比推理 二、类比推理的类型三、提高类比推理结论可靠性的要求第二节、溯因推理一、什么是溯因推理二、溯因推理的基本方法三、提高溯因推理结论可靠性的要求考核要求;1、识记:(1)类比推理的概念及逻辑特征。

      2)提高类比推理结论可靠性逻辑要求2理解应用:类比推理在司法实践中的主要情形 第十章、法律论辩逻辑教学要点 :掌握法律论辩 的原则和规则,重点掌握论证和反驳的基本方法,识别日常思维中论证和反驳时所犯的逻辑错误,培养学生运用证明和反驳两种论证方法的能力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法律论辩概述一、什么是法律论辩二、法律论辩与论证三、法律论辩与推理 第二节、法律论辩的原则与规则 一、法律论辩的原则 二、法律论辩规则 第三节、法律论辩的基本方法一、演绎证明法与归纳确证法二、反证法与选言证法三、反驳法四、破斥诡辩法考核要求; 1、识记:(1)法律论辩的原则与规则2)演绎证明法与归纳确证法,(3)反证法与选言证法4)反驳法 2、理解应用:(1)运用法律论辩的知识分析案例中的论题、论据和论辩方法,(2)分析法律论辩中存在的逻辑错误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张大松、蒋新苗主编,《法律逻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参考书:1、雍琦主编,《实用司法逻辑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2、王洪主编,《法律逻辑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3、何向东主编,《逻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4、黄伟力著:《法律逻辑学新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王洪著:《司法判决与法律推理》,时事出版社2002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